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民日报谈限制畸高片酬

2018-09-11 19:26:43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限制畸高片酬的思考(艺海观澜)

  日前,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大采购方平台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发表《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矛头直指演员高片酬。

  文艺界关于抵制行业不良之风的倡议并不少见,但这一次9家公司明确提出“单集不超过100万元,总价不超过5000万元”的具体限额,声明一出,舆论喧嚣。对天价片酬进行限价,在业界颇具共识,但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对9家公司发声资格的质询,有对限价联盟能否统一行动的怀疑,有对天价明星规避限价的担心,也有对“一刀切”是否会侵害普通从业者利益的忧虑。

  不能否认,行业规范的形成需要不同立场的主体出来发声、协商。作为在专业领域沉潜多年、熟谙情况的从业者,当他们有不同思路并提出自己的困惑时,确实需要认真对待。发出限价声明的9家公司本身就是市场主体,可能曾经或多或少与天价片酬相关,但现在他们觉醒了、行动了,这本身就是市场在发挥调节价格的作用。其中也有两对关系,需要谨慎处理。

  一是要把市场行为和道德评判区别开来。生产成本过高以至高过销售收入,企业就会压缩成本,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畸高片酬是行业问题的表征而不是根源,如果把市场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完全归因于演员,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将会导致我们对影视行业发展状况的误判,不利于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要把少数演员的天价片酬和多数演员的合理收入区别开来。明显超过正常范围、达到“天价片酬”层级的演员毕竟是少数。这些畸高片酬消耗过多优质资源,占据片酬总额过高比例,留下价高质次的不良示范,必须接受市场重新定价,而那些专业水平精湛的演员和能力合格的普通从业者不应该受到误伤。只有兼顾公平和效率,才能推动影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给中国影视行业注入巨大活力,催生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经典作品,不仅丰富了大众精神生活,也使影视从业者受益。影视行业现如今所积攒的问题,不仅仅应该依靠市场无形的手去解决,也需要用政策去引导。以法律为框架,以政策为指导,尊重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才能找到正确出路。

  比如,导致天价片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数据造假。由于点击量是大多数投资方评价网播剧的唯一指标,点击量造假使剧组急功近利,高价争抢“流量明星”制造噱头,助推明星高片酬。8月,国内首起因在视频网站“刷量”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在上海宣判,被告“刷量”公司等被判赔偿50万元并公开道歉。数据造假是违法行为,需要执法部门介入才能根除。就在上周,爱奇艺发表声明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希望能够让影视行业更加关注“唯数据量”带来的问题,将焦点回归内容,这也是市场主体的主动调节。无论是数据造假还是天价片酬,既然行业痛点集中于此,那也就意味着解决的时机已经成熟。成熟一个解决一个,是推动行业改革、破除行业积弊清醒而现实的态度。

  治理好天价片酬问题,有助于导演、编剧、演员等各个行当在一个趋于合理的价格体系下开展工作,构建良好创作氛围和良性市场秩序。从目前的情况看,行业常识正在回归,希望能够稳扎稳打,逐渐完善,为观众提供越来越多精品佳作。

  李星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