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流浪地球》吴京首演宇航员刚毅果敢

2018-07-10 16:18:57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吴京穿宇航服。

  由刘慈欣原著改编,郭帆执导的冒险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近日再度曝光一支贴片预告。预告中的画面为吴京饰演的宇航员,和俄罗斯籍的同伴一起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据了解,《流浪地球》是吴京和郭帆导演的首次合作,此次助力也证明了吴京对中国科幻电影新类型充满了信心。据悉,该片有望于2018年内正式上映。

  电影《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类型,从开拍起就备受关注。预告片一开始伴随着“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字样出现的,是一声又一声的警报声。接着“Made in China”的空间站就呈现在观众眼前,身穿宇航服的吴京和俄罗斯同伴一起走向空间站舱门,两人的对话和镜头切换,竟然带出一丝幽默感。随着俄罗斯宇航员惊慌失措的语气,吴京一脸坚决地按下了开启舱门的操作杆……预告在此处戛然而止,也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悬念。而最后定格的画面则是已经冰封的地球在宇宙中行进,“冒险一搏”四个大字也给影片的风格定了调。

吴京与郭帆促膝长谈。

  看过小说的观众都知道,《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地球正在遭遇一场波及全人类的危机,为此人类不得不开启“流浪地球计划”,顽强自救、冒险一搏。有细心的影迷已经在这第三支贴片预告中发现,吴京的宇航服上不仅仅有中国国旗,还有带有地球标志的标识,代表这这次拯救计划,将是整个人类的集体行动。

  在这支贴片预告中,吴京的台词简单利落,相比俄罗斯宇航员,他的角色显得坚毅果敢。即便在危机面前,也自带的冒险精神,与影片的气质相当契合。早在拍摄期间,他就忍不住两次在微博上发照,和大家分享第一次扮演“宇航员”的心得体会。

吴京与郭帆现场交流。

  今年四月在青岛院线推介会上,吴京也谈到了自己为什么会参演《流浪地球》。他表示在看过剧本后,自己被其中的人物、故事、场景,以及这场前所未有的人类冒险所打动,“哭得稀里哗啦的,也从心里认可了这部电影”。在进组以后,吴京又看到郭帆导演和团队不眠不休的工作状态:“这次我仿佛在他(郭帆)身上看到我当年的影子,执着、疯狂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事业中,哪怕是遇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也一边崩溃一边默默强撑。”

  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吴京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电影在之前并没有特别出色的科幻类型作品,而《流浪地球》的出现,吴京认为这是给自己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个机会。就算身边很多人都说他出演《流浪地球》有些“冒险”,吴京最终还是坚持选择,为中国电影的新类型,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流浪地球》去年五月正式开拍,而影片筹备则历经了三年之久。目前,《流浪地球》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郭帆导演参加了两场论坛,分享了自己在拍摄《流浪地球》过程中“摸索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过程。

饰演宇航员的吴京。

  在郭帆导演看来,科幻电影是工业电影金字塔尖的产物,而中国科幻电影和中国电影工业化均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没有相匹配的工业化流程作为创作保障,尤其缺乏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在《流浪地球》的制作过程中,他切身感受到对于科幻电影类型来说,创作是要集中在前后筹备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的,而在拍摄阶段,管理(类似于企业管理)才是核心。过去在电影拍摄阶段中常常会出现的即兴创作、本能创作或者激情创作,在科幻电影拍摄过程中是基本不适用的。《流浪地球》筹备期间做的大量工作,为拍摄阶段提供了有强有力的保障,比如引入了VR堪镜技术协助美术的置景工作。拍摄前,团队制作了8000余格的分镜、30多分钟的PreViz(动态预览)、详尽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方案以及以镜头为单位的统筹和通告单等,所有的这些工业化流程的探索和准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的浪费并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郭帆强调:中国的科幻电影,文化内核和美学呈现必须是中国的,这样观众才会认同并产生共鸣。他带领团队数次修改《流浪地球》的梗概、分场和剧本,力求故事内核、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是世界观,都展现出中国的人文气质。《流浪地球》一直在在追求用中国人的方式,去打造中国自己的科幻电影。(记者李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