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没多大追求还穷横 这才是沈腾

2018-08-07 07:10: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电影《夏洛特烦恼》

  电影《西虹市首富》

  《西虹市首富》上映前,沈腾被安排了一轮又一轮的密集采访,仅仅当天,他就接受了十一个专访。等到深夜轮到新京报记者最后一个采访时,他说先拍照吧,这样负责化妆的同事能先回家。

  沈腾走进大众视野的路线看似简单而干脆,从2003年大学毕业进入开心麻花剧团,出演第一部舞台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到2012年登上春晚舞台,塑造了深得人心的小品人物“郝建”;再到2015年,主演了票房黑马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

  至此,沈腾完成了一名小众话剧演员到票房喜剧明星的转身。

  《夏洛特烦恼》之后一直到《西虹市首富》,沈腾都没有再接过男一号,因为没有他特别满意的剧本。从小生活小康,性格自由散漫,对物质对名利都没有过高欲望,所以,沈腾觉得不出手也无所谓,但出手就不能丢人。没有好作品就不演,他也丝毫不纠结。唯一能让他至今还在碎碎念的,除了晚上该吃什么之外,就是什么时候能再回到话剧舞台上。

  采访中,回忆起2016年最后一次跟随开心麻花《乌龙山伯爵》巡演时,一直嘻嘻哈哈的沈腾却红了眼眶,“那个感受,洗刷了一切之前的烦恼。”

  凭颜值进军艺,只为有个铁饭碗

  事实上,在上大学之前,沈腾完全没想过自己要学表演。沈腾的姐姐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沈腾从小胸无大志,当时家里人替沈腾着急,也不知道他长大该干什么好,姐姐就说,让小弟去考军艺吧,不管怎么样以后还是一名军人,还能有个“铁饭碗”。

  如今回忆起来,沈腾说,自己当时不但不会表演,连表演是什么都不知道,“仅仅是靠颜值考上的”。进了大学后,老师让他担任表演课代表,一下带动起了沈腾的责任感,对表演也来了兴致,要以身作则完成好作业,还得帮同学们去演,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表演。

  沈腾的喜剧天赋在大学时也逐渐显现出来,往台上那么一站,大家就想笑。但让沈腾感到遗憾的是,他的形体不好,考大学之前上培训班,也学过一些表演、台词、声乐、舞蹈等基础知识。那时沈腾跳的是古典舞,古典舞每一个八拍都得有个亮相,沈腾能停在点儿上,但每个亮相都站不住。大学上形体课时,要把腿搭在把杆上压腿,沈腾跟老师说,把腿搭把杆上就是极限了,不能再压了。

  虽然沈腾最终也没能克服形体不好的弱项,但也成就了开心麻花的舞台上,利用这种肢体的不协调,创作出的喜剧效果。

  2003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沈腾加入了刚成立的开心麻花剧社,成为一名话剧演员。当时的开心麻花名不见经传。戏虽好看,但缺乏知名度,第一部戏上演时,最惨的一次,一场只有六七个观众,还没台上的演员多。

  虽然也经历过一段“打天下”的暗淡时光,但沈腾自认没吃过苦,既没住过地下室,也没因为吃饭穿衣发过愁。虽然当时剧团的收入支撑不了一年的吃住行,但因为父母在北京,所以也并不用沈腾考虑太多的生活问题。

  “不觉得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沈腾自诩为“从小就是一个没多大追求的人”。“我确实没觉得自己苦过,想让我品味那个苦涩,不大有机会,我也不愿意。”

  没物质要求,却有精神“洁癖”

  很多人都记得那句台词:“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鞋(邪)”。2012年,沈腾以“郝建”之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这个人物是沈腾和“开心麻花”团队一起创作出来的,当时导演闫非和彭大魔想在角色名字上花点心思,就有了“郝建”。

