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蔡振华已逐步淡出足协班子 或还有其他领导离任

2017-12-28 15:32:21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7年的中国足球,从表面上看,是从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开始的。新年伊始,1月5日,针对中国足球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包括大规模海外并购、俱乐部烧钱严重、外籍球员收入过高、不重视青训,只注重短期成绩忽视长远发展等问题,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将本着尊重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原则,综合施治;并建议中国足协采取相应措施。

一开始,中国足协就被体育总局公开置于尴尬的局面。这个信号注定了这一届中国足协领导层在这一年所面临的变局。接下来的一切人事安排和对中国足球影响深远的外援和U23新政以及男女足的奥运战略,其实都只是技术层面的展开。这一年,不仅关系到蔡振华这一届足协,以足协名义作出的一系列施政,对中国足球势必产生不止是三五年而是相当长远的影响。

蔡振华淡出

1月16日,中国足协在联席上发布新政,在2017赛季中超联赛中,上场的外籍运动员(含亚足联会员协会所属运动员)为累计三人次。外籍运动员(含亚足联会员协会所属运动员)注册、报名的规则、数量不变;在2017赛季中超、中甲联赛中,上场运动员名单中应列入至少二名U23国内运动员(1994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一名U23国内运动员应为首发运动员。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在足协内部很多人也有点猝不及防。

1月17日,中国足协在武汉召开了为期两天的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蔡振华、张剑、于洪臣、林晓华等足协要员都出席会议,在这次会议的第二天就对足协当时的执委做了较大幅度的人事调整。可以说2017年的中国足球是从人事调整开始的,一直持续到了年底。其中,于洪臣已经不在班子里了,蔡振华则一步步淡出。

在武汉会议上,张吉龙、魏吉祥不再担任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吉龙担任中国足协顾问;另外还有涉及多达宋凯等6名足协执委的调整。张吉龙一度对中国足球打上了烙印,2002年世界杯往往会和“龙哥”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一次会议,更多的只是既定的,程序上的。蔡振华在会议上的发言并不显得有什么特别,他介绍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近两年,在足球环境氛围、管理体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管理模式以及足球产业协调发展格局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效应”,同时他经过几年的了解同样认为“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既要充满信心,也要正视问题。”他总结出来中国足球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场地稀缺、体制不畅、管理滞后等等,承认“我们的落后是全方位的。”

这是一个比较实在的总结,基于目前中国足球的现状得出的结论,不过当时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表示“提出来的问题都存在多年,没有解决办法”,这就是蔡振华这届足协班子的难题所在,有些问题超出了足球甚至超出了体育范畴,是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共同推动的,而当时教育部门和足协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是实际还在顶牛,就连足协的青训体系与教育部的校园足球都推动不下去,可想而知,足协的困境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会上蔡振华认为“足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可是一直到他渐渐淡出足球项目,也没有拿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扶持办法,“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从这一点来说,蔡振华是没有落实到位的,跟他的前任们没有太大差别的。

在蔡振华主管足球的几年里,他有一个举措给中国足协带来了巨大变化,那就是对国字号球队主教练的权力下放,过去足协对国字号教练的干预太大,造成球队凝聚力受到影响,比赛难以表现出最好的水平,但是里皮不仅有极高的话语权,甚至还能够钦定领队,过去领队从来都是足协干涉球队的主要人选。这个明显变化最终保证了国足十二强赛有着正常的发挥,甚至个别场次超水平发挥。

2017年十二强赛是本年度足协的工作重点之一,足协精心备战,后勤保障上是历届之最,其中就表现在对里皮提出的要求全部达到了,当然除了主场选择,这个也不是里皮所能够左右的,事实证明主场选择反而成就了国足的临场发挥,蔡振华一直力主主教练能够有绝对的权力,这显然是他过去在乒乓球队的经历给了他这样的决策,在技术层面,蔡振华对里皮的支持是空前的。只是竞技体育是以胜败论英雄的,虽然国足和里皮得到了舆论的肯定,但没出线就是没出线,那么所有一切都是失败的。从理论上说,只有中国队奇迹般地打入世界杯,蔡振华这一届足协才有保住的可能性。当然,胜负世界是是残酷的。这一届足协失去了12强赛出线的保驾,其命运相关人士相必也是清楚的。

