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票房突破50亿元 主流大片激发国庆档观影热潮

2019-10-10 06:58: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年国庆档,一批主流大片接连上映,营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浓厚氛围。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中国电影国庆档票房已突破5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突破22亿元,《中国机长》票房达20亿元,《攀登者》同样成绩喜人,8亿元的票房成绩为今年国庆档佳绩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新主流大片叫好又叫座,在这个国庆档受到观众的追捧,说明主流电影作品再一次拓展了题材和内容,成功实践了商业化的新探索。在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为了我的祖国和机长一起攀登”,成为国庆节期间的观影热潮,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和电影景观,无论创作经验,还是运作模式,对中国电影发展,都有着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聚焦小人物的故事引发观众共鸣

  今年国庆档的电影虽然在题材、视角方面各不相同,却有一个明显的共通点,那就是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来,壮阔历史中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不管是冲击珠峰的登山运动员,还是力挽狂澜的优秀机长,他们在大荧幕上的形象都没有被“神化”,而是展露出接地气、生活化的一面。《攀登者》中,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因为曾经的遭遇变得有些偏执;《中国机长》里,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也在日常工作中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高大全”的英雄,也会有困惑、有迷茫、有恐惧。

  在《我和我的祖国》中,人物形象也立体丰富。为了街坊能够看到中国女排决赛而放弃给小美礼物机会的东东,吃个分手饭也要泼男朋友一脸水的吕潇然,被儿子、前妻嫌弃的侃爷张北京……这些小故事,构成了一曲曲赞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百姓生活的变迁以及中国的发展成就。“《我和我的祖国》中,7个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最深刻的联结,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强大。”中国传媒大学的李欣说。

  《我和我的祖国》取得的成绩不仅体现在票房上,还是主流价值观和观众观影习惯的一次完美结合。影片既保留了主旋律影片的价值观,又运用商业化手段和方式打破了人们对主流电影的固有印象,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和观影热潮。观众们发现,原来主旋律也是可以沉下来的,沉到街头巷尾,沉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原来新主流大片不仅可以是英雄史诗,也可以是普通人的颂歌。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政对记者说:“《我和我的祖国》聚焦的就是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所有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7个历史瞬间的电影画面与真实历史画面交织辉映,唤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激发着每一个国人的爱国思绪与情感。《我和我的祖国》用小故事展现百姓对国家的深沉热爱,引起观众的共鸣。总制片人黄建新说:“我们立足现实,从‘小我’的真实感受,追忆群体的共同记忆。”

   源于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震撼人心

  国庆档票房领跑的3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均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很好地平衡了真实重现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使观众感受到基于真实事件的艺术升华带来的双重震撼。

  《攀登者》展现的是国产电影少有涉及的登山题材,讲述了中国攀登者肩负时代使命,于世界之巅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领土捍卫之战;《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真实事件改编,是中国影视作品鲜有涉及的高空遇险类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杨乘虎说:“这两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产电影的类型缺失。《攀登者》《中国机长》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艺术化展现,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个普通的中国英雄,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精神。”

  有不少观众表示,“这些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作品,是亮点也是泪点”。观众在观看这些源于真实生活的电影作品时,更会感受到对心灵的冲击与震撼。灯塔研究院负责人牧晨表示,“3部主旋律影片的购票观众映后评分都在9分以上,这也代表了内容侧高质量的供给”。

  今年国庆档,在相关电影发行、售票平台上,各类为主流大片准备的活动、宣传等,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观众的观影兴趣。阿里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李捷介绍:“今年国庆档影片极大程度满足了观众对档期内容的消费需求,阿里影业通过淘票票、优酷双平台打通观影场景,共同助力以‘光影耀中国’为主题的国庆档期片单。”

  今年国庆档主流电影取得的喜人成绩,不仅让观众看到了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的方向,也看到了现实题材电影作品不仅在思想层面有很深厚的积淀,同时在市场层面仍有很大的开掘空间。

   新主流电影用小切口展现大时代

  国庆档新主流电影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4天打破此前国庆档最高纪录,也使全年电影市场累计票房比去年提前一天突破500亿元大关,在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今年的电影市场毫无悬念地诞生了“史上最强国庆档”。

  新主流电影为何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追捧?为何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新主流电影买单?影评人张榆泽认为:“以小切口展现大时代是国庆档电影的共同选择。正是将小故事放在大时代背景下来讲述,才能让观众在时代背景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让观众真正用心感受电影的魅力。”

  很多观众表示,见过开国大典的恢宏场面,却是第一次看到老百姓为国旗成功升起而奔忙的情景;见过沙场阅兵的壮观队列,却第一次看到飞行员默默替补的不易;见过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激动人心,却第一次看到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动人恋情……在这些镜头和画面下,观众深切感受到——你我和一个个伟大时代的距离,一点也不远。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君健看来,观众对新主流大片的认可,既表明了我国新主流大片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电影的拍摄和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表明观众的审美鉴赏力大大提升,新主流大片商业化成功的最终指向必然是叫好也叫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代电影人以精彩的电影共同记录下新中国的前进脚步。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优秀展映影片,都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了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虽题材、类型、风格各异,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我爱你,中国!

  主流大片激发起国庆档观影热潮的同时,也引发了创作者的诸多思考——主流题材电影的商业化探索不会止步,用主流价值观讲好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将成为未来中国电影的追寻方向。

  (光明日报北京10月8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9日 01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