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雄起记忆|李昌平:九十年代我印象最深刻的比赛,其实在全兴队之前

2018-06-07 15:49:36 信息来源:新华网体育发布者:isen点击量:

   成都体育中心原为四川省协办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而兴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体育场馆,于1991年建成。虽说是为协办全运会而建造,但成体中心承办的第一场比赛却是足球比赛——1992年,四川足球队以3:0击败了德国巴伐利亚联队。

  两年后,中国足球迎来职业化改革,首届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甲A联赛在成体中心开幕,揭幕战中,四川全兴队1比1战平辽宁队。直至1995年,“成都保卫战”掀起全川“黄色狂飙”,“雄起”“踩扁”“划船”“下课”之声贯穿大江南北,“金牌球市”声名远播,火爆程度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

  可以说,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成体中心,承载着60/70/80三代人最热血的集体记忆。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李昌平先生,听一听他记忆中发生在成体中心的故事。

  本文作者李昌平是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人,现供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90年代初,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还在四川省农业主管部门工作,彼时已是四川足球队的铁杆球迷。

  ↑李昌平先生

    1

  当年,成都体育中心绝对是川人最为关注的地方,每逢全兴队比赛日,阿坝、甘孜、凉山的朋友都要专程出来看球,像何大汉、杨二老、丁猫猫等一批铁杆球迷更是在周末就赶到成都了。成都体育中心是几代球迷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甚至可以说,成都体育中心响彻云霄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的人浪已经成为成都人乡愁的一部分。」李昌平不无留恋地说。

  我很喜欢四川队,经常跑到跳伞塔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看赛前训练,一场不落地跑到后子门成都体育中心看主场比赛。那会儿交通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我每次都是骑着26圈永久牌自行车去,然后把自行车停放在体育中心20号看台外面的存放处,因为我每年的套票都是20区的。

  ↑90年代主力交通工具——自行车

  每逢全兴队主场比赛,我一般都是下午两三点钟就到了后子门,跟天南地北的球迷们瞎侃一气,大致在下午六点左右到体育中心附近的背街小巷吃点东西,然后进场从队员热身就开始呐喊。那时“金嗓子喉宝”、“桂林西瓜霜”、军用望远镜、塑料雨披都是铁杆球迷的必备品。球赛结束,还得快快当当骑车回家赶着看电视录播。

  “当然,如果全兴队赢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那还肯定少不了要与哥们朋友一起在文庙街地摊上整一台夜啤酒。不管全兴队在主场还是在客场比赛,球迷报、足球报、体育报、体育文摘等各大报纸在比赛当天的赛事预测、比赛次日的赛事报道都是非看不可的。那时候,街头巷尾、餐厅、茶馆到处都在谈论足球。成都俨然就是一座足球城市。”李昌平笑着说。

  ↑那时老成都的路边摊

  2

  当问及印象最深刻的比赛时,李昌平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

  当然全兴队是当时四川足球的代表,1995年“成都保卫战”相当经典,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两场比赛还是在全兴队成立之前。

  据李昌平回忆,他在成都上大学(1978—1982)时,全兴队还没成立。有一年,四川队有一场比赛对阵中国空军队,不料比赛途中突发意外状况,不知什么原因,两支队伍中一些队员居然在赛场上拳脚相加,导致比赛中断很长时间。

  当时我就想,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双方球员如此大动干戈,何苦呢?足球比赛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就应该公平友好、团结拼搏,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把最精彩的比赛奉献给观众。队员场上打架咋行呢?所以我对那场比赛印象很深。

  另一场是1992年四川队(那一年叫“成都轻型汽车厂队”)对阵广东宏远的“南德杯”赛。也正是在次年,风头正盛的南德集团为球队送来50万元赞助,四川足球历史上的第一家俱乐部——四川南德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

  ↑1992年四川队阵容

  我记得很清楚,那场比赛是时任南德集团总裁、商界的传奇人物牟其中先生身穿笔挺的西服,站在中圈弧亲自为比赛开球。牟先生一脚踢出去,足球飞出好几米远,也是够有意思、蛮有喜剧味的。那场比赛广东宏远的前锋郭亿军遭到四川队孟宪鹏和安文渝两人夹击,当场骨折,那个骨折的声音整个球场都听得见。当时就感觉竞技体育尤其是足球比赛对抗激烈,风险也大。在场上,每个队员都要避免伤人,还要自我保护,避免受伤。我对那场球的记忆也很深。

