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小提琴家林朝阳 黏合古典与流行

2019-11-08 19:14: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今的乐坛,林朝阳的名字代表着高产和优质,《人间正道是沧桑》《失恋三十三天》《蜗居》《如懿传》等40余部影视作品的配乐都是他的手笔。其实,深谙流行音乐创作的林朝阳有着极其深厚的古典背景,这也是他的影视配乐始终独具古典韵味的重要原因。从明日起,林朝阳带着签约环球中国后推出的小提琴演奏专辑《潮汐》,在济南、北京、深圳、上海四座城市开启巡演。

古典音乐不允许有瑕疵

林朝阳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从教23年的教授。少年时就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88年赢得全国弦乐四重奏选拔赛第一名和英国朴茨茅斯-伦敦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第四名,随后被公派至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

自2005年前后起,影视音乐创作在林朝阳的工作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再加上平时繁忙的教学,十几年来,林朝阳很少主动登台演奏。他有过许多困惑,比如“学古典音乐的人,从小最大的暗伤就是不允许带有任何瑕疵。”对个性强烈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隐痛。留学莫斯科期间,林朝阳甚至有三年时间没有拉琴,他转向了另一个极端——绘画。“画画可以随便带有瑕疵,如果你的瑕疵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凡·高。”林朝阳说,“我用了很多精力在思考怎样拉琴,它需要多方面的才能和高水准,我一直在思考应该怎么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表达。”

与多年前相比,林朝阳认为,现在他的演奏更多了一种“均衡感”,这与影视音乐带来的影响十分有关。“影视作品配乐就是要阅读剧情里面的情感,把需求表达出来。”这一段需要喜悦,这一段需要烘托出悲伤的氛围,“划定的范围越来越细致,把感情量化,最后作品就出来了。”

让年轻人亲近古典音乐

像许多音乐家一样,林朝阳想“让更多不是特别亲近古典音乐的人走进这个世界”。他这次出版的《潮汐》不像大部分古典专辑那样,直接把演奏家的个人肖像用在封面上,它的封面文艺清新,很能拉近和听众的距离,选曲也没有走晦涩艰深的路子,而是兼顾经典和好听,从中不难感受到林朝阳普及古典音乐的责任感。

《潮汐》中收录了12首作品,除了格里格《第三奏鸣曲》,剩下的基本都是时长三四分钟的音乐小品。这些作品虽短,演奏起来却不容易。“小品好听,最容易听懂,但也很危险,因为演奏过的人数不胜数,一些经典的版本更是先入为主,难以超越”。林朝阳以专辑中阿连斯基的《小夜曲》举例,二十多年前,他就在小提琴演奏大师米沙·埃尔曼录制的唱片中听到过这首作品,乐曲只有两分多钟,但埃尔曼的琴声道尽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和百般滋味,所以二十多年来,他从没有碰过这首《小夜曲》。经过长久的沉淀,现在终于到了“差不多能演绎它的时候”。

林朝阳发现,古典音乐的普及和传递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问题:对于才接触这个音乐类别不久的听众来说,不同的版本听起来几乎没有差别。哪怕演奏家们的诠释再大相径庭,在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耳朵里,巴赫终归还是巴赫。与流行音乐相比,古典音乐个性化的语言远没有那么突出,于是许多人渐渐失去了兴趣。“我们要跟年轻一代沟通。”从教多年,林朝阳非常清楚和孩子们打交道绝对不能来硬的,“年轻人往往比较叛逆,你越要他喜欢,他就偏不。”推广古典音乐,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林朝阳的经验来看,在推广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观众对演奏家的感受有时甚至是第一位的,他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只有当我们是家人或者朋友时,我试着给你夹菜,你才会想要试试看,所以一定要是‘我’,而不是这些作品去和大家交流。”新专辑的巡演即将开启,在演出现场,林朝阳希望能把自己的真诚传递给观众,“当一个音乐家站在台上,观众一定是能感受到你的态度的。”在此基础上,音乐家的选曲也应当格外留心,“就像交朋友送礼物一样,我们肯定要尽量把好的东西送给对方。”

(记者 高倩文并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