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早餐中国》播后 粉店销量增四成

2019-11-19 18:11: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节目组在挑选店主时,注重多样性,不想千人一面。

从新疆的烤包子到乐山的豆腐脑,《早餐中国》在呈现美食,牵引观众味觉记忆的同时,也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乡愁。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第二季自上线以来,评分8.8分,超越了第一季的7.9分。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早餐中国》有继承也有变化:同样的选店标准、同样五分钟左右的时长、同样以南方人为主的制作团队,甚至同样因为片尾打出早餐店地址引发的“带货”质疑,但第二季加重了北方早餐的比重,首次到中国的一线大城市北京拍摄……

两季《早餐中国》的总导演王圣志、监制朱乐贤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第二季的改变是对第一季播出后观众建议和需求的回应,甚至有的店就是根据观众留言找到的。关于“带货”的质疑,王圣志坦言虽不是有意为之,但第一季拍过的店的确销量都有上升,而这未必是店主想要的,回访时发现有店主因生意太忙累病了。

不变

选店原则不变

《早餐中国》选店有三个原则:不能是网红店,最少要两代以上在经营;食物单一,不能什么都做;是周边社区居民一直在吃的早餐店。王圣志透露,开拍前花了三个月时间调研。“选店是最难的,一个地域做同类型早餐的店很多,要考虑到味道、拍摄环境、对周边社区的服务功能,老板性格,以及与食客的关系等因素。平均每集要吃10家左右,再比较挑选。”王圣志很看重早餐店对周边社区的服务功能。如果早餐店附近没有生活小区,是不会入选的。“妈妈们早起一两个小时做早餐,但先生、孩子可能匆匆吃两口就赶着上班上学。一个好的早餐店可以解放社区里50个妈妈,让她们早上能多睡一小时。”

变化

挑选更多样主人公

《早餐中国2》花了更多的心思塑造人物,“第二季我们希望呈现更多元的人物关系”。王圣志最担心几十集《早餐中国》拍下来,观众只看到了千人一面的故事——早餐店老板早起很辛苦,坚守着为大家做早餐的故事。“那样会很可怕。五分钟的片子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必须通过横截面把人物立起来。因此我们喜欢挑两夫妻一起开店的、三姐妹一起经营的、两代人一起传承的……每个人生活中碰到的具体情景是不一样的,呈现出来的面貌也是不同的。”

销量上升,店主“吃不消”

王圣志的制作团队回访第一季店家时发现,每家店的销量都有所上涨,但这意味着加倍的辛苦疲惫,并不都是好事。第一季湖南长沙的学义面粉店在节目播出后生意涨了四成,原来每天卖几百碗粉,现在要卖一千多碗。国庆长假期间,老板娘干活累病了。“我们拍的早餐店体量都很小,就那么十张桌子,他就想服务熟人就好了,不想扩大经营。每天那么早起床,很累的。”王圣志说,早餐店老板上节目主要是精神上的满足。“一直觉得自己从事底层工作,通过上节目发现做早餐这么多年是可以得到大家认可的。大部分人是在为这个高兴。”

朱乐贤告诉新京报,这三年他一直思考如何将短视频与纪录片结合。“纪录片专业人士做短视频面临一些困难,制作精良,成本就会比较高,站在商业平台的角度会衡量是否划算?《早餐中国》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路径。”朱乐贤透露,未来会做更多短视频与纪录片结合的尝试。(杨莲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