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之莺”周小燕凌晨去世

2016-03-04 14:58:47 信息来源: 新民网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11525090839216501660

 

资料图

艾森网消息:3月4日凌晨00:34,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基人之一、享誉世界的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周小燕先生上海瑞金医院仙逝,享年99岁。周先生的学生廖昌永发布微博消息称,“在和病魔勇敢战斗一年后,敬爱的恩师周小燕大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新民网》报道,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1935年,她考入上海国立音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国立音专的学业,回到了家乡。“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刚满20岁的周小燕在烽火中含泪首唱《长城谣》,打动了无数志士的心。

1938年周小燕赴法国留学,二战期间被困巴黎。1945年,经过了七年磨砺的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演唱了《紫竹调》、《红豆词》。她典雅、清丽的东方淑女形象,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夜莺”。

1946年,“二战”结束后,在首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周小燕作为一位在国际乐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歌唱家参加了演出。她穿着旗袍,演唱了贺绿汀的《神女》。欧洲观众被来自东方的声音深深感染。

1947年10月,周小燕回到了阔别九年的祖国。两年后,她踏进上海音乐学院的大门起,从一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转变成了一名声乐系的教授。她为中国声乐教学开创了崭新的、科学的道路,西方歌剧界都知道了中国的“周(CHOU)”。文革结束后,她出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建立了周小燕歌剧艺术中心,成为中国美声声乐界的权威。几十年来,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声乐人才,包括廖昌永、张建一、魏松、王莹、李秀英、高曼华、方琼、张奕等。

过了90岁高龄,周小燕依旧每天都在家中给学生上课。她曾说,“既然是终身教授,我就要干终身、干到底。”去年年底,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周小燕还在原创歌剧《一江春水》的发布会上这说:“尽管我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我的艺术生涯刚踢完足球的上半场,我还要和中国的优秀歌剧艺术团队去踢下半场”。

今年3月,演员奚美娟和赵兰英等人一起去看望了九十九岁的周小燕先生。她们与“心中的女神”谈天说地。奚美娟发现周先生虽然身上穿了病号服,但还是淡淡地化了妆。觉得她“真是又周到又有修养,虽在病中,不失礼节”。

愿“中国之莺”在天堂一切都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