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外国人拍中国美食,必打卡四川

2019-10-22 19:28: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80年《中国的食文化》

●1980年《中国的食文化》

●2012年《发现中国:美食之旅》

●2012年《发现中国:美食之旅》

●2016年《上海之味》

●2016年《上海之味》

●2016年《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

●2016年《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

●2018年《街头美食斗士》

●2018年《街头美食斗士》

●2019年《奶奶最懂得》

●2019年《奶奶最懂得》

由《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美食纪录片热潮经久不息。从《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到《风味原产地》《宵夜江湖》《早餐中国》……观众跟随这些美食纪录片的镜头深入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城市和村庄,大街和小巷,寻找属于自己的美食记忆,也了解其他地方人们的平常滋味。

近期播出的《奶奶最懂得》更别具一格,是由会说中文的英国小伙儿大米深入中国偏远但美丽的村落,跟当地的奶奶们学做传统美食。第二集播完后,有观众还反映看感动了。其实,从外国人的视角拍中国美食,《奶奶最懂得》不是第一个。1980年日本岩波映画制作所拍的《中国的食文化》,至今仍被中国观众津津乐道。这部纪录片用写实的手法向观众展现了北京、广东、四川、江南四大区域的代表性美食。

近年来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增多,tvN、BBC、CNN等国外电视台纷纷加入了探寻中国美食的行列,《街头美食斗士》、《发现中国:美食之旅》、《上海之味》,甚至《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也曾两度到中国拍摄。

外国人视角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都有什么特点?首先,带主持人基本是标配;其次,四川是他们比较偏爱的拍摄地点。

主持人是标配

中国的美食纪录片,不论是力图呈现全貌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是专注某个领域的《人生一串》,都是用镜头和旁白叙事,极少出现主持人的角色。但对于外国人视角拍摄的中国美食纪录片,主持人基本是标配。

2012年BBC拍摄的《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由主厨谭荣辉和华裔主持黄瀞亿带着观众在中国的北京、四川、云南、广东、台湾遍寻美食;2016年BBC出品的《上海之味》,则由著名英国美食家Rick Stein带着摄影机的镜头来到上海。在品尝地道上海菜的同时,他还走进渔村、老城区、海鲜市场,以一个英国人的视角,领略并解读他眼中的上海文化;2018年tvN拍摄的《街头美食斗士》第一季,八集里有三集都是关于中国美食的内容,韩国著名美食主持人白钟元在成都、哈尔滨走街串巷,品尝街头美食。《街头美食斗士》第二季今年9月底开播,预告片透露白钟元第二集要去西安;被全世界诸多美食纪录片制作方当做标杆的《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因为主持人安东尼·波登患抑郁症于2018年自杀离世,已经成为绝唱。该节目2014年的第四季和2016年的第八季,安东尼·波登分别探访了上海和四川的美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中国的食文化》是没有主持人的。《中国的食文化》一共五集,分别介绍了北京、广东、江南和四川这四地的饮食文化以及中式料理的烹饪技艺。以现在的眼光看,当年拍摄美食纪录片的手法相当朴实,朴实到了刻板的程度。描述菜肴制作方法完全是技术派,厨师怎么做就怎么拍。正因为这种客观写实的风格,《中国的食文化》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中国八十年代风貌的纪录片。片中,北京双职工家庭很多,因此大家早餐都到小吃店解决。隆福寺小吃店的豆浆、焦圈、油条、豆腐脑、豆汁儿供不应求,如今这种景象早已消失不见;广州的菜市场生猛得令人咋舌,蛇、猫、果子狸、猫头鹰什么都有卖;当时的川菜一点也不讲究摆盘,粗犷豪迈但仍追求百菜百味。

拍摄地偏爱四川

外国人视角拍摄的中国美食纪录片,到访频次最高的地点是四川。《中国的食文化》里,四川和北京、广东、江南各占一集;《发现中国:美食之旅》里,四川也是五个拍摄地之一。

去年在B站备受欢迎的《街头美食斗士》,白钟元第一集就去了成都。全剧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就是——他在午餐高峰时段,到街头小摊点了一份隆江猪脚饭,吃到一半觉得免费泡菜太好吃决定起身再去拿,回来却发现老板以为他已经吃完,就把他饭菜全部收走翻台了。白钟元只能一脸无奈苦笑,一个人吃饭太难了。

《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对四川美食的呈现尤其精彩。安东尼·波登连续安排麻辣十足的川菜捉弄好友艾瑞克·里佩尔,让他辣得眼泪直流,嘴巴冒烟,然后又带着他品尝了并不那么麻辣的精致川菜,还和厨师学校的学生一起学做鱼香肉丝,被老师批评“切太粗、炒太老”。最令人回味的一幕,是安东尼·波登和扶霞·邓洛普(《鱼翅与花椒》的作者)在川菜大厨兰桂均的“玉芝兰”餐厅品尝精致川菜时的一番对话,始于美食,终于文化。

扶霞告诉他们:“川菜不是只有辣和麻,更重要的是复合味,就像法国料理的酱汁。”扶霞认为,中餐是最被低估的菜系。西方人喜欢吃中国菜,一般认为中国食物好吃便宜,老实说有点没价值。但中国菜还有很多面貌,从最高档的宴席,到丰富的农民食物,街头小吃……真的可以称之为美食文化。安东尼·波登说:“你似乎凭一己之力提出这个美丽的论点:西方人应该违背他们的天性,敞开胸怀接受川菜这种全新的料理体系,这种一开始很难接受、非常微妙的口味。”

(杨莲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