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姜思达第一次见于正就知道节目会好看

2019-12-14 19:41:4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姜思达和采访对象火箭少女101成员之一赖美云。

  姜思达看于正工作。

  《奇葩说》辩手出身的姜思达与腾讯新闻合作的“明星社交实验节目”《仅三天可见》正在热播。姜思达在节目里与明星嘉宾连续相处三天,然后坐下来谈人生聊感悟。前五期嘉宾分别是谢娜、池子、于正、袁弘和火箭少女101。其中,姜思达和于正碰撞出的火花最激烈,成为网络热点。

  总导演谢露薇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仅三天可见》这档“明星社交实验”是从姜思达主观角度出发,去表达他对一个人的看法,从嘉宾选择到议题设定,姜思达的想法都举足轻重。

  选嘉宾

  看重化学反应

  《仅三天可见》选择明星嘉宾基于一个原则——能否与姜思达产生化学反应。以于正作为“实验对象”的第三期节目,从话题讨论热度来衡量,毫无疑问是最火的一期。于正和姜思达这两个世界观不同、性格深处又存在某种共鸣的人,明里暗里唇枪舌剑地交锋了若干个回合。于正说姜思达“胖和瘦都差不多,可以多吃点”、“你年轻,虽然你没有那么美”;姜思达跟导演组吐槽“于正老师知道自己烦人吗,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烦人”。

  据谢露薇透露,姜思达之前对于正并无太深的了解,但见过第一面后,姜思达兴奋地告诉导演组“这期会很好看”。“姜思达能够敏感地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和跟他的差异。”事后来看,姜思达判断准确,他与于正的化学反应很精彩。

  提问题

  只问自己感兴趣的

  《仅三天可见》虽然融合了纪实和访谈的形式,却是姜思达淋漓尽致地进行着主观表达。

  采访明星嘉宾时,姜思达喜欢问比较大的问题,比如问谢娜“你真的不需要改变了吗”、问袁弘“你喜欢自己吗”、问赖美云“你觉得自己是弱小还是强大”……谢露薇说,这些问题全部是姜思达和明星嘉宾三天接触下来自己感到好奇的问题。之所以都是一些大的问题,因为具体而微的小问题比如敷什么面膜之类的,他在之前两天的相处中已经知道答案了。

  “以前采访别人,我们更像一个传达的工具,通过我们大家了解到被访对象在想什么。《仅三天可见》姜思达把自己的感受统统表达出来,所以他只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谢露薇透露,导演组有时会根据网上的热点话题建议姜思达“家庭要不聊一下吧?孩子的事儿要不提一嘴呗,大家还挺关心的”,但每次这样的建议都被打回来。“大家特别在乎的点,他不好奇、没有共鸣。他会说为什么我要问这个?”

  找受众

  90后团队更懂年轻人

  《仅三天可见》定位是一档给年轻人看的节目。“现在年轻人似乎都能表达了,实际上表达方式是越来越局限了。《仅三天可见》就是希望大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谢露薇表示,节目把受众群设定为年轻人,是因为主创团队普遍都是1993年、1994年生人,最年长的也才29岁。姜思达是1993年的,今年26岁。“我们不一定清楚地知道成年人在想什么,但是肯定知道同龄人在想什么。我们只懂年轻人,相信至少年轻人会喜欢我们的节目。”

  于正那期里,姜思达向导演组表达情绪,分集导演出镜解释,在镜头里哭了。谢露薇表示,这个桥段剪到成片里,纯粹是基于让节目更好看的目的。后来观众的反馈不错,导演组也在思考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年轻,所以容易焦虑,给观众看的是我们的真实状态。面对姜思达那样的情绪,导演不知所措了。成熟的导演希望通过作品影响世界、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我们最大的武器就是单纯、年幼、不成熟、对世界保有好奇,想让世界听见我们的同时,世界也影响了我们。”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