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能女高音”再度携手老朋友余隆

2019-10-20 18:18: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美国女高音蕾妮·弗莱明。主办方供图

2019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迎来了她的第二十二年头,在以“新古典,乐无界”为主题的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上,一代名伶埃迪塔·格鲁贝罗娃、蕾妮·弗莱明、阿什肯纳齐、迪图瓦、蒂博戴、祖克曼、马勒室内乐团等大师名团纷至沓来,以及长城脚下上演的《追梦·长城夜》、虚拟现实音乐体验《捌》等锐意新颖剧目缤纷亮相,杜韵、周天等蜚声国际乐坛的中国作曲家绽放舞台。

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涵盖歌剧、交响音乐会、虚拟现实音乐体验等多种形式,共16套(22场)演出,以此探索着音乐与生活交融的更多可能性。用多场公益活动创造着听众与音乐邂逅的更多机会。目前,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已过半程,我们在回顾刚刚过去的半个月内上演过的精彩瞬间的同时,也为观看北京国际音乐节下半程的演出做出亮点攻略。

回顾现场

观众“零距离”感受音乐魅力

10月4日,在长达八个小时的《追梦·长城夜》音乐会开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艺术总监邹爽用“零距离”形容这场音乐会,这个词也诠释着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主题。演出当晚,300多位观众在长城脚下,跟随由马克斯·里希特、女高音歌唱家格蕾丝·戴维森以及美国现代重奏团,感受音乐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生活的融合。

10月9日晚,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上,传奇女高音歌唱家埃迪塔·格鲁贝罗娃与指挥家彼得·瓦伦托维克执棒的中国爱乐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堪称奇迹的音乐会。加演曲目中,格娃为观众带来了脍炙人口的《我爱你,中国》,当音乐旋律进行到高潮处,全场观众与艺术家完成了一次默契的大合唱。

伴随着正式开幕,10月9日至11日,音乐节新策划推出的“午间音乐会”三场1小时时长的音乐会在午间进行,通过与FM97.4北京音乐广播的电波进行广播直播。

委约作品突出中国语言

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虚拟现实音乐体验《捌》从10月10日至27日,作为驻场演出面向公众开放。《捌》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荷兰艺术节、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和德国赫尔豪森艺术节联合委约创作,这是音乐节历史上第一次委托国际知名作曲家创作此类作品。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担任作曲,三年前,他的3D歌剧《湮灭》第一次向北京观众展现了当代音乐的新潮流,而今年他彻底告别了传统的舞台和观众席,科技与音乐结合,颠覆了音乐会传统观演体验。

2001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也是中国音乐界委约创作的“元年”。时至今日,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相继委托中外作曲家创作了18部各类作品。10月14日,指挥家黄屹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在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寿皇门上演了一场委约作品专场音乐会。除了亚伦·齐格曼的新作《指间探戈三乐章协奏曲,为钢琴与乐队而作》世界首演外,观众还欣赏到音乐节历史上其他重要的委约作品,如著名旅美中国作曲家周龙2013年为音乐节创作的《九歌》中的选段《礼魂》,以及作曲家叶小纲2010年受音乐节委托创作的原创歌剧《咏·别》无词管弦乐演奏版本,本场音乐会堪称是对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历史的一次全面总结回顾。

指挥家黄屹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在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寿皇门上演委约作品专场音乐会。主办方供图

演出计划

杜韵、周天作品上演

作为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重头戏,作曲家杜韵2016年创作的歌剧《天使之骨》将于10月18-19日在保利剧院上演,而这也是继去年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的浸没式原创歌剧《奥菲欧》后,再度有中国作曲家歌剧作品被搬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

由杜韵作曲、罗伊斯·瓦弗瑞克编剧的歌剧《天使之骨》,曾于2017年4月,斩获第101届普利策奖-音乐奖。杜韵由此成为了继周龙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作曲家。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周龙正是凭借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剧院共同委约创作的歌剧《白蛇传》获奖。此次,《天使之骨》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上演,将是这部作品在中国内地的首度演出。

从2002年最早提出“中国概念”的艺术理念起,以陈其钢、叶小纲、郭文景、谭盾、周龙等为代表的中国作曲家便云集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多年来,“中国概念”在与一代中国作曲家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同时,近年来又将目光投向了新一代音乐人,而杜韵和周天无疑是中国青年作曲家中的佼佼者。

亨德尔歌剧代表作中国首演

今年是作曲家亨德尔逝世260周年,为纪念这位巴洛克时期音乐巨匠,10月17日,指挥家大卫·斯特恩带领由他本人创建的烈火歌剧院莅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亨德尔歌剧代表作《塞尔斯》以音乐会版的形式呈现给音乐节观众,这也是该部歌剧自1738年首演以来,首次在中国上演。

与此同时,2019年还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逝世150周年,10月21日,指挥大师迪图瓦和上海交响乐团将联袂约翰·雷利埃、保罗·格罗夫斯、鲁克桑德拉·多诺塞、佐藤泰弘这四位实力唱将和享有盛誉的东京爱乐合唱团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为观众上演《浮士德的沉沦》这部时长两个小时的传奇巨作,向音乐巨匠柏辽兹逝世150周年致敬。早在2002年,指挥家余隆曾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在音乐季中首演了这部法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巅峰之作;到如今,《浮士德的沉沦》已经有17年之久没有在北京上演,而迪图瓦的演绎无疑将成为新一代乐迷对这部作品的记忆。

弗莱明联手中国爱乐乐团

享誉世界的马勒室内乐团将由指挥、钢琴大师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率领,带来三场音乐会和一场公益活动。马勒室内乐团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的第一支“驻节乐团”,这支由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创办的乐团将由此开启为期三年的驻节之旅。在10月20日和23日两场音乐会中,拉尔夫·沃恩·威廉斯、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和马勒的经典作品将轮番奏响。而在10月25日的音乐会上,新锐指挥家维森特·阿尔贝罗拉将登上指挥台,带领乐团为观众展示四位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将对世界宣告:马勒室内乐团是一支面向未来的乐团。

10月28日,当今国际歌剧舞台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女高音蕾妮·弗莱明将为本届音乐节画上句号。在闭幕音乐会中,弗莱明将联手她的“老朋友”,著名指挥家、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和中国爱乐乐团,为大家带来舒伯特的多首艺术歌曲、威尔第创作成熟期的集大成之作《奥赛罗》选段,以及大家相对来说并不很熟悉的、与普契尼同时代的另外一位作曲家莱翁卡瓦洛笔下的《波西米亚人》当中的曼妙旋律。作为国内乐迷最为熟悉的国际知名女歌唱家,弗莱明曾多次荣获留声机、格莱美大奖,是20世纪90年代全能型女高音的代表性人物。本次也是弗莱明首度登上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记者 刘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