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苏宁收购国米,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2016-06-07 12:17:18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苏宁收购国米的消息已流出多日,几经反复之后,现在终于被证实。6月6日下午,“苏宁并购国际米兰媒体通报会”在南京召开,媒体报道显示,国际米兰70%的股权被苏宁收入囊中。这个比例大大高于万达收购的20%马竞股权。

《南方都市报》报道,商业大佬投资足球俱乐部,虽然是当下很流行的玩法,但看好的人恐怕不多,不解的人则不在少数。实际上,在商言商,商人的投资决策,无论看起来怎样难以理解,从根本上讲都不会超出商业的逻辑。分析苏宁收购国米一事至少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同时也是由苏宁收购国米三个极具标志性的事件所推动。

恒大2015年再夺亚冠冠军,这是第一个背景。在中国足球多年以来“积贫积弱”的格局下,恒大三年两次(2013年和2015年)夺得亚冠似乎点燃了中国足球的希望,恒大集团以及恒大模式也因此备受关注。应该说,足球的广告传播效应、商业效应在恒大案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显现,恒大近几年推出的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恒大金融等恒大系产品,无论成功与否,均受惠于恒大品牌的借势提升。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恒大借足球板块大放异彩,自然能够激发更多商人的想象空间。阿里巴巴斥资12亿元入股恒大,时间是在2014年年中,也就是恒大足球第一次夺得亚冠之后,马云做此决定,很难说不是因为看到了亚冠光环带来的传播效应和商业空间。至于苏宁,2015年底苏宁入主原江苏舜天,仅仅半年之后的今天又收购国际米兰,应该说也有着类似的原因。

2015年3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公布,可以视为苏宁收购国米的第二个背景。该方案由于其战略高度,被称为中国足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而该方案的第十条“完善投入机制”中规定,要加强足球产业开发、加大足球市场开发力度、建立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竞争机制,这些内容明确了足球的产业属性,自然也昭示了即将到来的商业机遇。

足球产业所从属的体育娱乐行业,是符合未来我国经济转型方向的朝阳产业,更何况还有国家战略的镀金。就苏宁而言,作为传统的家电零售商,其最近几年的互联网转型虽然很艰难,但其转型的主动性和意愿则非常强烈。从苏宁的此轮转型乃至历史上的变革发展来看,这家企业对于商业的把握是有前瞻性的,而在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上,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年初就谈道,“消费潜力的释放还能够带动文化娱乐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其所产生的机遇,与释放出的能量,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当下中国企业盛行海外并购,这是第三个背景。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19%。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宽松资金面、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以及对外投资审批环节的简政放权。鉴于国内实体经济不振,资产荒局面难以破解,投资便宜的海外资产就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这对大企业集团而言,存在着投资和资产配置的双重属性。对此,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年初就曾表示,在今年这样一个低成本的窗口期,苏宁将完成一轮高投资、高就业和高发展的市场逆袭。

不过,尽管上述三种背景可以衬托苏宁收购国米的合理性,但足球“烧钱”的本质很难改变。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足球俱乐部多是负债运营,能实现盈利的仅是少数。实际上,作为苏宁入主国米的条件,除了支付2.7亿欧元的收购款,苏宁还需要承担国米4.17亿欧元的巨额债务。在看到足球产业的光环和商业潜力的同时,苏宁也不能忽视,恒大淘宝已经成为了新三板市场的“亏损王”,而翻身似乎遥遥无期。当然,在商业资本化的时代,“烧钱”已经成为经营的一个特征,而且足球产业的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个角度看,苏宁收购国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客观上的合理性能否带来一门好生意,还取决于苏宁未来的具体作为。

(作者杨国英,系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