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余少群:希望年轻人都能传承传统文化

2018-05-30 22:25:32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杨光)一袭红衣,雪夜起舞,画面无比凄美,令人心折……这已是余少群今年第八次站在舞台中央,出演一代名伶魏莲生。自2012年开始,余少群在国家大剧院版《风雪夜归人》饰演魏莲生,至今已有七年时间,足足六十余场,很多人从“少年梅兰芳”认识了余少群,而如今很多人评价“余少群就是魏莲生,魏莲生就是余少群”,余少群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形象深入人心。接受新华网专访时,余少群透露正在筹备一个昆曲全男班的演出,他说希望借助自己小小的力量,让年轻人都能爱上戏曲,一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风雨夜归人》演了七年

  60多场每一场都会重新研读剧本

  2012年,吴祖光先生的经典剧作《风雪夜归人》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转眼间,七年时间过去了,国家大剧院版《风雪夜归人》也演出了六十余场,而余少群饰演的魏莲生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余少群就是魏莲生,魏莲生就是余少群。”很多话剧迷这样评价余少群饰演的魏莲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演了几十场,对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台词再熟悉不过,但每一场演出前,余少群都会重新拿起吴祖光先生的剧本重新研究, 舞台戏剧是个熟练工,演得越多越熟练。余少群说,“七年了,演多了会有思维惯性,会漏掉很多角色细节,每次反刍都比上一次理解得更深,会发现去年我是这么演的,然后下一次都会觉得更准确一点。”余少群说,舞台剧话剧必须要求自己有新的东西,否则别说观众会审美疲劳,一轮十几场就连自己也会觉得疲惫没有新意。

  《风雪夜归人》中的魏莲生是个“悲剧角色”,登台时的春风得意与光芒万丈更是与日后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魏莲生也是一个纠结的角色,一代名伶的“柔”,与对时代、对命运抗争的“刚”激发出了人物性格的立体,这无疑也让演员饰演的难度增大。余少群说,他很佩服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可以在一个任务的身上“几个角色并存”,而对余少群来说,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也是难点在于,将民国时期人物的体态、语言、思想境界深刻表达,“影视剧作品可能会用镜头带过,但在戏曲舞台上,每一个细节都要靠演员来传递,包括梨园行的表达方式、老北京的表达方式,对待爱情的表达方式跟现在都不一样。”采访中,余少群还还原了《风雪夜归人》中一段魏莲生和玉春互诉心肠的桥段,“她不会说我爱你,她会说‘那个海棠花真讨厌,都开到屋里来了’,男生就会说‘不讨厌’,这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是一样的。”

  依靠戏曲解压治愈

  筹备昆曲全男班让年轻人爱上戏曲

  余少群本是唱汉剧出身,后来学起越剧,而被观众熟知是在陈凯歌导演的贺岁片《梅兰芳》中,余少群又扮起了京剧花旦。

  余少群对于戏曲是痴迷的,即便是后来演了不少电视剧、电影作品,余少群依然没有丢掉自己的“戏曲老本行”,《风雪夜归人》就是最好的见证。和很多人解压的方式不同,余少群说有的人工作压力大时靠吃东西、靠看剧解压,而他的解压方式是“听戏”,“有一年在大连拍戏真的很累,翻到行李箱中一张我很喜欢的名家的戏曲,播放一段我觉得瞬间被治愈”,余少群说戏曲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离不开。

  采访中,余少群还谈到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年轻人选择娱乐的方式很多,传统戏曲走到今天想要往前走更有挑战性。”前不久,余少群参加了《传承中国》的录制,传承传统戏曲,他惊讶的发现,很多身边的年轻朋友、年轻观众网友来给他留言发信息,“我从来没听过戏,但听了余少群唱的觉得好像唱歌,听了好几遍”,余少群瞬间觉得有种成就感,他自己也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90后还会因此关注传统戏曲、传统文化。

  今年,余少群还把精力放在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他组建了一个昆曲全男班演出《牡丹亭》,带动年轻人一起传承传统戏曲、传统文化“我不想把自己说的那么伟大,但我希望更多年轻人知道了解戏曲究竟是个什么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