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倪大红在话剧舞台上生根

2019-05-13 17:55: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四年前的那部京味儿作品《银锭桥》即将从5月14日起再登保利剧院。虽然剧组换了年轻演员,但倪大红和史可却依然还在。然而,因为在《都挺好》中的出色演出,倪大红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暗中观察”,哪怕是在他最熟悉的话剧剧组。

  煮茶也被调侃

  要喝手磨咖啡?

  每天,倪大红照例在排练前做着热身,拿着透明的壶接水,即便是为了煮茶,也会被别人开玩笑说,“大红老师是要喝咖啡吧,还是手磨的。”他也会同往常一样憨憨地一笑。

  现在起至明年1月,倪大红的时间基本都给了舞台,《银锭桥》和《安魂曲》两部话剧的巡演需要动一番心思才能安排得天衣无缝。本来就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真的“都挺好”。

  首演于2015年的《银锭桥》讲的是灯红酒绿的后海银锭桥旁,一家饭馆的老板于五,为保住自己的祖业而卷入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骗局。在倪大红看来,于五这个人不仅有原型,还跟他长得有点像,只是年龄稍大些。“后海原本就有这么个开饭馆的大哥,很热心,爱管闲事,左邻右舍对他评价都很高。我们俩其实有相似的地方,我也爱操心,剧组这些青年演员的吃喝我都会问,也会跟剧组说给大家吃点好的。”

  穿潮牌系围裙

  不减成熟内敛

  从热播剧中的“作爹”到舞台上是非分明的北京饭馆老板,倪大红的舞台和生活状态同“表情包”没半毛钱关系,即便为了舒适穿着潮牌、腰间系着围裙的造型有些违和,但只要一上场,就是永远让人踏实的成熟内敛。

  剧中,于五和他的小饭馆在热闹非凡的后海显得格格不入,银锭桥再怎么人头攒动,在于五眼中也还是那座连接前海和后海的小石桥。商业开发的剧变中,于五强撑着爷爷留下来的小饭馆,勤勤恳恳做着北京菜,只因街坊们爱吃。这一点同倪大红或有几分相似,并未趁着《都挺好》的热度追加影视,而是拿出大半年的时间主攻舞台。

  “话剧舞台是一个演员生根的地方,如果说镜头前是看近景如何表现,那么舞台上看的则是一个演员的全貌,包括面部、形体、声音等等,如果不是真正进入角色,一定会在某个细节上暴露。”倪大红说道。

  走上“返璞归真”路

  一生感恩林兆华

  对倪大红来说,即将于5月底进入排练、7月首演的中文版《安魂曲》是出于对以色列戏剧的尊重与偏爱,而这出《银锭桥》则完全是为了导演林兆华。

  从上世纪90年代的“角色扮演版”《哈姆雷特》到“人偶同台版”《罗慕洛斯大帝》,林兆华领着倪大红走了一条“返璞归真”的路。“我模样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想,要在这个行当走下去,到底什么样的表演状态才是我自己的。从90年代排《哈姆雷特》开始,我们合作了几个戏,他是我今生今世都要感恩的人,是让我开窍并破了传统表演方法的人。记得那时他教我读台词,先快速念,然后突然打断后再开始,是他给了我语言的节奏和方法。当年排《哈姆雷特》,我们因为看了太多遍孙道临大师配音的电影版,就觉得话剧也要那么演,但大导恰恰不要那种感觉,而是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他就像我的干爹一样,有空就会去看看他。”

  就像是一瓶陈酿

  至今年份刚刚好

  首演至今,虽然即将在保利剧院的演出仅仅是该剧在北京的第二轮公演,但其实《银锭桥》已经走过全国35座城市,场次达到了115场。

  四年前的创作其实是一次关于京味儿的剧本碰撞,与其说是排戏,不如说是聊着玩着就有了。

  剧中饰演于五妻子五嫂的是倪大红的师妹、著名演员史可。那时,她常常被林兆华调侃为“学院派”,但就在大导有一次路过外贸店给她买了剧中五嫂要穿的全套衣服后,史可似乎一下找到了人物的状态,首演后便得到了林兆华的认可。

  虽然在中戏时年级差了三级,但史可说,“因为1983年和1984年没有招生,所以大红师哥他们82级之后直接就是我们85级了,在学校我们一直看着他们的戏,大红师哥从那时起表演就不张扬,生活中甚至有些闷。他好像就没有年轻过,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是他们班的老师,记得那时只要是年龄稍大一些的角色就都是他的。大红师哥就像是一瓶陈酿,到今天,年份刚刚好。我们合作起来的感觉就是默契顺手。”

  文/本报记者 郭佳 统筹/满羿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