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花钱提问网红能刷屏多久?王思聪答25问赚11万多

2016-05-30 15:34:33 信息来源:法制晚报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法制晚报讯(记者 王思思)近期,一款号称“你睡了还能赚钱”的付费类问答应用——“分答”在上线半个月的时间内火遍朋友圈,在这里,用户可以付费向分答里的答主提问,答主利用语音回复,费用由答主自己设置。最终成功后,平台提成10%。

 

 记者看到,目前“分答”里面的答主,有作家编剧、体育评论员、创业公司CEO、医生、微博知名人士等,其中,就连王思聪都成为答主,挂牌价4999元/次。

  但是目前以“粉丝经济”“专家经济”发酵的飞达应用到底能走多远?是否会昙花一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付钱我回答”语音软件

  刷了朋友圈

  在近两周的时间里,朋友圈里流行一种“你付钱我回答”的付费语音问答模式,让许多人欲罢不能。

  “我是看老公玩的特别起劲我也玩的。”在某报社工作的孟小姐告诉记者,她看到她老公单位同事通过这个应用互相打趣,询问一大龄男同事何时公布女友照片,不少同事偷听起哄。

  记者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孟小姐说的这个语音付费应用来自于一个名为“在行”的公众号里面推出的名为“分答” 的付费语音问答应用。

  根据分答使用规则,用户在分答上介绍自己擅长的领域,设置付费问答的价格,然后通过对其他人问题的答复得到这笔钱——必须是语音,时间被限制在60秒内;问者和答者共同创造好问题,如果你对别人的问题答案感兴趣,选择“偷听”也需要付费1元,提问者与回答者也可以分成。

  随后记者亲自尝试,设置了5毛钱的提问费,当有别人向我提问时,微信自动提示,我可以选择是否回答这个问题,通过语音回答完毕之后,账款显示“将于当晚打入我的微信零钱包”。不过,分答要收取10%的平台费,这也就意味着落入我自己钱包的只有0.45元,此外,一元的偷听费中,也需要收取10%的平台费。

  网红、大V受追捧 隐私成关注话题

  记者了解到,“分答”制作者“在行”是果壳网的子公司,于5月14号正式上线。而果壳网对其的定义是知识分享平台。

  记者在分答平台上看到,医院著名医生、企业高层、健身教练及营养师等各个行业的精英们虽然占据了大部分,每天也有很多网友来向他们提问专业性问题。但是明星、网红、大v们使得这个平台迅速发酵。

  其中,王思聪开启了一个问题3000元最高收费,第二天,王思聪一个问题已经瞬间涨到4999元。

  不过,虽然价格昂贵,但是还有许多网友追捧,记者看到,共有25位网友花费3000元提出了问题,截至29日,王思聪共回答了25个问题,总收入11万3340元。

  而王思聪的偷听人数也是最高的,排名第一有11930人偷听的问题是“请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第二有9492人偷听的问题是“听说你是不婚主义,要是交往的女孩意外怀孕怎么办?”

  对于网红、明星的隐私窥探以及八卦聊天内容,吸引了众多普通屌丝的眼球。28日,王思聪在分答上回答的各个问题成功进入当天微博搜索榜前十。

  网友西子芮表示,王思聪在分答的回复太实诚了,对得起提问者花的钱,当然,我是花n个1块钱偷听的那位。例如:姿势、不婚主义、堕胎、为女朋友花钱……我已花光红包里所有的零钱。

  不过,作为分答的使用者孟小姐却表示,自己玩了几天之后就因为太无聊,而删了这个应用,“我自己做答主的这几天,只有一个用户提问,就是我老公。我发现如果没有一点名气的话。分答这个应用很难玩得起来。而且我又不是那么八卦的喜欢明星的人,所以没玩几天就给删了。”

  网友投钱的“粉丝经济” 能玩多久

  虽然目前这款应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而且“粉丝经济”、“专家经济”也让不少普通网友愿意往里投钱,但是,这个热度到底能持续多久?

  记者看到,答题者大多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以及明星大v,他们本身自己的时间就十分有限。即使是分答平台上答题最多的协和的医生们,平均每天也就只能回答三四个问题。而像佟大为这类明星,虽然定的价格都不高,但是自始至终只有5个问题回复。

  此前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也曾表示,自己在使用分答的过程中,由于网友过于热情而自己很少有时间回答,经常是得在100个提问中才能回答三四个。

  那么之后随着使用者的热情减退,问题回答更新的速度越来越慢,网友多次提问仍得不到回答后,是否还能留住普通听众的热情?

  记者发现,分答火热之前,微信朋友圈曾流行过一阵“微信红包看照片”的热潮。但是随后也就迅速消失掉了。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这种付费收听模式到底可以持续多久还不得而知,因为中国消费者本身并没有“付费得到知识”的习惯。而且答题者和提问者的收入差距过大,对于明星或者专家来说,收费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都是小数目。但是对于普通网友来说,花费几十上百元,能否得到他们希望得到的答案或者真的能从答题者回答的一分钟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并不能保障。这最终会影响他们是否有动力付费提问。

  文/ 记者 王思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