在年初程序性的的会议开完后,不到三个月,蔡振华就到了党校学习,当时就在足协内部有了很多不解,认为足球改革热潮下,足协主席去学习了,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当时被几乎所有足协干部和员工认为是这可能是人事生变的信号,事实证明,他们没有猜错。

当时蔡振华去学习前告诉足协综合部,以后有文件让张剑签字,而在这之前,足协事无巨细都是蔡振华一支笔说了算,这意味着突然群龙无首后,各部门的工作都难以正常进行,以致于后来杜兆才上任的时候公务已经堆积成山,他第一件事是让各部门先把自己的文件先拿回去,再重新上报一遍。

足协在今年出现过没有足协主席的将近四个月的空窗期,这是2017年一个值得记忆的时刻。当时乒乓球出现了孔令辉以及罢赛等事件,全运会又出了拳击裁判事件,显然给蔡振华带来了很大麻烦,他一度扑在这些项目上,外界都忘了他还是足协主席。

在这个阶段,5月24日,足协在官网上提前为各家球队打预防针:“2018赛季起,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在参加中超、中甲、中国足协杯赛的过程中,各俱乐部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这已经是下一届足协在提前施政和布局了。

蔡振华貌似远离了足球核心工作,但是事情在8月份有了一个小的反复。当时8月底,当时蔡振华已经不再管理足球事务了,但是在武汉国足迎战乌兹别克斯坦队前,蔡振华被通知要到现场督战,据悉,还是苟仲文局长亲自打的电话。随着国足的胜利,甚至还迎来了一线出线曙光,但外界随后得知,蔡振华主管的足球业务明确为外事和宣传。

足协内部出现的新的猜测,是不是国足的胜利给了蔡振华重新回来的机会?然而,很快猜测戛然而止,蔡振华这两个虚职管得可有可无,没有实质性的业务帮助,那么到了年底,就是足协改选的筹备,这次足代会被外界认为是蔡振华走出足球圈的最后一步。

跟历届足协换届大会一样,足协定于2017年12月底召开的足代会换届选举会议例行性地推迟。按照之前筹备的的情况,这次足代会将改选主席以及执委等人选,同时制定下一届足协发展规划,而人事变动是其中的关键,之所以推迟,据悉与体育总局领导时间安排及相关人事调配有关,在人事调整完成部署之前开会是不太慎重的,为此足协推迟了本届会议,人事调整从年头到年尾,贯穿始终。

杜兆才履新

上一届足代会2014年在香河举行的,当时选举了蔡振华连任中国足协主席,以及足协新任20名执委,其中张剑领衔7大副主席。随后多次执委会都与人事调整有关。2015年12月在昆明海埂召开本届足协第二次会议,根据《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执委会成员调整的建议方案》,于洪臣、林晓华不再担任副主席,改任专职执委;李毓毅作为地方会员协会的代表担任副主席;而第三次会员大会就是2017年1月武汉召开的,同样是人事变动。

本来12月底召开的足代会同样是下届足协人事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蔡振华基本可以确定将离开足球圈。现在足球事务都交杜兆才和李毓毅负责,但是杜兆才的行政职务是总局局长助理,中国足协党委书记的职务也是党务上的,在足协业务上无名无分,也需要在足代会上扶正,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蔡勇身上。

蔡勇原来在总局田管中心担任杜兆才副手,杜兆才与蔡勇配合较为熟悉,能够缩短磨合期,相信过来做事也能够有合适。担任男足精英青训部负责人的费建也是杜兆才多年的助手,作为中心副主任的蔡勇来到足协后,或许还会有个别执委离职,外界猜测离职的还包括现任的几名领导,这个可能性极大。

目前,中国足协部分高层的工作分工也发生了变动。党委书记杜兆才分管男女足青训部,足协副主席李毓毅分管执行局、中超公司、竞赛部和青少部,蔡勇分管国管部、女子部、技术部、市场部和福特宝公司,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剑分管外事和法务,专职执委林晓华分管裁判办和办公室等行政部门。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说,主席、副主席和执委的变动虽然引发的震动不小,但是也就是三五个人的变动,更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来自于足协内部中层,达到了近30人的调整规模,创造了中国足协的历史新高。

