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恶人”李兆基去世,行业需要反派演员

2019-06-04 22:52:0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李兆基在诸多电影中饰演反派或配角,多数时候他演的都是“基哥”,有时是饭店伙计,最终成为了剧照中明星们的背景板。

  6月2日,年初曾抗癌成功的“港片四大恶人”之一的李兆基病逝,终年69岁。李兆基这个名字,对绝大部分年轻群体来说可能显得陌生,估计不少人会想到刚刚在香港首富位置退休的地产大亨李兆基。但是对亲身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热潮——尤其是那些流连往返于录像厅的人来说,李兆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

  《食神》剧照。

  “四大恶人”已去仨港片传奇时代加速退场

  人称“基哥”的李兆基早年间是香港涉黑团体三合会成员,后来金盆洗手投身影视,在导演林岭东的点拨下成功洗白。基哥长着一张饱经风霜的坏人脸,一般人都不敢看第二眼,演坏人顺理成章。

  他在《监狱风云》《古惑仔》《食神》《喜剧之王》等一系列影视剧中成功塑造了大大小小的恶人角色,其年少时期混迹过的“慈云山十三太保”亦曾拍成电影。可以说,李兆基的演艺生涯称得上是本色出演。仔细观摩,会发现他的角色塑造透着“真”,但是又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食神》中李兆基一袭白纱在海边曼舞,荒诞过后会带给人一种生活的空洞感。有个无厘头观点认为,富豪李兆基虽然有钱,但是在大众中的认知度不一定高过演员李兆基。

  除了演戏,李兆基还发挥过作曲才能,给《黑狱断肠歌》做过两首插曲,晚年还做过影视监制策划。对比其他恶人,李兆基可谓业界多面手,只是晚年落寞,生活落魄独居陋室,先后罹患中风、癌症。贫病交加的他曾对媒体感慨称兄道弟的娱乐圈朋友都不见踪影了,倒是早年社团的一些兄弟时不时还能接济一下,时也命也。面对镜头的李兆基,面容消瘦,神采黯然,脸上符号性的坑洼也不复昔日“恶之华”,不禁让人唏嘘。

  因为“恶”的出色,他与成奎安、何家驹、黄光亮并称香港影视界的“四大恶人”。这几位活跃的时代,正是香港影视界的黄金时代,每个人都有一大串拿得出手的知名角色,恶得让人牙根痒痒,也让人难忘。何家驹因为颜值过于凶恶和在影视中的绝佳表现,一辈子未婚,也算是为艺术献身了。

  只是近年来香港影视不振,这几位都过着落寞的生活。“大傻”成奎安因鼻咽癌已于2009年病逝,何家驹2015年去世,而今李兆基去天堂与前面两位聚首,只剩黄光亮,不由得让人喟叹港片传奇时代在加速度地退场。

  《黑狱断肠歌》剧照。

  97版《古惑仔》剧照。

  让人过目不忘的“反派”越来越少

 

  对于现在的新生代观众来说,说到香港影视,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梁朝伟、张曼玉、周星驰、刘德华、成龙等等一大串明星,无数拥趸都能对自己的爱豆如数家珍。对那些已经淡出屏幕或者明星之外的配角们,则甚少关注了,似乎在他们的熠熠星光之外,都是一片灰暗。主角光环对观众造成的最大困扰,就是选择性的信息过滤。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他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内地的走红,除了精湛的表演,还有不可忽视的时代因素。彼时内地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居民消费能力上升,文化和影视需求井喷,内地影视出现了“向南看”的趋势,香港影视作品、从业人员大举北上,加速催熟了内地的影视工业,也给几代人带来了萦绕于岁月之上的视听记忆。

 

