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 大圣 到 哪吒 国产动画为何四年才出爆款?

2019-08-10 18:58: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数量增多

  年内爆款动画电影国产片占一半

  上映1小时29分,票房即破亿元,创动画电影最快破亿元纪录;单日票房破2亿元,打破国产动画单日票房纪录;公映第三日,即刷新动画电影首周票房新纪录……自上映以来,《哪吒》热度持续飙升,成为2019年暑期档的现象级影片。至记者截稿时,该影片豆瓣评分8.6分,淘票票评分9.5分,猫眼评分9.7分,稳居同档期影片口碑第一。

  至此,2019年票房排名前30的影片中,动画电影共6部。其中,《哪吒》《熊出没·原始时代》《白蛇:缘起》3部国产动画电影占据半壁江山,数量上创下历年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日益精良的制作和传统文化丰富的给养,给国产动漫电影带来不输美日动画电影的亮点,造就了爆款产品。

  “目前,我们看到不少大热的国产动画电影都取材于传统文化,但是,神话故事只是改编的题材而非成功的根因。” 奥飞娱乐动画电影事业部总经理王奕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哪吒》等国产动画电影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了好的改编方式,用独特的审美创造了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用电影的视听语言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华金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付宇娣也认为,近年来,一些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收获颇丰,这一方面源于国产动画电影内容创作和技术层面的进步,另一方面源于受众范围的扩大,优秀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可期。

  票房偏低

  国产片票房不及进口片一半

  尽管出现了《大圣归来》和《哪吒》等现象级作品,但数据显示,相对于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产业,国产动画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统计显示,从动画电影票房占总票房大盘比例来看,除了2016年达到最高峰16.2%之外,近年来,其他年份都只在6%—10%的水平。今年年初至7月末,动画电影票房占大盘的比例已达到10.7%(未包含《哪吒》)。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其动画电影票房占比长期保持在10%-15%,2016年更是超过了20%。2015年后,日本的动画电影票房贡献率就超过四成,且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与进口动画电影相比,国产动画电影数量较多,但平均票房较低。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票房超过千万元的动画电影中,国产动画电影占到五六成,但票房占比则仅有三四成。2014年至2018年的5年间,国产动画电影的平均票房分别为0.56亿元、0.97亿元、1.66亿元、0.72亿元、0.75亿元,而进口动画电影的平均票房则为1.21亿元、1.91亿元、2.05亿元、1.79亿元、1.34亿元。除了2016年外,市场高峰期外,国产动画电影平均单片票房未过亿元,进口动画电影的单片票房均是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两倍以上。

  赢家通吃

  对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爆款的出现,头部动画影片集中了越来越多的票房,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2014年以来,国内动画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前三和前五的影片基本斩获了五六成的动画电影票房。以2019年至今为例,即使剔除仍在上映的《哪吒》,年度动画电影票房前5的影片《熊出没:原始时代》《千与千寻》《狮子王》《白蛇:缘起》《驯龙高手3》也一共席卷了26.05亿元票房,占年内动画电影票房的69.5%。

  业内人士分析,动画电影头部效应明显,对作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已经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的制作方和优秀的发行方优势将更突出。

  2019年的电影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又火了一把。《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成为一匹黑马,自7月26日上映后票房一路高涨,接连打破多项纪录。至羊城晚报记者截稿时,据猫眼票房统计,《哪吒》上映13天,已经斩获了27.73亿元票房,成为内地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票房总榜单第八位。

  《哪吒》为蛰伏已久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再注入一剂强心针。2015年7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狂揽9.56亿票房,一度被看做是国产动画电影黄金时代的开篇。可在过去四年,尽管也出现如《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口碑之作,却仍难以再现《大圣归来》的盛况,直至《哪吒》横空出世。国产动画电影为何在《大圣归来》后沉寂许久?是什么造就了《哪吒》的成功?国产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吗?

  制作周期长

  动画电影重票房更重IP衍生价值

  在《大圣归来》为国产动画电影行业点了一把火后,资本纷纷向动画电影投去橄榄枝。2015年,光线集团成立“彩条屋影业”动漫集团,华谊、博纳等影视公司也纷纷涉足动画电影,比如,华谊就加盟出品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6之飞马奇遇记》。

  不过,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在《大圣归来》后,国产动画电影的成长道路似乎并不算顺利。在过去四年间,仅有《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熊出没”系列有较好的票房成绩,但均未能再现《大圣归来》的成绩。

  “与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较长,通常为3-5年,好的项目更是需要耐心孵化。” 王奕霖表示,制约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开发思路和方式导致的成本回收困难。动画电影的投资逻辑和真人电影会略有不同,不仅仅看重票房收益,更重要的是背后的IP衍生价值。像迪士尼做动画电影的逻辑,亦是如此。

  玩具手办都有戏

  动画电影真人电影玩法迥异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也分析认为,动画电影本身相较真人电影更具衍生变现的优势,包括实景乐园、手办、玩具、品牌授权等,都有着数倍于票房的变现空间。

  受限于IP基础较为薄弱的限制,目前国产动画电影产业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尚处于早期摸索阶段。另外,由于动画电影具备资产可复用、IP积累等优势,系列化运作往往可以实现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更高的商业变现效率,但国产动画电影行业目前在这一方面布局也相对薄弱。

  除了IP开发思路和方式仍待探索外,在工业生产流程领域,国产动画电影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跟欧美日本相比的话,我们主要就是缺少完备的工业体系、专业的人才团队以及鲜明特色的美学风格。这些都是常年积累形成的,是动画产业的基础和底蕴。”王奕霖表示,国产动画电影最薄弱的环节仍是工业基础,缺乏科学体系支撑好创意落地不减分。

  文化IP资源丰富

  “国漫崛起”才刚开始

  回顾过去近五年时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巨大起伏,但整体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动画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其实才刚刚起步。

  “《哪吒》打破天花板式的成功,让所有人看到了动画电影的巨大潜力以及投资价值。”王奕霖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动画制作能力不断提升,观众对动画的欣赏水平以及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成熟,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以长远的眼光看,现在是“国漫崛起”的开始。“接下来,我对动画电影领域的投资持乐观态度,动画电影行业中的机会愈加多元化。未来资本应该不仅仅聚焦在动画电影项目的投资,更深入到整个创意研发、制作等产业环节中,全方位助力动画电影的发展。”

  王奕霖建议,国产动画电影行业应从工业流程上建立标准化的制作流程,数字化科学生产能够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培养专业的人才团队,团队应在拥有技术实力的同时也能兼顾艺术理解。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积累,不可操之过急。

  民生证券分析师刘欣也认为,中国悠久的文化形成了丰富的IP资源库,已经取得成功的《大圣归来》《白蛇》以及《哪吒》均取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故事。同时,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日趋精良,如《哪吒》的视觉效果和流畅度不输美日动画大片。因此,中国的动画市场的未来是光明的。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李志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