  那一年的春晚总导演哈文,是近年来央视春晚中前进步伐最大、视野最开阔、思想最开放的导演。

  尽管哈文一再邀约沈腾,但起初沈腾还是有些犹豫,不知道开心麻花的风格能不能符合春晚的口味。没想到这一路非常顺利,审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苛。中央电视台内部也有好多开心麻花的“粉丝”。这些“粉丝”一听说要审查沈腾的小品,本来现场只有几个人,结果呼啦啦来了好几十人。

  春晚之后,沈腾和开心麻花算是彻底红了。

  小品到哪都炸,“常年传说谁去演都不太好使的场子,我们一去演出就炸。”沈腾没想过一夜爆红、过上“大明星”聚光灯下光鲜的生活,他对物质也没什么要求,不算房的话,目前给自己买过最贵的东西是一件一万多的大衣。

  虽然“没多大追求”,但沈腾却在精神世界上有着“洁癖”,那时候很多剪彩、开业之类的活动找来,开的价钱对他来说都是天文数字,他不去,也不去走穴,“我发现我这人就是穷横穷横的,做的事必须得有一定格调,Low的事不愿意去做。但是往往越Low的事赚钱越快,我不想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有片刻想把自己之前做的事屏蔽掉的念头。”

  10个亿摆在你面前 ——太难演了

  对沈腾来说,《西虹市首富》是《夏洛特烦恼》后其第一部担当主演的电影(《一念天堂》的拍摄时间在《夏洛特烦恼》之前)。三年前,《夏洛特烦恼》大火,沈腾也被看做国内少有的几个带有票房号召力的喜剧演员。虽然很多人在说,“趁这个最好的时候还不赶紧捞点钱”,但沈腾不愿为了钱去演一部电影,而且他也没觉得那是自己最好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还有上升空间。

  三年后,沈腾等到了《西虹市首富》。“一个月花光十亿”的设定疯狂又有趣,同时也相当难演。“其他角色都是你有可能经历过的,或者看到过的,这部电影不是。”在沈腾看来,一夜暴富,听起来是天上掉馅饼,其实是一个智力测验题。突然把十亿摆在你面前,貌似乍一听怎么演都对,可以演昏倒、演脑出血。但是要挑一种最合适的表达,太难了,没有功课可以做,只能是现场一条一条地试。

  新鲜问答

  新京报:如果现实生活中遇到《西虹市首富》中一夜暴富的情况会怎么办?

  沈腾:我做白日梦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以前谁不想着不劳而获的事啊,今天我捡了点钱,明天天上掉点钱,可是始终你也没捡到钱、天下也没掉过钱。拿到的钱都是通过自己努力赚来的。

  新京报:片中的搭档从东北姑娘马丽换成了台湾姑娘宋芸桦,还习惯吗?

  沈腾:感受上会不一样,跟宋芸桦会有新鲜感。但我也没觉得和马丽在一起配合得太久就腻味了,甚至之前我俩还想得挺美的,说我们得稍微控制一下,不能每部戏都在一起,这样大家会很快腻歪,我俩要在大家腻歪之前分开。设想挺好,没想到接下来就不在一起了。但这(在一起)也需要运气,男主角得适合我,女主角得适合她。

  新京报:观众眼中的沈腾是开心麻花的招牌,会有压力吗?

  沈腾:没压力。而且我都不认这玩意儿。我自己要这么认为了,就有压力。

  新京报:想过自己做电影导演吗?

  沈腾:想过。我还算是有过几年(话剧)导演生涯的人,但是还没出手。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也不是刻意在爱惜羽毛,就是出手不能Low。

  新京报:每一件事都要力求完美,人生会快乐吗?

  沈腾:挺快乐的。我并不会因为不完美、这10%没有出来,就变得很焦虑很痛苦,这是我不上进的部分。完美不是我压迫自己就能压迫出来的,需要灵感。

  新京报:你说以前是靠颜值考进的大学,这话是开玩笑吗?

  沈腾:不是。(颜值)谈不上惊人,但确实挺帅的。

  新京报:什么时候觉得靠天分比靠颜值更重要?

