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记乡愁、扬文化:一个上海小镇的戏曲魅力

2018-11-18 19:43: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上海11月16日电题:记乡愁、扬文化:一个上海小镇的戏曲魅力

  新华社记者王默玲

  京剧高昂悠扬、沪剧优美婉转、黄梅戏明快流畅、昆曲含蓄细腻……在上海浦东川沙新镇近日举行的“川沙之夜”戏曲主题晚会上,有17个剧种曲种接连登场,表演者包括了23位文华表演奖得主、39位梅花奖演员、3位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得主、1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个上海东郊小镇缘何可以吸引这么多的顶尖戏曲艺术家?“因为乡村需要戏曲,戏曲可以反哺乡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这样回答。

  川沙新镇是老浦东历史文化的集中和传承区域,既留存着传统街巷印记,也保留了很多文化遗存。川沙作为沪剧东乡调的发源地,近年来充分挖掘以沪剧、越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资源,广泛开展各种戏曲活动。乡村与戏曲深度融合的魅力在这里可以窥见一二。

  “乡村需要戏曲”,发源于吴淞江、黄浦江两岸田头山歌的沪剧,是上海人引以为傲的独特地方戏曲,它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风土人情和上海人的乡愁情怀。在川沙,这里的人们真切地喜欢沪剧、喜欢戏曲,而对于戏曲,乡村也有着最稳固的舞台和最忠实的观众。“家门口就能看到名角的表演,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舞台下一位川沙居民笑着说。生活在乡村中的人,因为戏曲,生活多了点文化色彩,增添了些幸福感。

  “戏曲反哺乡村”,对于依附在超大城市中的小镇,乡村的味道易被摩登都市的繁华瑰丽所掩盖,川沙引入戏曲,戏曲也为川沙注入独特而不容忽视的艺术灵魂。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近日正式启用,这里将成为川沙人听戏、看展、抚今追昔、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文化阵地;“茅善玉沪剧艺术传习所”和“赵氏工坊”越剧艺术工作室也在川沙建起,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在这里萌芽;常年举办的“川沙戏曲大舞台”“戏曲名人大讲堂”,有力地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播和推广……

  一个小镇因戏曲而有了不一样的气质,乡村重拾起人文历史的记忆,探寻到艺术最初的乡土情怀,乡村本身也变得更加厚重了。

  “今日分别腊梅开,但愿相逢杨柳青……”“川沙之夜”戏曲晚会上一曲《吴越珍情》融汇了江苏锡剧、苏剧、上海沪剧与浙江甬剧四种地方剧种。就在当晚,长三角戏剧联盟项目基地也在川沙揭牌。过去的几个月间,长三角地区的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在沪苏浙皖巡演,而川沙就是巡演的最后一站,这里也将是三省一市戏剧界互动交流合作的起始之地。

  “汇全国戏曲之沙,筑文化传承之塔。”尚长荣说,“地方戏曲反映地方文化之特色,地方戏曲本身代表普通百姓所思所想所愿。川沙是一块宝地,戏曲人也应珍视这块热土,一起商讨振兴地方戏曲之要事,研究弘扬戏曲文化之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