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水形物语》:争议中的成人童话

2018-04-01 12:01:0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赵大明

  当地时间3月4日,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是由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莎莉·霍金斯、迈克尔·珊农、道格·琼斯主演的《水形物语》。3月16日起,中国观众也得以在大银幕上睹其芳容。

  1963年的美国,一位实验室女清洁工爱上了一个被捕的、来自亚马孙流域的人鱼,在同事、朋友和尚存良知的科学家帮助下,他们成功出逃……在讲述爱情故事的同时,影片中的点点滴滴,也闪耀着对女性权益的支持、对种族歧视的鞭挞、对边缘群体的关照、对冷战思维的反思以及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从表现手法上来说,本片也对上世纪曾经风靡一时的歌舞片、奇幻恐怖片、谍战片等多种类型化风格进行了戏仿,让人不时嗅到一丝“老电影”的复古味道。甚至,片中人鱼在影院观看电影的一幕,似乎也是导演在向电影艺术本身致敬,散发出某种可以引起共鸣的迷影情节。

  尽管听上去照顾到了方方面面而显得“人畜无害”,但《水形物语》依然陷入了争议。尤其是在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之后,它更是被痛批为好莱坞电影创意枯竭的证据。一些非常专业的影迷毫不客气地指出,以恐怖电影《黑湖妖谭》为创作灵感的《水形物语》,实则脱胎于20世纪诞生的、颇具影响力的克苏鲁(Cthulhu)神话体系,作为克苏鲁神话迷的导演托罗,既想体现一下自己痴迷的克苏鲁风格,又想兼顾票房和口碑,但却顾此失彼、两头不讨好,显得不伦不类。

  “争议”并非一定就是坏事。《水形物语》本身,并非粗制滥造、追求噱头的“猎奇”之作——尽管跨越物种的爱情模式、与其他影片相比显得诡异的艺术风格会让不少人感到惊愕,但其精巧而贴切的剪辑、唯美的摄影和配乐等,还是做到了故事本身的逻辑自洽,更能为很多观众带来极具新鲜感的视听感受。

  没错,除了娱乐大众,电影还承载着方方面面的功能和意义,但如果承载过多,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艺术性。同样道理,专业的分析能力固然会使观众获得更多的精神价值,但不可避免地,这也会使得我们最原始、最本初的观影乐趣受到伤害。试想一下,当观看《火车进站》时,是19世纪那些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观众们,还是21世纪见惯不怪、岿然不动的影史研究者们,更能领略到电影艺术本身的震撼力呢?

  导演托罗希望观众走进电影院后,可以“热爱你不懂的东西”。观看《水形物语》时,让自己做一个充满好奇的孩童,多一些“沉浸”和“代入”,体验不同的人生,这,又何尝不是电影诞生时的“初心”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