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麦子杰: 其实我从未退场

2019-01-03 01:54:13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麦子杰: 其实我从未退场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虽然遭遇家庭变故,但麦子杰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萎靡不振

点击进入下一页

麦子杰与宝丽金同事张学友、黎瑞恩、郑嘉颖

点击进入下一页

谭咏麟在广州越秀山演唱会上与麦子杰合唱《朋友》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在前不久首播的广东卫视节目《流淌的歌声》中,麦子杰登台演唱《晚秋》,仍然宝刀未老。对“90后”而言,麦子杰是2013年歌唱节目《我为歌狂》里的“麦霸大叔”;但对年纪稍长的观众来说,麦子杰曾是上世纪90年代广东乐坛的一颗闪亮明星。他曾连续三年登上“广州新音乐十大金曲排行榜”,一首《其实我已不在意》唱得街知巷闻;他还是首个签约香港唱片公司的内地男歌手,与谭咏麟、张学友、王菲是同事。后来,他家庭突遭变故,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的麦子杰过得怎样了?近日,他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1

受妈妈影响,从小就爱文艺

麦子杰是地道的“广州仔”,在越秀区长大。他回忆道:“我妈妈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写了不少没发表的小说。我小学的时候,她还把手抄本的《庐山恋》当做睡前故事,念给我和妹妹听。”妈妈的“文艺范儿”也传给了麦子杰。说起来,最开始激起他兴趣的并不是“同声同气”的香港流行歌,而是更有书卷气的台湾校园民谣:“我很喜欢齐豫、潘越云这类歌手,尤其是第一次听到齐豫唱歌,感觉非常震撼。反而是我妹妹当时爱听张德兰的粤语歌,那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哈哈!”

麦子杰的少年时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音乐茶座、流行歌曲等新生事物涌入羊城。麦子杰也走上了音乐道路:1986年,他考入星海音乐学院古典歌剧专业;1990年毕业后,他进入广东省歌舞剧院。那时候的音乐演出市场红红火火,歌手在全国各地都很吃香。工作了三年,麦子杰动了辞职单干的心。当时广东乐坛的“造星运动”轰轰烈烈,跟麦子杰年龄差不多的毛宁、杨钰莹等人都已经录了唱片、出了名。“年轻的时候一定会有野心,想提高知名度。我征求父母的意见,没想到他们很干脆地说:‘那就辞职吧。’”在父母的鼓励下,麦子杰下定决心丢掉“铁饭碗”。1994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相爱》:“我自己写词曲、自己找编曲,还找了妹妹的大学同学帮我录和声。因为这首歌,我才在机缘巧合下签约了环球(宝丽金)唱片公司。”

2

签约宝丽金,毛宁牵线搭桥

1994年,麦子杰签约香港宝丽金,成为最早与香港唱片公司签约的内地男歌手。促成这件事的,一是因为《相爱》这首歌,二是毛宁的牵线搭桥。1990年正值北京亚运会,亚运歌曲的创作演唱成为乐坛大事。当时,省歌的麦子杰和战歌的毛宁被分在同一组,一起唱了不少亚运歌曲,两人也因此成了好朋友。“当时毛宁已经出了碟,我非常羡慕。到我录《相爱》的时候,毛宁介绍了一个北京的老师给我。这位老师让我去录一个卡拉OK配唱碟,觉得效果不错,又把我介绍给一个香港经纪人。这位经纪人对《相爱》很感兴趣,于是就做了《相爱》这张唱片。”这张碟由广东音乐人、《晚秋》作者许建强制作,麦子杰因此被宝丽金的金牌监制向雪怀、关维麟看中。他回忆说:“我是带着《相爱》这张碟去跟宝丽金签约的。其实,那时候我也没有刻意选择宝丽金,如果当时内地的新时代或者其他公司看中了我,我可能也会签约。”

在宝丽金,麦子杰演唱了《少年英雄方世玉》《再见艳阳天》等亚视剧集主题曲。在香港工作的几年,麦子杰至今记忆犹新:“香港的唱片公司很严苛,当时他们让我减肥,我减到了120斤,逛街逛着逛着都会头晕。同时我也见识到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比如有一次我们拍MV,租了一个没开张的商场拍摄,地面还没铺好,我一跑动就会扬起灰尘,工作人员会过来帮我擦皮鞋,并且说‘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当时真的很震撼。”

