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电影《小巷管家》明日与大众见面

2019-10-29 00:57: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小巷管家》剧照。

“小巷管家”不是什么领导,没工资、没职务、没权力,但在居民心中,他们有热心肠、有行动力、有威信,时时刻刻想的都是街坊四邻家门口的事儿。邻里纠纷、占道停车、私搭乱建、公厕改造、环境提升、空巢老人……百姓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小巷管家”每天工作的日常。上周六,这部真实反映北京基层治理工作经验的电影《小巷管家》在北京市档案馆举行首映礼。该片由郑昊执导,马铨联合导演,巩汉林领衔主演,张英、方清平、巩天阔、张兆北、张京生、翟小兴、孙茜、孟秀、李勤勤等联合主演,将于明日与大众见面。

影片故事源于真人真事

《小巷管家》由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策划制作,以“小巷管家”平凡而伟大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生动讲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电影主人公赵建国,就是北京2.3万名“小巷管家”中的一员。

“影片故事来源于真实人物和事迹,‘小巷管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不只北京有,全国都有。”该片联合导演马铨透露,为了真实展现“小巷管家”们的风貌,主创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前期采访,积累了大量文字和视频素材。片中赵建国为胡同居民办的事儿,结合了很多“小巷管家”的真实事迹,“比如公厕改造那段,现实生活中是有的。‘小巷管家’去统计厕所情况,有的去跟街道汇报问题、提出需求,实现‘吹哨报到’。我们通过艺术化处理,以事件为线索,串起‘小巷管家’的日常工作。”

“小巷管家”点赞《小巷管家》

今年72岁的金大钧,是东四街道四条胡同的“小巷管家”,也是影片的原型之一。片中赵建国解决胡同公厕改造问题、带领居民在街巷空地种植花卉,就来自金大钧的真实经历。看完电影后,金老爷子很激动,连声表示影片勾起了他好些回忆。“电影里的这位‘小巷管家’比我做得好,最后小巷通过整治达到的效果,我也亲眼见到了。这部电影更坚定了我继续工作的决心,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一定要当好这个小巷管家,让街坊四邻住得舒心。”

“电影拍得挺真实的,真实生活中‘小巷管家’就是这样,有特别多感人的故事。方清平他们几个演的老北京街坊也很可爱,有的会为了抢一个车位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硬说自己煤棚里有祖上传下来的宝贝,不愿拆,但他们本质上都是善良的,也很通情达理,愿意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东四街道二条社区党委书记王莉说,希望影片上映后,能够有更多居民理解和支持“小巷管家”的工作,她也打算组织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去看看这部电影。

生动展现胡同生活与文化

在影片映后座谈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看完《小巷管家》后,他很受教育。“这部电影是跟时代同步的,讲的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盛大节日来临前一百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影片紧跟时代,主题鲜明,以人民为中心,宣扬了我们倡导的理想、信仰、初心。”他还提出,片尾胡同里的烂肉面馆关了,但会在另一个更好的地方重新开业,这一情节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思想,“小巷要伴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走向现代化,但小巷又不能丢掉传统。”

“北京面貌的改变,就是这样靠基层做起来的。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把国家治理落实到了基层,而且是通过很多这样甘于奉献的‘赵大爷’来实现的。所以不仅北京要呼唤更多的‘赵大爷’,全国都要呼唤更多‘赵大爷’!”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感慨。

除了主题积极向上,影片在艺术风格上以写实手法生动展现了北京胡同生活与文化,画面与音乐京味儿十足。“片中人物形象特别鲜活、接地气,赵大爷让人感受到了北京人的热情,胡同街坊之间的邻里情非常温暖。”《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评价,作为一部描写社区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电影,该片着实令人感到“久违”,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类似表现老百姓身边故事的文艺作品。(记者 袁云儿)

影评

《小巷管家》以小见大

作为一部聚焦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表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工作的电影,《小巷管家》从老百姓的视角切入,选取“小巷管家”这一群体来呈现,通过一条小巷的变化,折射出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体现出小人物大时代、小切口大主题、小制作大影响。

随着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全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巷管家”。他们和所在的小巷一样,是北京城里最细枝末节的神经枢纽,看似微小,却能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片中主人公赵建国,就是这一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不仅心系胡同保护,关心胡同里居民的生活,帮大家解决抢车位、公厕改造、清理院落等问题,还积极引导居民自治、协商共治,使人人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巩汉林饰演的这一角色朴实亲切,是2.3万名“小巷管家”的一个缩影。

影片采用“即时电影”的新型创作理念,将正在和即将发生的政策与工作及时融入剧情之中,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除了赵建国,片中几位居民李京胜、张同生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体现出北京人性格中的大气和幽默。(袁云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