  沈腾:我什么时候都没有觉得靠天分比靠颜值更重要。现在是因为颜值确实在下滑,挽救不回来了,只能靠天分了。

  新京报:不工作的时候会选择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沈腾:我前几年喜欢看欧洲戛纳系的,现在更喜欢看一些爆米花电影,没那么累的。但我很少看喜剧,市场上喜剧也比较少。

  我特别喜欢正能量的歌舞片,可奇怪了,类似《舞出我人生》这种,因为歌和舞都是我自己不足的部分,大学的时候就形体不太好,但对歌舞还是有向往的。

  新京报:不喜欢回答记者哪一类问题?

  沈腾:我觉得特别简单的,都视为无聊的问题。比如“你觉得怎么样?”“对票房有什么想法?”要么这单位不行,要么这个人不行,要么是他不认真。

  说实话这种问题出现,我就放松了,意味着也不需要带脑子了。

  “夏洛”火了后,拒绝了无数剧本

  2015年,沈腾主演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以黑马姿态,在强手如林的国庆档创造出近15亿的票房成绩。

  如果说,春晚打开了沈腾的大众知名度,《夏洛特烦恼》算是让他真正有了市场价值。当时媒体对《夏洛特烦恼》报道的标题都是“小成本喜剧逆袭”“破多项票房纪录”……沈腾说,好在自己那会儿岁数已经大了,心智比较成熟,虽然也没事偷着乐了一阵子,但也并没有“终于扬眉吐气”的“飘浮感”。

  他也不是非要憋着那口气,“因为话剧舞台能呆十几年的人,都对名利没那么大的需求。我自己也是个欲望不太强烈的人。”

  “‘夏洛’之后你知道我拒绝了多少本子吗?”沈腾说,“太多了。”当时电影局有一个测评,编剧写剧本递上去的时候,需要填写心目中的主演,就是拟定谁谁谁出演。当时统计下来沈腾排在第一位,“你想想我得看了多少剧本。”

  也有拿着钱直接来砸的。“咱们多有风骨啊”,沈腾笑着说,“可能平时看着我是挺扯淡的一个人,正经的时候,从来不放松。”

  在接戏的数量上,沈腾对自己没有要求,只是想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不想那么累,非得一年把通告都跑满了,“我不想过明星那种生活。”

  没有艺人情结,但舞台情结舍不掉

  沈腾没有做艺人的情结。就连演话剧的时候一年才有几个采访,他都往后缩。沈腾也不喜欢拍照,他有一张白衬衫的照片,恨不得用了十年。他不知道采访该说什么,也觉得自己假。

  “我平时不会这么一板一眼,正儿八经90度坐着。面对媒体是一个假的沈腾,我特别恨那个东西。包括后来上综艺节目,我也都接受不了自己。我看别人在台上那么热闹,就抹不开面子,就不能拿沈腾来面对大家。”

  在不演戏,也没有创作人物的时候,沈腾面对不了出现在大众面前的自己。他讪讪地说,“我可能有特别羞涩的一部分,解放天性没有解放好,其实不太适合做演员。”

  虽然没有“艺人情结”,但沈腾有舞台情结。

  《夏洛特烦恼》上映期间,沈腾为了宣传去跑路演,去了数不清的城市,每天一睁眼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他也不关心。

  他在意的是,无论走到哪个城市哪家影院哪个厅,都会有那么几个观众在问:你什么时候回归舞台,让我们能看到你演话剧?

  这对沈腾的触动很大。《夏洛特烦恼》路演结束后,沈腾重新回归了《乌龙山伯爵》的彩排。2016年9月,《乌龙山伯爵》全国巡演正式启动。

  那次巡演,是到目前为止,沈腾最后一次站在话剧舞台上,每一场演出他都当做最后一场来演。开幕之前,舞台是黑的,观众席是亮的,沈腾每天都提前半个小时,甚至更早站在大幕旁边看观众入场,他在享受这个过程。

  “太幸福了。你可以在不同的领域给大家带来欢乐,但是能带给我欢乐的只有舞台。那个感受,洗刷了一切之前的烦恼。”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实习生 张馨心

  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