为了实现足协目前管理层对各业务部门的管理,足协将对部门设置重新进行整合,根据足协的计划,这些部门将有大约28个部门,主要是将一些业务部门拆分出去,虽然便于精细化管理,但是很多部门人选都只能从外招聘,对业务工作熟悉过程和磨合尚需时间,或会影响业务开展。足协计划年底前就将落实部门设置和人员调配,这个规模和动静是空前巨大的。

在足协部门改革前,共有综合部、技术部、国管部、社会发展部、技术部、青少部、竞赛部、职业联赛执行局、外事部、女子部、政策法务部和党宣部等11个业务部门。现任足协班子的想法是将各项具体业务成立专业的部门便于管理,因此部门增设实际上是拆分业务。

足协最早拆分的是女子部和青少部开始的,9月中旬足协将女子部和青少部的竞赛管理业务划归竞赛部,同时成立了男足和女子精英青训部,是把青少部和女子部的青训国青国少、女青女少的业务接管过去,这样增加了两个部门,被剥离国青国少、女青女少和竞赛业务的青少部和女子部的重心“将集中在青少年足球普及层面。

足协寄望新增设的男女足精英青训部能够“立足高水平的精英人才孵化,提升国家队造血能力”,特别是精英青训部将“承担起精英青训的整体规划、各级青训中心发展、运动员专项培训和技术档案库建设管理、各年龄段精英青少年的选拔、培养及海外输送,以及男女足青少年各级国家队管理等工作”。

随后足协对职业联赛执行局业务进行重整,足协将成立中超联赛部、中甲联赛部、中乙联赛部,对职业联赛进行分级管理,其实本来总局就不应该成立执行局将三级职业联赛混在“一个锅里”管理,还出现过中甲俱乐部决定中超政策的荒唐事,分级管理更有助于符合各级联赛情况。同时成立准入管理部和注册管理部对职业联赛管理进行监管,这是符合职业联赛准入要求的,这样执行局业务取消后实际就成了5个部门。

足协已经将裁判工作从技术部划出,具体业务由全新的裁判管理部负责,加强对裁判员管理,甚至有成立职业裁判的设想。除此之外,足协还在酝酿将国管部划分成国家队和国青国少等部门,另外社会发展部的业余联赛业务有望单独成立部门管理。另成立纪检监察部,与足协道德委员会、纪律委员会一道将构建起监督体系,防范“假赌黑”卷土重来。

据悉,本周足协就将进行部门设置落实下来,届时部门设置就将水落石出,足协将在部门设置后进行人员轮岗调配,完成新一轮人事变动。也就说如果按计划拆分成28个左右的部门的话,就需要28个部门正职和副职,而新的办公大楼更是设置了40个部门的房间和座位,那如果真的每个座位坐满,将达到足协历届干部轮岗人事变动的总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段历史。

在这一年里的人事变动还包括一段小插曲,那就是中国足协决定重新与苏小春、付玉培等人员签约,不知道这算是“失而复得”还是重新入职,这是经历了过去的几次官司后,足协做出的一个变化,但是至今这几名老员工的工资仍被拖欠,合同还是未能签署,据悉,他们对足协拿出的合同条款上存在异议,未能达成一致。在26日下午和27日,苏小春等人还到总局门口打出了相关诉求,希望总局领导能够重视他们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期间几个官司一波三折,人事变动能够折腾成这样也是足协需要反省的,放在大的背景下,这应该是一个足改的缩影。

贯穿2017年中国足协的主题词应该是“人事变动”,在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的造势下,新一届的足协领导及其治下的新政提前登场,所有围绕人事变动的事情和过程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其中包括联赛、十二强赛、各种会议甚至包括几名老员工的诉求,只能寄望2018足协的改革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符合规律,也更加科学。

28日,将召开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由杜兆才领衔主持,其中已没有足协主席蔡振华的桌牌,这实际上也为2017年的人事变动划上一个注脚。

来源:足球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