3

家中遭横祸,只能勇敢面对

1994年是麦子杰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一年,他的一曲《其实我已不在意》唱到街知巷闻,“电台排行榜接到的投票电话里,十个里面有六到八个都是投这首歌的”。这首歌也让他首次在“广州新音乐十大金曲排行榜”拿下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同时,作为香港宝丽金的签约歌手,他与谭咏麟、张学友、王菲等当红歌手成了同事,谭咏麟于1994年在广州越秀山开唱,还邀请了麦子杰担任嘉宾一起合唱《朋友》。

但是,1995年初,在广州音乐十大金曲颁奖典礼的前夜,麦子杰的父母惨遭杀害,家里也被人纵火烧成灰烬。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只剩下麦子杰与妹妹麦璇相依为命。令人意外的是,麦子杰次日还是如约出现在颁奖礼上,在台上含泪唱歌。家庭的变故,对麦子杰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坦言自己在那之后有近半年的时间没再唱歌。但他也并非如外界想象中那么萎靡不振,事实上,他一直没有放弃音乐事业。1995年的宝丽金春茗活动,麦子杰也有出席。他说:“当时家里刚刚出了事,谭校长还专门问候我。”那次春茗,只有两个人登台唱歌,一个是台湾的童安格,一个就是麦子杰,他唱了《李香兰》和《其实我已不在意》。他坦言:“可能是我比较理性吧。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不可以辜负父母的期望,他们一直很支持我,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

4

“北漂”三年,回归后当起DJ

2000年至2003年,麦子杰北上发展。在北京的三年,麦子杰发了两张单曲。北京的生活并不容易,当时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去北京周边的城市参加一些小综艺。好友的陪伴,是麦子杰“北漂”岁月里的一抹暖色。毛宁、陈明、王子鸣等识于微时的朋友都在北京,麦子杰说:“大家就抱团取暖,谁发了新歌都会聚在一起听。我出碟的时候,他们还来我家帮我包装CD,真可以成为历史画面了。”

这三年,麦子杰迷茫过,但也想通了不少事:“有一次,我参加了央视一个晚会,候场等了很久,那时我突然想:在北京,我总是形单影只,如果我内心很空虚,那么事业再辉煌又怎样?”他形容自己是个“恋家的巨蟹座”,经历了半年多的思考和沉淀之后,他决定回广州。

回到广州后,他转而当起了电台DJ,《风中麦田》这个节目一做就是15年;他发过两张发烧碟,演过音乐剧;2008年左右,他开始走上讲台,在学校里教音乐……直到2013年,麦子杰临危受命,顶替身体抱恙的毛宁参加安徽卫视的节目《我为歌狂》,他从当年的“小鲜肉”变成“麦霸大叔”,重新赢得大众的关注。“现场501个观众投票选我成为最受欢迎男歌手,我好像重新回到了当年。这也是对我唱歌那么多年的一种勉励吧。”麦子杰说。

5

不介意“不红”,生活简单而平静

《我为歌狂》之后,麦子杰趁热打铁,发了专辑《流光》,也接受了包括《鲁豫有约》在内的众多采访。有人提议他再度北上发展,他却拒绝了:“当一个‘老北漂’不容易。我是个很随心的人,但也很慎重。我心里有把秤,工作和生活要平衡。”

如今,麦子杰仍然在做音乐,他最近参加了广东卫视节目《流淌的歌声》的录制,与杨钰莹、陈明等同辈歌手在舞台上重聚;他还与粤剧名伶蒋文端推出歌曲《西厢记》,用流行音乐重新诠释粤曲。

工作之外,他与妹妹麦璇过着平静的生活。兄妹俩不时去旅行,日子过得惬意自在。去年在西班牙旅行的一次体验,让麦子杰印象深刻:在西班牙一个小城里,他到一个古老的露天剧场参观,同行的友人怂恿他与剧场的乐队即兴“jam歌”,他突然再次感受到音乐的简单和快乐。有人将他视为未曾盛放便黯然退场的明星,为他的“不红”而感到可惜,但麦子杰坦言:“我其实没经历过大家想象中的那种低潮。我做电台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是‘享受派’。我想现在会有更多的人能理解我的生活方式。”

(《麦子杰: 其实我从未退场》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