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口碑剧”收官 创作者该向《大江大河》学些什么

2019-01-18 00:23:42 信息来源:中国文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创作者该向《大江大河》学些什么

王彦

《大江大河》第一部收官了。自打该剧于去年12月首播以来,一个多月内,万千观众被锁定眼球、牵动情肠。“良心剧”“口碑剧”的评价,名副其实。

一部“良心好剧”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回首《大江大河》的创作过程,无疑是一场“工匠精神”的接力。原作者阿耐在文字里倾注了个人的生命体验。编剧袁克平和唐尧在远离喧嚣的地方打磨了三年剧本。孔笙和黄伟的拍摄笔记里有这样一些“反常”:普通剧组用一两天时间就能备齐的道具,他们花了一个多月;普通剧组按场景“跳拍”,他们在小雷家戏份上全部采用费时费钱的“顺拍”方式;普通剧组喜欢用后期滤镜“一键美颜”,他们运用国际上拍摄电影最先进的技术,拍出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次2.66:1的超宽画幅;普通剧组什么都求快求效率,他们不怕“磨蹭”,不仅要求所有演员留出深入生活的时间,甚至让小雷家的所有演员同吃同住了三个月……

因为这些“反常规”的创作方法,观众至今能够回味。剧本是深思熟虑打磨过的,触得到几代人的骨肉肌理,尤其是金州厂的一番龙争虎斗,直接弥补了宋运辉这个理想主义人物的戏剧张力。拍摄是精工细作的,服化道摄录美,每一个都可能是加分项,许多弹幕都提到“他的背心因汗渍结盐”“他手上的铁皮饭盒我小时候也用过”。演员亮的更是真演技:雷东宝这个硬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杨烁的表演升华了;宋运辉把技术当信仰,把姐姐当寄托,现实让他不得不成长,情感又让他不通不畅,王凯的表演走心了;而第一部中戏份不多的杨巡,以及宋运萍、老书记、士根、宏伟、水书记、费厂长、刘总工、程厂长等一大批活灵活现的人物,或置之死地而后生,或在完美中陨落,或前期敢作敢为后期糊涂一时,或左脸正直磊落右脸精明利己,这些戏份不重的人物越让观众滋味难辨,演员就越是成功。而且,当一部戏的人物塑造集体出彩,导演对细节的苛刻控制,对表演的精雕细琢,更是当居首功。

通过《大江大河》,观众再次用实际行动表态——对于用心用情用功的抒写,他们愿由衷点赞;所谓的代际年龄造成审美趣味天堑的定论,也是无稽之谈。

通过《大江大河》,所有极致精细的努力都在向业界重申——少些工业流水线上的浮皮潦草,多点“手工缝制”的工匠之心。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才是影视创作的不二法则。(中国文明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