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青春片终于不再强行怀旧了

2018-10-17 23:15:44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青春片终于不再强行怀旧了

□静文

如同前一阵子古装剧《延禧攻略》因为品相不俗为于正扭转了些许风评,在《悲伤逆流成河》上映之后,坊间也出现了“看不出这部电影改编自郭敬明小说”的评价。这种稍显尴尬的表扬方式,一方面是在维护“抵制抄袭前科作者”的立场,另一方面也在委婉地邀请对“郭敬明”抱有成见的围观群众,不妨不带预设地去看看这部新片,看看在近几年青春片因为陷入套路而遭到诟病之后,关注校园欺凌的现实主义风格青春片,能否为这一类型打开新的格局?

戏言“不像郭敬明”,首先是指这部电影相比于同名原著,实在是做出了大刀阔斧的修改。2006年出版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延续了郭敬明一贯的疼痛青春风。很难说把这样一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说改编成关注校园欺凌的电影,是否存在策略投机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这一改编还是成功的。原著中主人公暧昧难辨的身份被洗刷干净,成为世俗道德上值得同情的“完美受害者”,围观同学在青春期从众心理下的“平庸之恶”被逐步展现,反思校园欺凌的主题更加清晰明朗。“把美的东西打碎给人看”,构成了强烈的悲剧冲击。

“不像郭敬明”的另一“不像”,则是导演、编剧落落的加入,让这部电影在影像风格和镜头视角上都展现出了洗净铅华之感。《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华丽浮夸,是郭敬明审美的外化。同样取景于大都市的《悲伤逆流成河》,高楼大厦和衣香鬓影了然无痕,繁华商务区的环形天桥,也朴素得如同任何一个城市的街景。但反而是这种“素炒”,比烈火烹油更能显出生活本身的味道:泥泞弄堂里窗台上的鲜花,低矮屋檐下袅袅的炊烟,背后唠叨中悄然递去的牛奶……那些阴暗中闪着光的温情,才让影片中的生活有了残忍的对比,也就有了流泪的理由和顽强的力量。

应该说,以电影的整体水平而论,开篇的长镜头仍旧带有“新手上路”般毫无必要的炫技,但在题材及其处理上,《悲伤逆流成河》显然已经告别了近几年国产青春电影依靠狗血早恋强行怀旧的套路,转而开拓新的表达空间。

国际电影工业体系中的青春电影,远远不是被资本视为“人傻、钱多、速来”的吸金利器,而是照映着一代青年如何体认自身与社会关系的一面镜子。欧美青春片大多通过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冲突,表现主人公在不同社群间对个体位置的认知、对主体价值的确立,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完成自我肯定和身份认同。亚洲青春片则侧重青春期的焦虑与躁动,并把它们放入校园欺凌、社会变革等大背景下来感知,充满对东方式情感与家庭的细腻描摹。特别是近些年来,日本的《垫底辣妹》讲述女性的个体成长与奋斗,泰国的《天才枪手》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秩序的碰撞,都努力在依托传统亚洲情感模式讲述故事的基础上,以青春短章写人生长情,探索更高远的天空。如今,同样是讲述青春感伤,《悲伤逆流成河》也尝试着将一个疼痛青春的原著扭转为关注现实的电影,尽管步履蹒跚,仍有缺陷,但改变本身已经值得鼓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