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民日报刊文评抗美援朝剧《三八线》:重要而及时

2016-06-10 12:25:24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战争题材的“当代制造”

  ——观电视剧《三八线》

  几十年来,抗美援朝战争的参战各国都在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战争立场,在这个意义上,《三八线》的出现是非常重要而及时的,它保持了鲜明的历史观和对战争评价的坚定立场,即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是保家卫国的正义行动,是为朝鲜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壮举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在中国,关于这场战争的文学艺术创作从来没有停止过,相关题材的纪实通讯、歌曲、电影甚至成了几代人的精神记忆。电视剧《三八线》是关于这一题材的最新收获,它既会唤醒曾经的记忆,又为战争本身的评价提供了新的话题,意义重大而深远。

 

  不独是时间上的“新”,使《三八线》成为关注的焦点。《三八线》是网络时代的文艺产品,在这个时代,国际文化交融交锋日益密集,人们通过各种信息获取对同一事件的多元评价。就发生在朝鲜的这场战争而言,我们过去接受的是中国的和朝鲜的艺术表达,胜利的骄傲和鲜血凝成的友谊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而这些年来,美国的、韩国的同类题材作品也时有所见。文艺作品的价值观甚至影响到了人们评价历史的态度。战争的面貌不再是单色的,多面体看取历史事件看似是艺术上的不同,实际上是价值观的比拼。当代小说有一种叙事方法,即面对同样一个故事,参与故事的人物从各自的视角、态度分别叙述一遍,故事的内涵和意义因此变得复杂。中、朝、美、韩都对同一场战争进行艺术表达,受众可以同时接受来自不同国度、出于不同历史观的同一题材创作,创作的难度因此格外增大。在原有创作基础上传承与突破,并满足当代观众新的审美要求,是历史、战争题材领域需要应对的挑战。

  电视剧《三八线》具有典型的“当代中国制造”的特质,创作者的用心和努力令人信服。

  《三八线》具有鲜明的历史观和对战争评价的坚定立场,即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是保家卫国的正义行动,是为朝鲜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壮举。参战各国几十年来都在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战争立场,中国的立场在一致性、坚定性上就变得更为重要和深刻。这涉及对历史事件和重要决策的评价,涉及对参战的、牺牲的志愿军官兵的历史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艺术的。《三八线》坚持了坚定的中国立场和鲜明的历史观,全剧在价值观上从未发生任何犹豫和偏移,这在今天是需要特别突出强调的创作立场。设若在历史观上有任何“迁就”,作品的根基就立刻倾斜,其他的追求则无从谈起。

  在鲜明历史观的基础上,《三八线》在艺术表达上具有许多值得称道的独特与成功之处。这是一部将宏大战争背景与密集战斗场面相结合的电视剧。开篇交待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国际国内形势,为参战的正义性找到了符合历史的强大支点,全剧又以一个连队的战斗过程为表现对象,真切而充满细节地表现了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表现了普通中国士兵在战争中的出生入死,前线后方的艰苦付出。战争场面惨烈而具有震撼力,杀敌与牺牲大多有细节描写而非一扫而过。在表现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全剧将军备物资运输、战地医院救护、后方群众援助等情节大量引入故事叙述中,使战争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艺术表达,这些情节的带入并非外围的简单描述,而是与战争场面分量相等、具有推进作用的叙述。

  战争的宏大背景、战斗的激烈场面、后方的全面投入、前后方的紧密配合,在重要主干线确立的前提下,《三八线》依靠真挚的人间感情为作品增添了饱满的血肉。朦胧的爱情,也是战争状态下必须克制甚至牺牲的感情,在作品中得到分寸得当、符合主题要求的表达。王常芳、李顺英、李长清、护士长等几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她们对爱的追求及面对战争时的抉择,让并未能终成眷属的爱情具有动人的美感,焕发出人性的光泽和崇高的境界。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军民之间的深情,都在同仇敌忾的主题背景下得到动人彰显。志愿军战士对朝鲜百姓生命财产的保护,以及朝鲜百姓对志愿军的无私帮助,都在剧中有充分表达。战友情也是《三八线》动人的感情线索,特别是运输班长对自己战士的关心、爱护直至牺牲自己生命而保护战友安全,以颇具说服力的剧情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景,让战友深情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得到刻画。

  《三八线》还充分注意当代观众的审美需要,有效挖掘这一战争中客观发生过的“反特”元素,将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引入剧情当中,既符合历史实情,又吸引当代观众,“谍战”线索一直延续到全剧的最后一集收束,使剧情的紧张感、观赏性得以始终保持。剧中还特意突出了一名韩国军官的心路历程,描述了他参战过程中的复杂心情、对中国军人态度的微妙转变,其妻女的遭遇,更让他彻底从迷茫中醒悟。这些情节线索的引入,使《三八线》成为一部全方位、立体化表现战争的正剧,它艺术地融合了多种因素,生发出比“战争片”更加深重的意义。

  《三八线》是对一个被反复书写的题材的原创性呈现,是对一段被多元表现的历史立场鲜明的评价。其中,在重大历史背景和细节纷呈的故事之间,在残酷战争与人间真情的对接与“错位”之间,在前方与后方的勾连、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之间,在枪林弹雨的急骤和“反特”战线的潜流之间,通过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叙述,实现了多线索的交叉融合,在真实性与观赏性之间达成了平衡。此剧在今天播出,无论从历史教育与启示意义上,还是从艺术欣赏与借鉴层面上,都具有独特的、值得认真分析的特质。我们必须以强有力的艺术作品阐明国家、民族立场,申明坚定明确的历史观,要树立当代国际文化与艺术交流、交锋日益频繁的意识,不能无视历史真实而任意编造虚假故事,甚至以不可信的情节抵消了战争的残酷性与历史的严肃性,也不可因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不成熟现象而认为题材已经写尽。对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表现在参战国家中时有新作出现,艺术感染中无疑都带有鲜明的国家立场,都会影响到对战争本身的评价,在这个意义上,《三八线》的出现是非常重要而及时的。阎晶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