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些优秀舞者为什么选择回归舞台

2020-10-28 18:07:5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郝若琦 朱洁静 谭元元 《舞蹈风暴》《舞者》《这!就是街舞》《起舞吧!齐舞》等舞蹈类综艺爆款频出,一批优秀的舞者“破圈”而红,进入大众视野。 制图:李洁

  舞者谭元元踩着光影步入舞台中央。微风带起轻柔的裙角和发梢的羽毛,仙气逼人。上周末,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谭元元以“令人窒息的美”,刮起了一场《舞蹈风暴》。播出当晚,《舞蹈风暴》获得同时段收视第一,“谭元元芭蕾好美”“全员首席”等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舞蹈风暴》第二季的豆瓣评分高达9.5。

  近期, 《舞蹈风暴》 《舞者》《这!就是街舞》《起舞吧!齐舞》等舞蹈类综艺爆款频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舞者“破圈”而红,进入大众视野。连带着,“大部头”舞剧市场也风生水起,上海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茶花女》等全国巡演好评如潮,美轮美奂的舞台呈现使慕名而来的观众感慨“不虚此行”。

  记者发现,综艺“出圈”带来的网络热度与在舞剧舞台攀登艺术巅峰的孤寂,曾让有些舞者陷入两难,也曾出现个别选手被流量裹挟着离开专业舞台,一头扎进女团选秀出道的现象。有意思的是,今年持续数月的剧场“冰封期”,成了舞者们自省的“冷静期”与创作的“丰产期”。目前看来,多数“一舞成名”的青年演员仍旧选择重回剧场,不少人已成为了当下舞蹈演出的 “主力军”。经过热门综艺和“爆款”舞段的淬炼,他们纷纷表示,“出圈”只是被网络“追光”瞬间照亮,艺术创作需要永不停歇的琢磨与创新,演员必须扎根舞台,才会有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从网红“爆款”到舞台精品,创作者对艺术的琢磨永不停歇

  近年来,中国舞剧佳作频出,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走进千家万户。在北京,中关村舞剧节以“破界·融合” 为主题,打破艺术与科技、舞剧与城市、演出与生活之间的疆界。该舞剧节安排了9部经典中国舞剧的线下展演、10余部国内外顶尖舞剧的线上云播,带来前所未有的舞蹈盛宴。上海歌舞团创作的现象级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受邀参演,在天桥艺术中心呈现“舞剧中的中国骨气”。在上海,舞剧《朱鹮》《花木兰》《永不消逝的电波》《流芳》连番登场,均一票难求;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舞剧《粉墨春秋》《一把酸枣》也将在年内与申城观众见面。

  比舞剧更热的是网络上广为流传的 “爆款”舞段,《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选段《晨光曲》登上央视春晚,打动亿万电视观众;舞剧《杜甫》里的《丽人行》相关话题仅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就超过10亿次。“网络传播最广的舞段可能是最迎合大众审美的片段,但它们不能代表整台舞剧,不一定是舞剧中最核心的、最能代表主旨情感内涵的部分。”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张麟建议网友们走进剧场,去了解舞段在舞剧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则认为,“出圈”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舞蹈综艺引起公众对演员的瞩目,舞蹈片段引发网友的偏爱和高度关注,说明全社会对舞蹈艺术的关注提升了,也说明院团的艺术生产指向性是正确的”。

  从网红“爆款”到舞台精品,日臻完美的艺术品质来源于创作者不断的磨砺。《丽人行》的动作看似简单,但舞剧里的每一个抬手、送腰、踢腿、扭胯都不是随意编排。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舞蹈家郝若琦在《杜甫》中出演“妃”,并担当《丽人行》领舞。为了这段八分钟的舞蹈,她排练超过一个月。单是表现诗中游春仕女“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慵懒之态已然不易,而编导对领舞者的要求更苛刻。郝若琦告诉记者,虽然《丽人行》表现的是“妃”的柔美,但她表演时心中却装着“后”的雍容,甚至“王”的冷酷。每次跳完《丽人行》,郝若琦都有一种虚脱感,“腿部抽筋,浑身大汗淋漓,体力、心力消耗就好像刚跳完整场舞剧”。即便如此,她仍坚持下台后,不断复盘总结修改。“对着镜子,从一个转身、一个眼神开始调整,一点点抠细节。”在枯燥的反复打磨中,她总能找到甘美的新鲜滋味。

  不为 “窗外风景”所迷,舞者应有更纯粹的艺术追求

  明明是足以坐上“风暴鉴证官”席位的“芭蕾女皇”,为什么要以选手身份参加综艺节目?“太久没有见到观众,回归舞台,这是目前我最想做的事情。”由于疫情,谭元元已经7个月没有正式登台演出,这是她记忆中最久的一次“暂别”。回到中国,重归舞台,在这支芭蕾舞《归来》中,43岁的谭元元用天鹅寓意自己,以 “一日是舞者,永远是舞者”的执着展现高超技艺,让所有观众动容。

  “神仙打架”的《舞蹈风暴》成了“宝藏”综艺,并摘得本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奖。通过《舞蹈风暴》的镜头,郝若琦第一次以舞者本色,站到全国观众面前,《惑心》《门里门外》《我赢了我自己》等精彩舞段受到网友喜爱。“电视节目跟剧场演出完全不同,更何况‘风暴’舞台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初入综艺录制现场,她有些惴惴不安,“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每一段舞都会留存下来,不允许失误。”郝若琦告诉记者,舞者们格外珍惜参赛机会,扑面而来的压力反倒榨出了潜藏的每一分力量。

  “综艺给年轻演员许多机会,不同舞者、不同风格都值得被关注。”记者发现,因《舞蹈风暴》第一季走红的舞者们大多已重回熟悉的舞台,冠军胡沈员的现代舞剧《流浪》在全国巡演,朱凤伟参演的新舞剧《一场》日前首演,刘迦与青年舞蹈家谢欣共同奉献现代舞专场《未·知》,郝若琦主演的舞剧《花木兰》受到京沪两地观众的热情追捧,辽宁芭蕾舞团首席敖定雯、王占峰出演的芭蕾舞剧《花木兰》也在全国各地“绽放”。

  舞者“出圈”后为什么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归剧场?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曾参加过 《舞林争霸》《这!就是街舞》等综艺,也经历过一夜之间微博涨粉几万的爆红。在她看来,电视综艺、网络平台像是一扇窗,窗外是缤纷耀眼的风景。“如果你迷恋着窗外风景,盲目追求那种光芒,就一定不会满足于窗,因为窗是出不去的。你可能会下意识地去打开门,然后越走越快、越走越远。当你发现身后有点黑、有点怕时,却发现家已经远去了。”朱洁静说,“演员的艺术生命昙花一现,想要不断创作新作品,就要扎根舞台、扎根团队,经过施肥、浇水的‘加持’,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当下,青年舞者正迎来艺术生涯的高光时刻,综艺与网络推波助澜,使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而对于真正优秀的舞者来说,他们的根仍在于舞台,通过多年积累和沉淀以造就更完美的自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