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各大平台力推好作品 纪录片正进入黄金时代

2017-12-23 12:37:44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蓝色星球2》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剧照

  2017年对中国纪录片是不寻常的一年,不但在影院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视频网站也越来越重视纪录片,正在热播的《蓝色星球2》掀起热议,《生门》登陆一线卫视,春节前后开播的《舌尖上的中国3》吸引眼球。优秀纪录片火爆的背后与年轻观众的追捧分不开,反过来要求创作者拿出“文火慢炖”的创作精神,多出精品力作。

  神作《蓝色星球2》16年后再掀热议

  最近,正在腾讯视频独播的《蓝色星球2》引发热议,它的平均点击量破3000万次,网络评分高达9.9分。人们评价它时用得最多的词是“美到窒息”,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当成壁纸,片中展现的震撼的深海世界是很多人前所未见的。

  《蓝色星球》在2001年问世时就取得成功。新的一季耗时4年拍摄,采用了6K高清摄像技术,摄制组共经历125次探险,访问39个国家,执行125次探险,摄制组的水下拍摄时长6000多个小时,足迹几乎踏遍了世界各地的大陆和海洋,甚至包括南极冰盖下1000米深的海底,最终剪辑出大约7个小时的成片。

  记者了解到,2018年,腾讯视频仍会大力推出备受关注的纪录片项目。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离职央视后第一部作品《风味人间》就赚尽眼球,主题依然和美食有关。《王朝》《佳节》也会陆续开播。

  此外,爱奇艺、优酷专设“纪录片频道”,虽然目前它的重要性不如综艺、电视剧,但内容更新速度很快,点击量增长势头日益明显。

  卫视将高分纪录片放在黄金时段

  众所周知,一线卫视的三驾马车是:新闻、综艺、电视剧,但最近,承载文化价值的纪录片正悄然成为“第四驾马车”。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干超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人会从娱乐、低俗搞笑中解放出来,接受更高品质、原创、深刻、真实的内容。他透露,东方卫视将从明年2月起在周间晚上10点播出纪录片,这个做法在版面金贵的一线卫视中具有示范意义。

  据了解,陈为军导演、陈梁监制的13集纪录片《生门》,昨晚已经登陆东方卫视周播剧场。这部片子历时6年制作完成,用生猛的镜头语言直击产科生命诞生残酷而温情的现场。此前这部纪录片的电影版一举拿下8.5的高分,但终因排片不高、市场被挤压而导致票房不理想。

  央视和卫视播出纪录片的总量在大幅增加,有系列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涌现出了《人间世》《急诊室故事》《辉煌中国》《本草中国》等高分作品。其中,还有不少平台将精品纪录片放在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能冲到全国同时段前三位。

  广州人看纪录片时长超北京上海

  不可否认,主流卫视和视频网站纷纷力推纪录片,其中既有政策驱动的原因,也有产业驱动的原因。年轻受众逐渐形成了欣赏纪录片的习惯,尤其是追捧优质纪录片,这和他们喜欢看《奔跑吧》和《极限挑战》等综艺并不矛盾。

  爱奇艺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尽管今年国产纪录片的数量在爱奇艺平台的总量占比只有35%,但在流量的贡献上已经超过了52%。

  从观看纪录片的用户构成来看,35岁以上只有12%,而19~30岁的用户占比超过了50%,成为了主要受众,18岁以下的用户占比14%。甚至有作品是通过年轻人的口耳相传火爆起来的。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站播出后,网友居然合力促成了电影版登陆院线。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观众观看纪录片的总时长超过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年不间断进行的“金红棉”影展中,广州图书馆2017年放映的纪录片上座率达9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展期间的“金红棉”影展精选100部集中展映,展映场次超过200场,《生门》等作品一票难求。

  创作者说:

  多推好作品无愧于时代

  记者发现,尽管纪录片的版权交易价格和广告收入无法与别的视听类节目相提并论,但有制作机构和播出平台已经实现盈利,这会鼓励创作者进一步深耕,推出好内容。

  综合各种迹象看来,纪录片正在进入黄金时代。知名纪录片导演马志丹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她呼吁更多的纪录片人要拿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记录当下、多出精品,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但是目前,还是缺乏更多现象级的内容,《我在故宫修文物》《喜马拉雅的天梯》《二十二》这类佳作在市场上难得一见。

  创作者认为,要用心、用匠人精神拍出好故事,用文火慢炖的方式去制作,不要被市场和资本裹挟,要坚持自己创作的独立性。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说:“我觉得真的是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时代,好的作品会得到奖赏的时代,非常幸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