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反贪风暴4》票房超过6亿元

2019-04-17 19:35:07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古天乐等主演《反贪风暴4》票房已经超过6亿元,口碑差,剧情有很多不属实

  被港片骗了好多年 廉政公署不开一枪

讲述香港廉政公署办案的影片《反贪风暴4》上映14天,票房已经超过6亿元,但影片口碑极差,很多情节还不如TVB剧集来的缜密,充其量算是再次唤起观众对港片经典IP“廉政公署”的回忆与兴趣。杂乱的办公桌、满墙贴着的事件线索便签、身着制服不苟言笑的工作人员,这是香港电影廉政公署(后文简称“廉署”)的经典样子。

但对外界来说,香港廉政公署(英文缩写ICAC)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他们办公独立、不接受访问、不主张暴力,甚至“连外面的朋友都没有”。就像影片《反贪风暴》里古天乐那句经典的:“ICAC查案,不方便透露”。影视作品中的廉署和现实中的到底有何差别?是否也是谈话前先喝咖啡?办案中子弹横飞?这里通过一些资料整理,为大家揭示廉署现实中的一面。

廉署刚成立就抓了总警司

“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廉署的这句口号广为流传。纵观香港历史,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贪污严重,消防员救火都要收取贿赂的社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城市之一,这一成果离不开廉政公署的努力。

1973年香港总警司、英国人彼得·菲茨罗伊·葛柏被发现有巨大贪污证据,他自己偷偷逃回英国。这个事件在香港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学生牵头举着“反贪污,抓葛柏”的标语上街游行,得到了数千市民的支持。香港政府决定对这个问题严肃处理,就任命了高级副按察司,组成调查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在报告里说:“有识之士认为,除非反贪污部能脱离警方独立,否则大众永不会相信政府”。当时的港督麦理浩爵士接受了这个报告,在立法会上宣布成立廉政警署。

1974年2月15日香港政府成立“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简称“廉政公署”,直接向港督汇报工作,主要审查警方的贪官污吏。“廉政公署”第一击,就是将已逃回英国的英籍贪污总警司葛柏引渡回香港定罪,而仅以贪污罪被判入狱的警官就有260名,史称廉政风暴。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廉署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全权独立处理一切反贪污的工作。廉署职责在于肃贪倡廉,历史上与多宗涉及警界、政界、商界的大案相关。廉署是与所有政府机关脱离的独立反贪机构,其最高官员“廉政专员”由香港最高行政长官提名,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廉署专员有完全的人事权,署内职员采用聘用制,而不是公务员。

■ 对比

现在已经不喝咖啡了

“到廉署喝咖啡”是香港当地人常会开的玩笑,也是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的场景。《寒战》中新工作人员请梁家辉回来喝咖啡协助调查,还把他气得破口大骂。这是因为成立初期的廉政公署从英国引进了一批警务人员,他们在邀请证人调查的时候会问调查对象是否想喝杯咖啡或茶,众多被调查者不愿对别人知晓自己被调查,也会掩饰说自己只是去廉署喝杯咖啡。久而久之,“喝廉署咖啡”就变成了被廉署调查的代称。不过现在廉署已经没有免费的咖啡喝了,改为喝白开水。

录影时很文明

在港片中常出现的录影会面室也不像很多电影中展示的那么幽暗逼仄,也不会有高亮度台灯和令人寒战的冷气。在空间不大的会面室中,室内三台摄像机同时启动,三盒录像带一盒在疑犯面前密封,需要时用做“呈堂证供”,一盒交给疑犯本人,一盒留工作人员做调查用。

实习期长达两年半

廉政公署分为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一直推行三管齐下的方式,即执法、预防和教育三个环节相辅相成。要想成为廉政公署的一名普通职员,光实习期就需要两年半的时间,其中还要经过反复的培训、实践,通过考试之后才能成为正式职员。

办案时不开枪

虽然廉政公署的部分工作人员有配枪,且经过了严格的射击训练,但从廉政公署成立至今,查案过程中没有发射过一颗子弹。很多港片常常夸大枪战场面,其实与事实完全不符。与警察相比,廉政公署需要应对的更多是智力犯罪而不是体能。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