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青年歌唱家王传越:“第一”后仍攀高峰

2019-03-09 00:53: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iframe allowfullscreen="true" filelength="10960000000" filesize="298068436.0" frameborder="0" height="520" src="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2bc15ed13c603549d5b895084e6027f8&playType=0" width="690"></iframe>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赵碧清)不久前的2019年央视元宵晚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歌唱家王传越的一首新春颂歌《目光》深情大气,饱含希望,备受瞩目。

  作为中国声乐界近年来涌现出的最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王传越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重要的声乐艺术奖项,被称为“赛霸”:第五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第十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第一名、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组)比赛金奖、第六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歌剧比赛男声组第一名、第十五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金奖以及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表演奖。此外,他还获得2012年韩国首尔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意大利第七届马尔蒂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以及2015年第十五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银奖。年纪轻轻就斩获诸多荣誉,对王传越来说既有偶然因素,更是后天努力的必然结果。

  天生的好嗓子能使这条路走得很顺,但是好马也需要好鞍。“我当年在佳木斯第七中学读特长班,当时学校里举办了一个课本剧大赛,我饰演《白毛女》里的黄世仁。佳木斯话剧团的指导老师对我说,‘你的嗓音条件不错,学唱歌吧’。他虽然就那么一说,我还是放在心上了。读高中的时候我到北京跟马洪海老师学习,真正走上了歌唱艺术这条路。”

  初来北京的王传越,艰辛的生活中流露出一股乐观向上的精神头。“当时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条件非常差。练声时我就对着洗手间的镜子练,有回音,感觉还很好。”王传越回忆道,“爸爸妈妈来看我,见到这么艰苦的环境都哭了。但我还不觉得,对我来说,只要能把每堂课上好,老师觉得你进步了,各科都在进步,我就特别高兴。”

  学习美声很不容易,一般都要十年左右方能有所成。作为一名“80后”男高音歌唱家,王传越的演唱音色纯净明亮,技巧精准华丽,情感演绎准确到位而又极具张力。

  近年来,他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维也纳勋伯格中心、纽约林肯中心等著名艺术殿堂,主演过《法尔斯塔夫》《女人心》《漂泊的荷兰人》《奥泰罗》《茶花女》《赵氏孤儿》《永不消逝的电波》《导弹司令》《雪原》等歌剧,参加新中国成立65周年音乐会和中央电视台元旦跨年晚会等大型演出,获得业内人士及观众好评。

  相对于演出来说,比赛的要求更高。“比赛的每一首作品、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求都非常完整到位,必须唱得精准。”王传越说,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相当于体育界的奥林匹克,当时参加比赛时,初赛完全不在状态,后来才渐入佳境,决赛获得银奖,成为开赛55年来中国男高音的最好成绩。

   2017年,王传越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退役到中央音乐学院当教师,从以舞台为主转变到以“讲台”为主,王传越是否还得心应手?

   “我感觉挺好的,因为我就是在中央音乐学院读的本科和研究生,非常适应这里的环境,老师也都很熟悉。学生以男高音为主,按照自己的声部来教学,工作起来比较顺利。”

  学海无涯,仍攀高峰。虽然斩获国内外众多赛事大奖,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但王传越仍然不懈努力,继续向着歌唱艺术的巅峰砥砺前行。

  谈到接下来的工作,王传越说,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将去意大利录制一张咏叹调的专辑,也是给自己这些年的奋斗交上一份答卷。

   “我打算在3月末录、5月出版,预定的是意大利最大最专业的录音棚,邀请了意大利一流乐团和非常著名的指挥。”王传越说,录完后要继续准备后面的演出。4月初,将从意大利的博罗尼亚开始自己在国外的歌剧演出,演唱歌剧《茶花女》。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歌唱家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