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超U23新政策出台 更多“韦世豪”能否涌现?

2017-12-24 11:29:37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中新网报道,22日晚,中国足协在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足协进一步规范完善新赛季职业联赛政策 勾画深化改革发展蓝图》的文章,文中公布了新赛季相关政策及规定。此番U23政策新版本的出台,对于球队、球员以及联赛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1514077653475.jpg

足协发布U23新政。 图片来源:中国足协官网截图

 

文中提到,从2018新赛季开始,U23政策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各支球队在首发名单中依旧会有1名U23运动员(199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非港澳台)首发出场。整场比赛中U23运动员的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本队外籍运动员实际累积上场人次。

距离足协去年年初提出U23政策以来,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时间。此番新政又出,对于这批年轻球员来说,无疑机会与挑战并存。从一方面来说,政策强制的上场机会,让他们得到了往日难以求得的比赛时间,他们得以与国内乃至世界级的球星同场竞技,收获十足珍贵的经验。这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来说,无疑大有益处。刚结束不久的东亚杯中,6名U23球员的出色发挥,正是其效果有力的体现。

但他们同样面临着挑战,上赛季联赛首轮,就有三名首发的U23球员在比赛前期早早就被换下,这也一时成为舆论焦点。而在整个赛季中,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换句话来说,如果没有实力的保证以及充分的准备,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虚谈。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机会是平等的,年轻球员们需要给自己尽快的“涨球”,让自己能真正依靠实力在球队站稳脚跟。

23岁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点,U23球员们终究会年满24岁。有球迷曾戏言称:“按照现在的趋势,难道以后年轻球员一到24岁就面临无球可踢而退役吗?”此虽调侃,但却并非危言耸听。以目前大多数年轻球员的水准来看,还不具备出色的实力。不谈世界足坛,放眼近邻来说,日本韩国的同年龄球员有些已经能在五大联赛站稳脚跟,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可见U23政策的初衷并非仅仅是“23”而已。足协此前发布的准入文件中提到,从下赛季起,各支中超、中甲球队必须拥有5支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梯队,且各队必须代表俱乐部参赛中国足协正式举办的各级联赛。该文件还规定,各支俱乐部每年在青训方面的支出不得少于全年支出的15%。

对于中超各队来说,这很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建队思路。在前几个赛季金元足球盛行的时代,各俱乐部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挑选实力出众的外援身上,本着靠外援打天下的思路来建队,这在以后可能难以维持。由于新政中规定外援与U23出场次数必须持平,意味着外援与U23的地位将至少处于持平的状态。

在这个优秀的国内年轻球员凤毛麟角的时代,各支球队都将队内的青年才俊视若珍宝。如果不培育属于自己的人才库,并从中挖掘球员的话,仅靠重金引入无异比登天还难。若没有丰富的年轻球员,而仅靠一两名年轻球员“打天下”的话,一旦他们停赛或者被竞争对手恶意侵犯导致受伤,球队就会捉襟见肘,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因此,各队必须重视自己的青训体系,一个球员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只有建立完善的青训体系,从各个阶段开始筛选人才,方为长久之计。对于各支俱乐部来说,只想着如何“钻空子”去规避政策就如同临渴掘井,终有黔驴技穷的那一天。只有让更多的“邓涵文”、“韦世豪”们涌现出来,才是解决U23政策这一目前难题最好的答案。

不过由于优秀年轻球员的稀缺,随着新政的公布后,球员转会价格虚高这一目前联赛普遍现象,恐怕将蔓延到年轻球员身上。在东亚杯表现出色的韦世豪,就有媒体爆料转会身价已经达到1亿以上,而其他几名随队出征的U23球员转会费也都不菲。年轻球员身价的飙升,无疑将进一步影响中超转会市场的虚高程度。

与此同时,更多年轻球员的登场,这对联赛观赏性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球迷们无疑更愿意欣赏高水平球员之间对抗,而世界级球星的加盟,对于票房以及转播等方面来说是绝佳的保证。但随着新政的实施,加之引进外援资金支出超过4500万元的俱乐部,需要等额缴纳调节费等因素,外援、特别是大牌球员想要加入中超并非易事,未来比赛的观赏性是否会受到影响,尚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