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部爱情电影最大的好与憾 都在“纯爱”

2019-12-26 02:16: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导演看来,或者说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个纯粹到不掺杂质的爱情,毫无疑问是唯美的,也是令快节奏生活中的人所称羡的。可导演最大的失误,也许就在“不掺杂质”。电影里养眼的男女主人公,只是从未被真正生活打磨过的理想人物,存在于抽离了“旁人”的无人之境

  过了耳顺之年的导演回望青春,还能不能戳中当下的观众?《只有芸知道》不妨视为最新的样本分析。影片由冯小刚执导,张翎编剧,黄轩、杨采钰、徐帆等主演。影片市场反响不温不火,上映五天,票房勉强接近亿元。更值得玩味的,是有关电影“真实性”的讨论。

  经过前期宣传,不少观众知道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蓝本来自导演友人与其亡妻的爱情和婚姻。分明是有名有姓甚至许多细节都有迹可查的事,可在影片结束场灯亮起时,许多人的评价是“太不真实”。这四个字可以是赞美的。在欣赏它的网友眼里,影片隽永动人,能把人引向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去体验心底的渴望——所谓“太不真实”,更像是内心的桃花源。

  但在更大范围里,“太不真实”偏向于贬义,一个纯粹到只剩下爱情的故事,怎样看来都有点脱离实际。

  原型那“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故事,本该令人羡慕

  镜头在一个男人的回忆里铺开,新西兰清晨的大雾、无止境的海、地毯似的大块平整草原和落在上面奶糖似的绵羊,故事就在这里发生了。中年男子隋东风永失至爱,难以从悲恸中抽离的他决定带上妻子罗芸的骨灰,去实现亡妻遗愿。一路前行,一路回忆。

  导演自述:“过了60岁后,我的心肠越来越软,想拍一些纯粹的、美好的故事。这是我内心的需要,我相信也是观众的需要。”在他的描述中,那个属于同龄挚友的爱情经历,确实格外动人。一世一双人,在清冷的异国他乡一住十余年,没有纷扰,夫妻俩也未曾吵过一次架,更没有想象中的“若干年之痒”。一切就像男主人公在影片开头吟诵的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事实上,电影任意节选镜头,确实能看得见导演对“唯美”“纯爱”的渲染。譬如隋东风与罗芸的生活就是经营中餐厅的日复一日。最大的浪漫不外乎两件事:一是每晚回家,推开卧室的门,灯光从上而下映照出蓝色墙面上巨大的鲸鱼,仿佛忽明忽暗的海底世界;另一件就是忙里偷闲时两人搂着在大树下放空一下午。即便罗芸偶尔会动了心思想去外面走走看看,可只要隋东风不想离开,妻子也就愿意停留。所谓岁月静好,全在这部散文般的电影里。

  直到某天,这段连老天都羡慕的爱情故事随着罗芸病逝,戛然而止。隋东风成为房东林太嘴里那个“半路上留下的人”。但他也记得罗芸的嘱咐,“我没活过的年数你替我好好活着”。于是,后半辈子,他逐一完成妻子的遗愿,与一条叫布鲁的狗相伴为生。

  从唯美爱情到爱情电影,“旁人”也许不该抽离

  在导演看来,或者说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个纯粹到不掺杂质的爱情,毫无疑问是唯美的,也是令快节奏生活中的人所称羡的。可导演最大的失误,也许就在“不掺杂质”。

  美得如同童话仙境的外景地,每一帧都能当作电脑桌面。在宛如旅游宣传片的背景下,隋东风与罗芸的爱情,虽然有房东林太见证,有中餐馆的员工旁观,但本质是抽离了所有“旁人”的。没有任何人情社会的复杂,也没有为生计谋的酸楚或欣喜,跨越近20年的人生故事里,他们的世界好像只有“爱情”两个字。正因为此,不满意的观众觉得:电影的情感流露缺少了凡俗生活的支撑,所谓的相濡以沫也许不如一地鸡毛的真实可爱,与其说唯美,不如看成是添加了唯美滤镜的爱情“明信片”。

  有影评人认为, 《只有芸知道》其实呈现了一个高度理想化、去社会化的爱情,就连故事的大致年代也模糊难辨。在宛若桃花源的方寸之间,两人的爱情再忠贞,也难以让观众找到共情的入口。

  同样是描述纯粹的爱情,《四个春天》里那对平凡而真实的中国父母,会比隋东风和罗芸更让人有代入感。因为《四个春天》里那对满脸风霜痕迹的中国父母,就是我们身边的吾父吾母;而《只有芸知道》里养眼的男女主人公,只是从未被真正生活打磨过的理想人物,存在于抽离了“旁人”的无人之境。■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