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用中国故事构筑电影精品

2019-11-21 20:23: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1月17日,由国家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电影局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杭州举行。本届论坛以“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电影精品”为主题,来自国家电影局、部分省市区电影主管部门的代表,以及70余位近年来在电影创作中佳作频出的出品人、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和专家学者一起,就中国电影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总结问题、交换意见、畅想未来、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电影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导演、编剧、演员等创作人才集群式崛起,接过前辈电影人的接力棒,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在这批新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新活力、新生机。作为中国电影的“新力量”,在第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他们都在关注什么?

主流电影占半数 品质内容受认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目前已上映的459部电影作品中,主流电影占据半壁江山。更为难得的是,主流电影的品质与内容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如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七个故事讲述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的叙事结构,确实有别于以往主流影片较多依靠重大题材、明星荟萃吸引观众的方式,颇具新意。《我和我的祖国》总制片人傅若清认为:“近年来,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创作取得成功的例子很多,都极大地燃起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影片的成功最关键的是让观众有融入感、体验感,观众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情绪变化产生共鸣。”

作为演员代表,今年出演了《我和我的祖国》的佟丽娅分享道:“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这样的作品中来,与中国电影人一起展时代风貌、扬中国精神。”同样今年参与了《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多部主流影片的杜江表示,自己演绎的升旗手、飞行员、消防员等职业形象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制服英雄”,但让他更骄傲和自豪的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因为看了电影,对身边平凡而伟大的真英雄多了些关注,多了些敬畏。

论坛期间,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在2019年观众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我和我的祖国》《决胜时刻》等5部主流电影进入榜单,这直接反映了中国观众对于优质主流电影的追捧与喜爱。

青年导演入局 为中国电影注入新力量

今年中国电影市场佳作频出,众多青年导演也在其中崭露头角,如青年导演郭帆和饺子执导的电影均获得了观众的好口碑与高票房。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上映给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无限潜力;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掀起了全民观影的热潮,给国产动画片带来了希望与动力。据悉,该电影还将代表中国内地优秀影片参选2020年第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作为电影创作者中的年轻人,青年导演的入局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力量。《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介绍,在《流浪地球》的创作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关于宇宙科幻的视觉想象力的桎梏。想要打破好莱坞惯有思维,实现突破,展现中国故事非常不易,但克服困难的过程对团队里每一个中国年轻创作者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他说:“我们也希望继续沿着《流浪地球》的创作方向,能在未来有充足的时间打造精品,向世界讲述中国人的故事。”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导演饺子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能够取得喜人的成绩离不开各方的帮助和观众的支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片人刘文章提到,由于动画电影制作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在创作打磨前期,团队秉承着“死磕”的精神对待这件事情,加上校对和修改,剧本可能共有近300版。在刘文章看来,“作为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新力量,希望我们能创作出像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一样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用诚意之作给观众以力量”。

开拓电影类型创作 提升工业化水准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精品,不仅是本次论坛的主题,也是出品制片人代表提到最多的问题。他们认为,目前中国电影应该在继续关注内容创作的基础上,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导创作生产,坚守中华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体现电影人的责任担当。

关于如何选择电影题材与类型,北京文化电影娱乐事业部总经理张苗认为,“一个好的中国电影题材要扎根中国文化、把握时代脉搏、把住年轻人的脉搏,同时还要反映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比如《战狼2》和《流浪地球》的票房和口碑证明它们都是华语电影新类型创新的成功尝试。

《过春天》导演白雪从自己参与国际影展的经历中对中国电影题材的选择有感而发:“其实中国还有很多的题材没有被更多关注到,比如说儿童片,包括一些家庭伦理喜剧类型,这些都很有可能再被挖掘。”编剧董润年从编剧角度谈道:“讲好中国故事,挖掘题材是最重要的环节,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才是文艺作品最重要的内核,真正的英雄是广大人民,现实中无数普通人战胜自我追寻真理,这才是电影中真正需要表达的。”

在开拓中国电影类型创作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整的电影工业化体系也是让中国电影能继续产出精品佳作的保障。峨眉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站在出品人角度讲了她的观点,“电影在当今社会既是一个艺术产品,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若想要获得艺术价值上的认同,同样也要获得在市场上的认同。只有得到各种资源的匹配和支持,艺术家才能放心地进行创作”。

导演代表则展现了中国电影新力量对电影工业、电影美学、电影技术手段的新理解。导演陈思诚分享了《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创作心得,他表示:“我们会继续打造像《唐人街探案》系列这样具有系列性、持续性,具备工业属性、产业属性、外延属性的电影。”

“2019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还显示,中国电影创作呈现出四个突出特点:工业化提速显著,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动画片实现产业突破,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内容与形式疆域得到拓展,观念与风格得到深化;现实主义精神展现新气象,电影艺术语言突出新表达。

青年电影人才正在创造属于当下中国新的电影语言和电影表达,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人们期待着,未来中国电影能够在一批批新老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用更多电影精品力作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牛梦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