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酒馆》收视破8 戏里戏外都是讲究

2019-09-06 03:30:53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老酒馆》收视破8

戏里戏外 都是讲究

点击进入下一页

正在北京卫视播出的《老酒馆》收视持续攀升,北京本地收视率已经破8。《老酒馆》导演刘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当初在看到《老酒馆》剧本时,自己一下子就被击中了:酒馆虽小,却浓缩了百态乾坤,“我看到了悬疑,看到了浪漫,看到了人生百味,看到了民族大义,虽说剧中讲的是过去的故事,但它关照了当下,反映的是我们今天需要的东西——做个讲究人,做个有情义的人。”

在刘江导演看来,《老酒馆》的格局非常大,“它既是线性的,又是单元的,每个人物是独立的,是独特的伞性结构。”初看《老酒馆》大纲,一个个人物小传映入刘江的眼帘:宽厚仁义的陈怀海、英姿飒爽的谷三妹、快嘴仁心的说书人杜先生、抗日好汉老北风、铁骨铮铮的东北义勇军马旅长……在刘江眼中,《老酒馆》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每个人物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讲究人,讲情义、侠义、大义。”

戏中人物讲究,戏外的演员更讲究。首次与陈宝国合作,刘江直言:“不能更佩服!我会经常跟我身边的朋友说,为什么宝国老师能红40年?他太认真了,这是实打实的真心话。”600多场戏的台词,陈宝国第二天到现场脱稿演,“一个字没变,但是全是自己的语气。这可不是记性问题,它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问题,是功底的问题,功夫已经下到那了。”不仅如此,有时候陈宝国的严谨与细致令本身就很细心的刘江都自叹不如:“我的习惯是会想得很细,结果发现,宝国老师比我想得还细,而且很多地方是他提示我,要不然我都差点走岔了。”比如剧中陈怀海丛林复仇的情节,人物从城市到荒无人烟的山林中,剧本中没有过多去描写复仇的心理,但陈宝国自己提出来在当时那种残酷的生存环境下,人物性格会变得冷酷而敏感,可谓一语道醒梦中人。

“每个演员都在片场拿出看家本领来演,作为导演你不需要用多余的精力去说别的,就看好演员齐聚一堂,锦上添花。”回忆拍摄过程,刘江说,不但陈宝国场场脱稿走戏,程煜与秦海璐也是如此,其他演员同样毫不懈怠,83岁高龄的老戏骨牛犇为了表现出角色的硬气,坚持在落雨成冰的天气中赤脚走路。演员寒青与王晓龙在剧中饰演的是一对聋哑患难兄弟,从接到角色任务开始,他们一个装哑巴不说话,一个装聋子听不见,泡在特定环境里体验生活,足足坚持了两个多月,成效十分显著。如此兢兢业业的演员班底让刘江钦佩又感激。

除了戏里戏外的讲究人,《老酒馆》在制作上同样不含糊。虽然执导年代剧的经历并不丰富,但刘江导演在拍摄《老酒馆》时,从前期的布景搭建、人物造型设计,拍摄时的镜头调度、影调把控,到后期现代化风格的音效配置,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由于无法在大连取景,只能在天津影视城搭景,幕后团队包下来整个影视城全部改装,以编剧高满堂记忆中的兴隆街为灵感基础,严格遵循历史中大连城市建筑的风格进行设计,甚至细化到了每条街道。剧中尘土飞扬的土路,都是在影视城水泥路的基础上铺上了沙子产生的效果。

剧中陈怀海在原始森林复仇的情节,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细节真实,刘江带领摄制组特意到牡丹江旁的原始森林中取景,“我们是住在农场里面,每天从农场到拍摄场地开车一个小时,走路半个小时,然后才到我们要拍摄的地方。林子每天下午不到四点就没有光了,只能收工,工作强度相当大。赶上下雨,道路泥泞,真是拍得非常艰苦。”篇幅很短的几场戏足足拍了20多天,剧组上下都精疲力竭,刘江却直言:“很值得,在哪儿也拍不出那种原始森林的效果。”本报记者 邱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