  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一个时代的辉煌,仿佛一片原始森林,除了有参天巨木,更要有攀援植物、灌木花草的存在,才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香港影视剧的黄金时代也是如此,它的辉煌绝不仅仅是因为存在几个大明星,更多的是因为有无数出彩的演员众星捧月,还有后面一套符合影视工业要求的周密的产业链的运作,有各个工种的高度配合,才成就了那个时代。可以说,有“周星驰”更有“李兆基”,才是一个成熟的影视工业生态。香港影视虽然大不如昔,但是也在坚守当年的一些东西,比如2018年的香港金像奖将专业精神奖颁发给“茶水工”杨蓉莲,也有《桃姐》这样的影片,证明了人文关怀也是影视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项。

 

  “四大恶人”日渐凋零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一个现实——无论香港还是内地,大银幕小荧屏上让人过目不忘的反派形象越来越少了,李兆基、成奎安类型的“大恶人”更是凤毛麟角。

 

  这几年,香港影视中数得上的反派角色也就邹兆龙了,但是跟李兆基等人对比,恶到极致的角色也就《九品芝麻官》里的常威和《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宋青书,尔后一系列的反派角色大都已经脱离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恶人”范式。

 

 

  《千王之王》剧照。

 

 

  《喜剧之王》剧照。

 

  如果我们再环顾一下内地影视,会发现情况更严重。李兆基、何家驹等人荧屏争“恶”的同时期,内地影视的恶人也百“坏”齐放,跟陈强、葛存壮等老一辈不同,计春华、杜旭东、杜玉明、刘斌、华子、孙红雷等人的精湛表演也惊艳了不少观众的心,秃鹰、韩荣发、柯镇华、张峰、肖云柱、刘华强等经典角色也都是“头顶长包、脚底流脓”的主。但是到现在,创造这些角色的人要么走进了历史,要么处于无戏可演的状态,要么早已转型成为娱乐明星。

 

  再扩大观察范围,会发现情况似乎更严重。香港影视从业人员和资本大量进入内地,香港形势严峻。内地呢?虽然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现在有钱了,制作工艺也进步了,但是佳作似乎没有想象中的多,受追捧的都是自带流量属性的小鲜肉,影视跟艺术的关系越来越远。好的演员稀缺,好的反派演员则是少之又少。

 

  举例来说,互联网影视大跃进的这十来年,涌现过哪个让人过目不忘的恶人形象?与此同时,像新版《倚天屠龙记》这种剧情拖沓,造型雷同的糟糕作品层出不穷,还被人调侃演员都是一个整形医院出来的用户。为什么呢?

  

  行业需要更多李兆基

 

  这里面有时代因素。就拿香港来说,影视北上,首先是资本开路,肯定往钱更多的地方扎。然后是导演、制作人等操盘手的北上,只要能够找准路径,他们能让资本赚得更多。徐克、林超贤、陈可辛等人都是这个路数,《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中国合伙人》等都是这个路径的优秀作品。导演之后,才是演员的北上,但是时代变化太快,明星日新月异,港星的魅力也在不断下降,更何况李兆基们这种反派演员。

 

  同时,涉案、警匪题材不断收紧,反派们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不过,就像《破冰行动》中王劲松塑造的林耀东这种质感十足的角色仍然深受观众欢迎,只要有好演员自然有好角色,可惜的是,李兆基、计春华们没有等来时代的变化。

 

 

  《行运一条龙》剧照。

 

  没有反派,正派的存在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一部影视作品中正反角色相辅相成就是这个道理。饰演反派,对演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对于观众来说,很容易把情节代入戏外,演不好会被骂,演好了被骂得更凶,甚至有生命危险。绝大部分反派演员,往往因为外貌特征和经典角色,整个演艺生涯中只能出演同类角色,造成戏路狭窄,难有其他突破,这对一个有野心的演员来说都是需要承担的代价。我们看到李兆基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进去,塑造了一个个经典角色,这种职业精神应该受到推崇。

 

  影视的发达是各方综合作用的结果,人是灵魂的存在。靠钱,是堆积不出一个黄金时代的,靠整容更不行。放眼当下,我们需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微博上有一位网友说得好,“好演员正是可以演一辈子的坏人,走时却可以拥有圣者般的祭奠”,李兆基远去,希望能带来更多的思考。

 

  □何殊我(评论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