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见字如面》第三季首期开播话“错位”

2018-12-26 00:42:18 信息来源: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见字如面》第三季首期开播话“错位” 李清照改嫁遭家暴史航感慨心疼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从《见字如面》到《一本好书》,近年来,关正文导演的每一次产品输出,都成为国产内容价值类节目中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品质爆款。今晚由实力文化打造的老牌现象级综艺《见字如面》第三季如约回归,并将于每周二晚8点在腾讯视频首播,每周六晚9:20登陆黑龙江卫视上星播出。首期节目中,围绕“错位”这一主题,蒲松龄、李清照等古代历史名人相继登场,展开一出错位与纠错的人生抉择。

“好信”无缝接档“好书” 《见字如面3》隽永依然如约回归

《见字如面》前两季的热播和高口碑已令这档读信节目成为品质综艺的代名词,巧合的是,首季《一本好书》在12月24日正式画下完美句点后,《见字如面3》就将紧接着在12月25日正式开播,“好信”无缝接档“好书”,不仅拯救粉丝剧荒,“好书”口碑与流量的双丰收也为“好信”引流关注,让优质内容节目借力陪伴观众跨年。本季《见字如面》依然采用主题编排,选信范围更首次扩大到全球,力图带给观众更加多元的审美趣味,激发观众的独立思考,而“围炉夜话”式的小剧场舞台进一步拉近了读信人与观众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在这隆冬时节以真诚地沟通,温暖人心。

读信嘉宾们的走心演绎一直是《见字如面》的一大看点,今年不仅有赵立新、归亚蕾、何冰等老戏骨的如约回归,节目还邀请到蔡康永、杨澜、董勇、陈数、王自健、戚薇、牛骏峰等诸多新朋友加盟助阵;品评环节也更加精彩,知性担当的主持人陈晓楠将与许子东、朱大可、史航等一应文化学者侧幕开讲,名嘴们不仅补充了信件背景知识,更在观点交锋中碰撞出诸多或辛辣、或感性、或趣味十足的读信感受,高水平的解读拓展观众思想的宽度和厚度,并进一步打开视野、启发独立思考。

错位人生大集结:李清照改嫁惹人疼 战犯忏悔触目惊心

《见字如面》第三季首期节目主题就是“错位”,包括命运的错位、认知的错位、亲情的错位、理想与现实的错位等等。在生活的常态里,重现不同的人生观际遇。既然人生难免错位,那么错位人生是否可怕?我们应该如何纠错,还是尝试感受错位之美?为此本期的信件选取了古今中外六种不同的错位人生。其中,蒲松龄与穷神的书信来往折射出一位天才和科举制度的错位,幽默戏谑中沉淀着作家的睿智达观;90后青年作家周宏翔写给地铁姑娘的信中,讲述了一段相遇却无缘相识的错失,让错位多了些朦胧的美感;而一生追求完美的李清照改嫁后竟惨遭家暴,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的经历,则展现了女性感情错位后,艰难纠错的心辛酸,甚至让许子东、陈晓楠不忍深度解读,史航更坦言“李清照的嘴硬最让人心疼”;而在日本二战老兵大岛中典的临终忏悔中,不仅展现了一个少年如何变成恶魔的命运错位,战争之恶反思个体之恶也同时,也展现了集体意识与个人认知的错位,重新审视战争里的个人命运与忏悔。

这些信件之所以让当代观众产生强烈共情,来自其跨越时空鸿沟的当下性。比如,周宏翔与地铁女孩“没有下文”的偶然邂逅一方面反映了都市快节奏生活方式中个体的漂泊感,而这份没有戳破的相伴也成为周宏翔个人理想状态的投射,在速食城市里显得愈发美好;李清照本人性格豪放,却生生被命运揉搓成了“婉约派”,但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不惜代价反抗家暴,打破女性身份束缚的刚勇仍能给当今女性加油鼓劲,这段“不完美”经历在观众看来,反而成就了她的完美。有的错位朦胧美好,有的错位歪打正着,也有些错位罄竹难书。《见字如面》首期节目呈现了诸多人生错位,在重构与解构的过程中,继续带领观众深入人性的幽微之处。

蒲松龄与穷神互怼喜提“吃土老年” 许子东:人生错位不可怕

年底向来是总结盘点的时段,这一届年轻人到底穷不穷也是近日社交媒体热议话题,不过在诸多青年自嘲“吃土”之前,300多年前的山东才子蒲松龄早就在《除日祭穷神文》中“质问”过穷神。作为“鬼怪好友”,蒲松龄以清奇脑回路反问穷神莫非是自家亲戚,为何别人家不去,偏偏认准字家门。喜提“吃土老年”的同时,蒲松龄又模仿穷神口吻,给自己回信,解释“花式消费”怎能不穷,甚至还无私送上“奇葩省钱术”,这番自编自导的“互怼”信可谓妙趣横生笑点十足。事实上,蒲松龄年轻时征战科举,可谓初战告捷,不过初战即巅峰的他显然用掉了所有运气,屡战屡败直到71岁高龄才又在出仕路上迈出半步。在史航看来,有本事骂穷神不稀奇,敢于写回信其实与当下人的“自黑”精神如出一辙,由此看来蒲松龄的纠结其实是“活结”,并非死结。许子东教授则从蒲松龄的仕途不顺联想到现代人的困惑,对于蒲松龄来说,他与科举制度之间的错位也是“人才与天才”的错位,“高考落榜”尽管让清朝少了一名普通公务员,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部伟大的《聊斋志异》,有时候人生的错位不可怕。而在回看了一生的错位后,蒲松龄并未怨天尤人,通过穷神之口演唱出《脱贫歌》,“只要学抠门吝啬、一毛不拔,只要学损人利己、出乖弄巧,只要学虚伪奸诈、伤天害理……”戏谑与反讽的背后,实则是对自己人生原则的坚守。

确认过眼神,都是考不上的人。拥有旺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蒲松龄显然与一板一眼的应试八股格格不入。不过延续了《见字如面》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从背面或侧面再次解读向来是节目呈现多元价值观的杀手锏。对于让蒲松龄郁闷的“元凶”科举制度,两位文化学者也并未全然落井下石,许子东指出科举虽不能展示蒲松龄的才华,却对古代拣拔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史航更笑言,没有科举之前,“你爸如果不是社会人,”当官之路更艰难。从吐槽穷神到高级自黑,再到客观回看科举制,学者们不仅妙语连珠,更加脑洞大开。

据悉,除了首期的“错位”,《见字如面》第三季还将迎来“轻重”、“笑谈”等作用于当下的热门话题,而包括“相思”、“不舍”、“守望”等情感向选题也将进一步激发共情,相当值得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