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党报追忆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

2018-09-11 19:26:12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常宝华 做“蔓儿”不做腕儿

点击进入下一页

  9月7日10点46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先生(见上图,资料照片)在北京海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沉痛地说:“常宝华先生一辈子追求相声的传承与创新,他留下的作品将永远地留在亿万观众的心里,他播撒的欢笑将永远地愉悦人们的生活。”

  常宝华自幼随父常连安、兄弟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学习相声,8岁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当学徒,9岁登台表演,21岁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学习和演出过传统相声70余段,历年来创作(包括合作)相声、小品、快板等作品170多篇,在全国各报刊发表文章50余篇,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相声事业。

  1953年在参加抗美援朝慰问演出回国后,常宝华进入海政文工团,直至退休。常宝华是难得的能够集创作和表演于一身的曲艺家,其代表作品《昨天》构想奇特,妙趣横生,对比新旧社会的鲜明不同,既保持了相声幽默逗笑的特点,又热情讴歌了新生活。在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全国文艺会演上,《昨天》获得创作和表演双料优秀奖。同年,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曲艺》杂志上,发表文章《谈相声“昨天”》,专门分析这个相声段子的艺术特色。1976年,常宝华和侄子常贵田根据基层工作生活经验,创作并演出新编相声《帽子工厂》,成为他的又一个代表作品。

  作为一名军旅相声艺术家,常宝华常年在祖国各地为战士们慰问演出。边疆、海岛、哨所、观通站……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此外,他笔耕不辍,不断创作新的作品。在海政文工团期间,常宝华曾多次荣获全国和军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奖项,曾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

  退休后,常宝华仍继续进行创作、撰文、著书、教学等,参加相声、小品、话剧、电视剧等演出。漫画家李滨声回忆,常宝华退休后虽离别舞台,却没离开相声。除了偶尔示范或助演,他勤于写作和课徒。写作方面,他整理写过的相声段子,丰富相声文库;课徒方面,他倾囊以授,春风化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宝华的弟子有侯耀华、牛群、赵福玉、包常春等,他们如今已经成为曲艺界的骨干力量。

  2006年,常宝华被授予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当别人称他为“腕儿”时,他更乐意用“蔓儿”(取自藤蔓的蔓)来给自己的人生画像。他曾谦虚地说:“我们顶多是喇叭花儿,观众是土壤,没有土壤,谁也成不了蔓儿。”

  王 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