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争议判罚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9-11-21 02:33: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成都11月20日电(吉戎昊)19日晚,CBA联赛备受关注的疆粤大战落下帷幕,广东队主场128:127一分险胜新疆队,送给后者赛季首败,并凭借本场胜利暂时登上了联赛积分榜榜首。

回顾整场比赛,双方球员都奉献了精彩的表现,128:127的比分也成为这场强强对话的最佳写照。但就是这样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却因为一次争议判罚蒙上了一层阴影。

新疆伊力特队球员周琦(右)在比赛中防守广东东莞银行队球员易建联。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比赛最后3.5秒,为了争取最后一攻,周琦疑似有犯规动作,但当值裁判并没有吹罚。赛后,CBA公司发布了疆粤大战第4节决胜期最后两分钟执裁报告表,确定此次判罚为一次漏判。

这已经不是本赛季CBA联赛第一次出现争议判罚了。据CBA官方发布统计,截至11月11日,官方公布的8场最后时刻的裁判报告中,就有5场比赛出现了错漏判。

焦灼的比赛中,任何一次错漏判都有可能影响胜负。较大比例的错漏判多次发生在CBA这样处于“塔尖”的国内顶级联赛中,着实让大众和球迷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但事实上,裁判问题一直是CBA发展过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之一。CBA管理层明白,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互联网时代,每一次争议判罚都可能引起进一步发酵,甚至引发蝴蝶效应,损害整个联赛的利益与形象。

新疆伊力特球员西热力江(右)在比赛中与裁判交涉。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于是,在新赛季的CBA联赛新闻发布会上,CBA联盟正式提出了针对裁判的“獬豸计划”,其中包括与五名职业裁判签订劳动合同,进一步完善裁判考核体系等内容。

从小处看,这一系列措施为的是提升CBA裁判的业务能力、完善CBA的裁判体系。从大处看,这将更有利于树立CBA联赛职业化的形象。

不过,相比于NBA等裁判高度职业化的篮球联赛,CBA的裁判职业化培育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CBA联赛初期,比赛裁判均非职业裁判,大多数来自高校。因为收入和福利等问题,CBA裁判的职业化长时间难以推进。直到本赛季,CBA联赛才首度拥有了自己的职业裁判。

“獬豸计划”的初衷和方向值得肯定,但对CBA联赛来说,裁判职业化模式还在探索中,长期处于半职业化的裁判,很难瞬间完成身份的转变。久久为功是不容置疑的客观规律,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提升。

除了裁判体制的改革之外,CBA联盟还将对裁判工作的完善延伸到赛场之外。自2017-2018赛季开始,CBA联盟陆续不定期公布裁判报告,并有将其演变成常态的趋势。

广东东莞银行队球员万圣伟(左)在比赛中与主教练杜锋交流。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就本赛季而言,新赛季开赛至今,CBA联盟赛后裁判报告的数量和反馈速度均有不小的提升。一些裁判的错误判罚将在裁判报告上直接定性,对其考核产生直接影响。

无法否认,CBA开赛以来的多次错判,直接暴露了CBA裁判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但哪怕是裁判职业化程度更高、业务能力更强的NBA联赛,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错漏判的出现。在NBA官方公布的11月19日快船对阵雷霆最后两分钟的裁判报告中,就一共出现了四次漏判。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CBA裁判还处于一个吹罚尺度的适应期。“以往裁判吹罚并没有一个太明确的衡量标准,诸多裁判对于关键时刻的吹罚尺度仍心存疑虑。相信随着裁判报告的出炉,裁判对于关键球吹罚会有更好的把控,争议自然也会减少。我们应该给予国内裁判更大的成长空间。”

在争议判罚的背后,我们应当看到CBA官方敢于认错的勇气、CBA联赛加速职业化进程的决心。正如CBA官博写到的:“希望广大球迷和俱乐部理解,错漏判在竞技比赛中确实难以避免,我们只能正视问题,努力改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