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启的“超级女声”在APP播出

2016-04-06 13:40:53 信息来源: 京华时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原标题:重启的“超级女声”在APP播出却没有APP思维       

艾森网消息:其实,如果不是3月31日爆出的柯以敏让选手“滚吧”事件,还真有好多人不知道今年“超级女声”的海选早就开始了,甚至有更多人都不知道,“超级女声”在今年又重启了。所以说,柯以敏在视频里虽然说着“滚吧”,但这个视频对于今年的“超级女声”来讲,反而像是一个超级广告,它的意思其实是:来吧!

《京华时报》报道,事件还在继续发酵。先是芒果TV发出声明,终止柯以敏继续担任海选评委的合约,继而柯以敏在发布道歉视频后,又连续发了多条微博,质疑芒果TV的工作人员,故意将自己的爆粗视频发布到网上,并联合多个大V号联合炒作事件。柯以敏甚至还将自己在南京赛区拒绝节目组的内定选手,和这次的事件联系到一起,怀疑是受到了打击报复。

谁是谁非,一旦上升到娱乐焦点话题的高度,真相往往越辩越不明。从柯以敏这次的事件来讲,对学员爆粗口、不尊重学员,都是既成的事实,也是后续一切话题的起因。从以往芒果TV的“光荣传统”来讲,他们只不过借柯以敏的“发挥”,又一次的乘势炒作而已。当然,也可以说正是考虑到柯以敏之前展示过的毒舌“才华”,才让她有机会被利用。有些事情,没摊开来之前,彼此心知肚明,一旦以事件的形式爆发,就只能撕破脸皮。

不算2009年和2011年的那两届“快乐女声”,今年的“超级女声”,也是在整整十年后,又重启这个品牌。但和十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湖南卫视没有选择以上星的方式播出,而是将平台选择为芒果TV这个在线视频平台,无形中从一开始就降低了受众的关注度。这当然也是因为湖南卫视内部,已经将“超级女声”定位为二线品牌的节目,所以必须为“我是歌手”这样的王牌节目让路,以至于不分流收视率。

与此同时,国内的选秀节目市场,在十年后生态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主打音乐差异性和主打成名歌手的一些选秀节目,已经成了市场的主流。而在草根选秀的领域,“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两个节目,也分别以突出唱功及创作,确定了自己在行业的品牌优势。更重要的是,因为这几年选秀节目过多,也造成了优秀选手资源的严重◇乏,已经无法涌现当年如张靓颖、李宇春这样个性突出的新人,所以如今再进入这个市场的“超级女声”,势必要承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

对于娱乐圈来讲,十年无疑是一个断代,就像十年前的“超级女声”,参与的主力军是80后一样,报名今年“超级女声”的选手,大都已经换成了90后,甚至95后。新的时代有新的梦想,新的时代也有新的时尚。十年前,对于那些爱音乐的女生,你可能只需要提供一个舞台。而十年后,对于这些看着选秀节目长大的女生来讲,仅仅提供舞台显然已经不够了,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平台,甚至仅仅只是将互联网当播出平台,也是远远不够的,你不能只是用自己的节目去推广APP,更应该是用APP的思维,去创造一个全新的节目。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重启的“超级女声”虽然被放到了芒果TV,这个节目从制作上,却依然还是没有改变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模式,完全没有突出新型的互联网思维。像柯以敏事件的发酵,也依然还是十年前的老模式,仅仅只是在节目以外的社交媒体,制造一些针锋相对的话题而已,却没能让更多互联网原住民,参与到整个节目的进程中,就像早年的粉丝,因为第一次获得选票,并且有机会决定选手“生死”时的激动那样。很明显,这次“超级女声”除了将节目从电视移到网络之外,其它该变的都没变,TV依然还是TV,而没能真正转成IT。

十年前“超级女声”最成功的,不仅仅只是节目效果的成功,更是在推广艺人上,走出了传统唱片公司卖唱片的思维模式,并确定了粉丝经济这种新的音乐商业生态。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巨头们加大对音乐产业的布局,传统的音乐生态也正处于急遽的转型中。但“超级女声”品牌在这个时候重启,目前却没有看到品牌对参赛选手延续性的规划和走向,考虑到2011年的那些“快乐女声”们,有的还在苦苦等待发行一张EP专辑的机会,如何整合并消化艺人资源,将“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与如今的互联网音乐产业,做成一个更好的生态链接,才是“超级女声”重启品牌的意义,要不然只靠炒作,也只能是眼前一时的消费。况且现在的收视主力军,已经换成了95后、甚至00后,不会再像80后那样容易消费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