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暑期档影视:传统文化唱主角

2019-08-23 22:45:38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哪吒”刷新票房纪录 “长安”拉动旅游热潮

暑期档影视:传统文化唱主角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史竞男

暑期档即将收官,盘点今年暑期的剧集作品,可谓是异彩纷呈。有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有展现东方传奇爱情故事的《宸汐缘》,有青春偶像剧《亲爱的,热爱的》,还有聚焦教育的《小欢喜》《少年派》……观众在现实题材作品中思考人生,在古装作品中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暑期,带有鲜明传统文化印记的热剧迭出,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张力和创新空间。

点击进入下一页

电视剧《宸汐缘》剧照 资料图片

点击进入下一页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海报 资料图片

1、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圈粉无数

每年暑期档都是影视剧的重要档期,也是影视发展新趋势的风向标。在今年暑期的大银幕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黑马”,上映第五天就突破国产动画电影内地票房纪录;电视荧幕和网络平台上,《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宸汐缘》等一批影视新作取代了以往长期“霸屏”的《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等老剧,让观众目不暇接。

热映与热播背后,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讲师王婧指出:“这些影视作品都不同程度融入了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或社会现实,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讲述了哪吒逆天不认命、勇敢与命运斗争后成为英雄的成长历程,这一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议和好评,取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长安十二时辰》呈现千年长安的文化风貌,用影像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宸汐缘》服、化、道等细节考究精致,彰显中国美学精神……

电影编剧王大魔认为,从今年暑期档交出的答卷中,可以看到中国影视产业“从皮相到骨相的进步”,观众不仅能看到中国元素,还能看到不同于美国、日本,独属于中国的文化印记和思想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产影视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认为,这些作品将传统故事融入当代元素,引发大家对国产影视剧的新期待。

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邓文卿说:“传播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当代主流价值观,已成为当下文艺创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影像的使命不仅在于展现与还原历史文化亮点,更要唤起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

2、用工匠精神打磨影视精品

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意识到,大制作、大明星早已不是“票房灵药”,唯有靠精益求精、深耕细作,才能赢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

近年来,在政策扶持、需求增长、人才涌现的背景之下,当代影视剧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方面,植根传统文化、创新表现手法,影视剧通过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沉淀出内涵和深度;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影视剧的广泛传播和年轻化表达,得以传承和弘扬。这种“双赢”模式在今年暑期档的热播影视剧中得到了生动呈现。

《长安十二时辰》参考了博物馆珍贵馆藏以及民间收藏的文物资料等,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服饰妆容等进行了逼真还原,精心复原了28种供宴会日常场景所用的唐朝点心,还将古法造纸和打铁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入;《陈情令》中五大家族的代表纹饰如卷云纹、九瓣莲花纹、牡丹纹等都是古代传统纹饰;《宸汐缘》从古籍《山海经》中汲取灵感,以中国传统水墨画配色营造出空灵意境,市井街巷取材于《清明上河图》等古画。

追求细节上的完美,通过作品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让当下观众感受到充盈于作品间的文化意蕴,是这些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元素,并融入现代审美,希望通过精致的画面,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宸汐缘》导演林玉芬说,作为创作者,在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深感自豪的同时,更希望能为传承中华文化尽一份力量。

3、面向世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日前,《哪吒》已确定将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上映,外媒评价其“逐渐打破欧美日本对动画电影的垄断”;《长安十二时辰》登陆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新媒体平台,并在亚马逊平台以付费形式上线,不少影迷打出满分10分;《陈情令》风靡韩国、泰国,成为评分第一的亚洲电视剧……国产影视剧不仅在国内掀起热潮,更扬帆出海,在国外引发热烈反响。

在国外一些博客和论坛上,关于“看中国剧学中文”的帖子不少,热播剧甚至成为国外影迷学中文的“教材”。也有一些网友由此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如印尼一位网友把《长安十二时辰》中侍女檀棋的造型图和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木兰“对镜贴花黄”的图作了对比,还在推特上分享了唐代女子眉形、唇形、花钿等妆容的资料图:“相比起檀棋,花木兰的腮红画得太低了,腮红应该和眼影搭配得更协调一些。”

“在满足观看娱乐的同时,影视剧‘出海’还应承担起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研究员赵聪说,“国产影视剧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具有中华文化基因的题材进行挖掘和创新,可以在做大文创产业的同时,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3日 09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