  这两场比赛,都发生在1994年职业联赛之前。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由于后来的成都保卫战实在太过轰动与震撼,早已成为全川人青春岁月里永久的历史定格,人们逐渐忘了,在90年代上半期,那些在成都体育中心流过的泪、洒过的血。

  90年代的天府广场鸟瞰,体育中心赫然伫立

  3

  可以说,成都体育中心承载了李昌平整个青年时代的激情与热血。李昌平彼时对于足球的热爱已经达到能够脱口而出90年代整整十年间,全兴队中从0号到33号很多球员的姓名、身高、体重以及场上位置、技术特点等。

  李昌平还称,1996年全兴队队歌是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之一。当时运动员们在球场上做准备活动时,这首歌总是嘹亮地飘扬在成都体育中心上空,它传唱着一代球迷的寄托与骄傲。

  全兴队队歌

  阳光照耀着全兴的旗帜

  旗帜闪耀着希望的光辉

  光荣的足球靳重任在肩

  万千球迷为我们呐喊助威

  全兴将士万难不屈

  全兴的将士无坚不摧

  家乡父老是我们坚强后盾

  永远沿着胜利征途前进!前进

  阳光照耀着全兴的旗帜

  旗帜闪耀着希望的光辉

  绿茵场上燃烧着我们的青春

  青春之歌呼唤着足球的腾飞

  全兴将士万难不屈

  全兴的将士无坚不摧

  家乡父老是我们坚强后盾

  永远沿着胜利征途前进!前进!

  “我周围很多热爱足球、热爱全兴队的朋友,至今在唱起或听到全兴队队歌时,都还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李昌平不无感慨地说。

  4

  甲A联赛后期、中超联赛前期,中国足坛假赌黑横行,中国足球整体水平每况愈下,是中国足球最失意的几年,也是球迷流失最多的几年。成都体育中心也因此受创,高水平比赛和看球人数屈指可数。

  2009年的反赌扫黑风暴让中国足球多年来的恶疾浮现在大众面前,李昌平也因足坛假赌黑泛滥而渐渐淡化了对足球的那份热情。但他依然关注着四川足球,包括安纳普尔那、钱宝这样的中乙球队。

  ↑四川安纳普尔那宣传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中国足球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慢慢迎来第二个春天,李昌平认为,在逐渐好转的足球环境中,中国足球需要进入良性循环,应该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单靠砸钱是难以为继的。

  如果足球就是烧钱,那么大大小小的企业终将会望而却步,谁肯投入?现在,球队的投入与产出是严重失衡的,球员的身价与贡献是严重倒挂的。应该回归理性、精准投入、梯次发展。从娃娃抓起,从校园足球抓起。

  ↑李昌平考察校园足球发展情况

  政府要从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考量,多建城市绿地,建设大大小小的球场,让少年儿童出门就可以踢球,三五成群或围抢、或盘带、或过人、或射门,先把兴趣培养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苗子多了,何愁没有参天大树。家长和青训机构都不能有功利足球思想,不能动机就是培养职业队员,甚至是培养足球明星,那是在赌博,赌博有风险,参与者自然就少。要踏踏实实做好青少年培训,锲而不舍地经营中国足球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得知成体产业公司准备成立足球青训中心,李昌平表示了支持与鼓励:「这是四川足球发展的一件大好事。足球从娃娃抓起才是正道。四川足球青少年训练普及程度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希望成体产业公司能够集合资源,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把推广体育运动、足球运动与健康中国建设结合起来,把振兴四川足球的使命担负起来,把运动的快乐带给全川的孩子们,尤其是带给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

  最后,李昌平还表达了对成都体育中心再现往日辉煌的期望,希望能够从这里成长和走出一批新生代本土球员,振兴川足,让成都重回“金牌球市”的黄金时代,重拾往日荣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