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周琦历经坎坷踏上选秀路 NBA垄断成国际新秀维谷

2016-06-20 14:29:18 信息来源:文汇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本报记者 谢笑添

  自易建联逐渐淡出NBA之后,中国篮球与世界顶级篮球联盟间失去了最紧密的纽带,这也就是为何周琦的横空出世会触动如此多中国球迷的心弦。无论是预测顺位稳居“乐透区”(即首轮前14顺位)的去年夏天,还是一度被质疑或将落选的三个月前,人们都未曾改变过对其早日参选NBA的期盼。而其母队新疆过去两年内不断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也不由得让人相信,中国球员缺席NBA的尴尬即将过去。

  然而,过去两个月内,在NBA各队密集试训的关键阶段,周琦退选或新疆队最早明年放行的种种流言却频频传出,这位潜力新秀的前景也因此几经浮沉。直至上周二最终退选名单的公布,周琦不在其列,球迷们的不安情绪方才平息,也为本周五揭幕的NBA选秀大会博得了许多来自大洋彼岸的关注。

  与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前辈不同,周琦并非传统的“体制内”球员,他曾一度身处的困境反倒与诸多欧洲天才们更为类似。见证了诺维斯基、吉诺比利们的传奇职业生涯,NBA从未动摇过向国际新秀们张开的怀抱,但其过于强势的地位却成了新人们加盟的阻碍所在。

 

 

 合作关系其实并不平等

  尽管参选之旅历经坎坷,但就结果而言,周琦无疑是幸运的。因其当年以体制外自由球员加盟新疆的特殊身份,关于其参选的一切争议均止于合约与经济问题。而一度在为其选秀放行问题上态度暧昧的母队不仅最终未施以阻拦,反倒以“若在次轮被选中则晚一年登陆NBA”的附加条款,为周琦向波士顿凯尔特人等同时手握首轮与次轮签位的球队施压。

  在足以影响职业生涯走势的选秀问题上,周琦团队在选秀前的敏感时期解雇了自己的中方经纪人,并以其父为代表与新疆斡旋。这一行为背后的逻辑并不难懂,不仅仅因为周琦所身处的是职业体育经纪人制度尚未形成的国内篮坛,更因为作为至亲的父亲远比作为外人的经纪人更适合与俱乐部谈“情理”。不谈合约、不谈金钱,谈及的唯有“为了孩子的前途”,在与周琦达成买断协议后,新疆男篮董事长侯伟向外界透露的信号同样如此。短时间内,外界很难得知新疆对于周琦的放行究竟是心甘情愿,或是迫于外界的舆论压力。毕竟当初在与周琦签约时,“全力支持其登陆NBA”正是这支国内篮坛新贵除高额薪水外的最有力筹码。然而,面对球队最珍贵资产的流失,新疆男篮难道不愿争取更多实际回馈吗?

  答案显而易见,却无法实现。根据协议,选中周琦的球队将向新疆支付65万美金的买断费用,而这也是NBA联盟现有薪资条件下为各队设立的买断费上限。作为母队,新疆理论上自然有提高买断费用的权利,但超出这一上限的部分需要球员自行承担,无疑会被视作对其参选的阻拦。而在欧洲篮坛,高额买断费用也确实成了留住新人的最有效手段。

  这是一场并不平等的合作关系,“碍于”硬性规定,NBA球队在所谓的交易中所需支付的最高金额不过区区数十万美金,而其在世界篮坛的“垄断”地位以及潜在高额薪水对于年轻球员而言,却又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两年前,芝加哥公牛队与西班牙籍前锋米罗蒂奇签下创国际新秀新高的年薪530万美元合约,即便扣除高额所得税 (欧洲球队合同均为税后薪资),也几乎是半支中游欧洲球队全队的薪资总和。当培养多年的未来巨星要以极其低廉的代价流向认可度与市场化水准更高的联盟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诸多欧洲球队不惜背负球迷苛责的舆论压力,也要设立高额买断费作为门槛,以实现或留住新人或获得经济回报的结果。

  球员自费买断或成趋势

  纵观近年来无缘NBA的国际新人,除皇马控卫尤依等少数已在本土联赛声名鹊起的球员外,巨额的买断费用多成为其未能及时登陆NBA的重要原因。

  凭借着极其深厚的本土球员资源以及其作为唯一顶级联赛的价值观输出,NBA并不需要担心极个别人才流失的影响,也自然“有恃无恐”地成为人才流通过程中绝对的获益方。除少量的现金支出外,NBA球队与新秀母队的协议中偶尔也会涉及反向的人员流通,但具体形式不过是介绍部分NBA边缘人以外援身份加盟,或是安排教练团队进行指导。而这也正是足球与篮球领域的区别所在,欧洲五大联赛的彼此制衡与竞争保证了球员转会方向的多样性,转会费制度的建立也让小球会在交易中不至于“人财两空”。

  过去,在NBA尚未施行新劳资合约时,莫斯科中央路军等欧陆豪门依然有着以高薪与NBA竞争的资本。然而如今,随着NBA工资帽不断攀升,差异将愈发明显。根据2015年的数据,出手阔绰的西班牙豪门巴萨与皇马的年平均薪资预算(包括球员、教练团队、医疗团队及管理层薪水)尚不及3000万美元。根据如今薪资涨势,一两年后,NBA顶级球星的平均年薪即将达到这一数字。

  潜在年薪的不断增长,让球员自行承担起大部分的买断费用成为可能。其实,这样的现象过去已经存在,作为加盟NBA的代价,灰熊球星小加索尔与公牛球星米罗蒂奇就曾为母队分别支付了165万与240万元美元。颇为有趣的是,NBA对首轮秀的新秀合约有着强制的年限与薪资规定,对于较为弱势的二轮秀却无合约规定,同样在欧洲母队打出身价,反而二轮秀更倾向于登陆美国。毕竟,对于非乐透顺位的首轮新秀而言,其新秀合约未必会比原本高多少,还需额外支出一笔买断费用。

  在完全失衡的竞争关系中,诸如买断费或特殊情况下的其他手段,不过是新秀母队对于自身利益的本能保护。若要希望现状发生改变,或许唯有祈祷出现一个足以抗衡NBA的联盟,只是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这都只是一种奢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