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戏有了,海清危机还在

2019-08-15 17:06: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小欢喜》海清剧照  资料图片

《小欢喜》海清剧照 资料图片

继前阵子的《少年派》后,又一部讲述高考的电视剧《小欢喜》日前开播了。两剧的故事背景虽然都是高考,但主要舞台不是校园而是家庭,更具体点说是讲述了高考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因此两剧都是由中生代演员挑大梁,《小欢喜》的女一号是海清。恰好前阵子海清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发言直指中年女演员的事业困境,《小欢喜》无疑是一次同时蕴含着危险和机遇的挑战。

高考考父母,编剧特写实

高考是人生一道关卡,为全社会高度关注。但国产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在反映高考方面一度不接地气。2002年的《十八岁的天空》就被斥为“内容很假”,和真正的高三生活相去甚远。同一时期的《高考时光》《圆梦》等剧,则抓着高中生的懵懂情愫不放,把早恋视为高考拦路虎。

不过从《少年派》《小欢喜》来看,对高考的描绘已经不再是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专属,都市情感题材电视剧也可以从家长角度切入。事实上,孩子高考对家长造成极大压力已经是相当普遍的情况。在考前,家长要做好物质上的后勤保障服务、精神上的开导劝解工作,考试那几天要陪考,考后还要充当志愿填报的军师,压力不可谓不大。这种压力除了在家庭生活中有所展现,有时也会波及家长工作。这些,都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小欢喜》就设置了三组家庭,分别是严母慈父、离异父母、“空降”父母,他们都为高考费心费力,认为考上好大学是人生唯一出路。家长自身陷入不断膨胀的焦虑中,孩子则在父母期望和自由发展的微妙平衡中无所适从。编剧尤为注重细节刻画,“他不是我儿子,他是我祖宗”“我吃饱了撑的,我就不该生你”“学习学习不灵,打架打架门清”等台词都让观众找到了情感共鸣。

海清很忧伤,效果还算好

《小欢喜》从家长切入的视角,给了海清这样的中生代女演员一个极好的平台。

中生代女演员的困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的女演员年纪大一些后,要么继续演少女,直到演到观众都看不下去,被年轻一辈所取代,要么直接升级演后辈的妈妈,和主演绝缘。不过海清是不甘于此的。7月28日,她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颁完奖后,即兴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我们是一群非常努力、热衷表演的女演员……市场、题材各种的局限,常常让我们远离一些优秀的作品。”此话一出,顿生波澜。

海清起点很高,早在10多年前就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了“国民媳妇”的形象。从《小欢喜》的表现来看,已经42岁的她还是能接到优秀剧本的。不过从其作品年表来看,海清近年的产出着实是不如巅峰期霸屏的表现了,《小欢喜》是她今年唯一与观众见面的作品。但从《小欢喜》的获赞和同类型的《少年派》等剧扎堆播出的盛况来看,国产电视剧其实是能讲好中年人故事的。海清的担忧,似乎可以缓一缓了。

但除去剧本,仅就表演而言,海清还面临着更大的危机。海清10余年来所塑造的角色有很多共同点,长此以往给人留下了精明干练的印象,她在《小欢喜》中亦是如此表现。但这部剧是群戏,另外两位母亲的扮演者陶虹、咏梅也是来势汹汹。和陶虹的张弛有度比,海清就像吃了火药的女强人,长期保持在亢奋状态;和咏梅善用微表情比,海清又过分注重肢体动作。形势比人强,就算有适合中生代女演员的剧本,也不一定就写的是海清最擅长的女强人。若不加油,海清岂不是还会无戏可演?(记者 尹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