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映五天就坐稳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2019-07-31 23:17:03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上映五天就坐稳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凭什么?

天,很火热。中国电影市场,这几天,也很火热。

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在接连打破动画电影首日、单日、首周票房纪录后,在昨天下午,轻松突破十亿票房大关,坐上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首的位置。尤其,这只是上映的第五天,这只是一个开始。

敢于颠覆

这个烟熏妆、蒜头鼻、齐刘海、大豁牙的哪吒显然不同于我们印象里白白净净的好小囡,还动不动双手插入裤子,一脸坏笑,足足像个小痞子。有人说,哪吒变丑了。导演饺子说,小哪吒的形象设计了100多个版本,最终选定这一版,“是有意为之,因为哪吒生而为魔,因此在人族中注定被孤立,如果把哪吒设计成阳光美少年的形象,就和魔头不沾边儿了,周围群众对他的偏见也显得很假。”

显然,颠覆的不仅仅是外形,还有故事本身。《哪吒》与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很不同,与原著《封神演义》也很不一样——全新的故事里,天地孕育混元珠,元始天尊提炼出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可堪大用,魔丸转世,为祸人间。哪吒是魔丸转世。一出生就惊动陈塘关,大闹李靖府。他还什么都不懂,人人便以为他是魔丸,是祸害,是妖怪。

于是,这个故事被赋予了“逆天改命”的色彩,成为一场与命运、与偏见之间的决斗。于是学医出身,大三转投动画事业,苦熬17年的导演饺子借着台词大胆喊出,“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而这赢得了观众由衷的掌声和好感。

底色温暖

在我们所熟悉的哪吒故事里,哪吒是一个孩子,看起来活泼可爱,不过他亲手屠龙,抽筋剥皮,他甚至还要削肉还母、剔骨还父,决绝刚烈。“原作当中那个形象,我确实真不喜欢。太残酷、太血腥、太野蛮了!父亲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可以置自己的儿子于死地。儿子为了报复父亲,也完全不顾父子的感情,直接拔刀相向。”于是饺子带领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李靖不再是那个被儿子抵死反抗的父权形象,他包容、理智,他还告诉哪吒,善与恶,不在出身,在于选择;于是,哪吒不仅感化了敖丙,教他也学会敢于做自己、不认命,并与哪吒联手抵抗命运,成为对方“唯一的朋友”;于是,无论是哪怕受伤也要陪孩子踢毽子的母亲,还是愿意牺牲自己生命的父亲,都仿佛在告诉观众,父母之爱足够让孩子战胜邪念,战胜自我。饺子说,希望作品积极向阳,希望文艺作品能给人希望和美好,“希望每一代故事能够符合每一代观众的审美。”从票房和口碑来看,观众很喜欢这样的善良和暖意。

苛求细节

虽然导演并不讳言电影对于香港动作片和日本漫画电影的借鉴,也很坦白于自己深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版《哪吒闹海》的启发,“所以这一次我有很多致敬。比如说管家,混天绫、火尖枪扔到空中的动作,是完全参照着老版制作的。”但显然,这是一部30年后的技术所制作完成的动画电影。

有一组广为流传的数据,《哪吒》历经两年剧本打磨、三年制作,剧本写了66稿,最终由60多家制作团队、1600多位制作人员参与。全片特效镜头占了近80%,由全国20多家特效团队制作完成。在宏大数字背后,是为了完成影片制作,制作团队每个人的加班加点,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时间,总耗时4个月。而结尾的几个大特效段落仅测试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

由于资金不够,苛求细节的团队最后耗到了弹尽粮绝,仍有不少本来想实现的东西没能在电影里实现,“比如说哪吒和敖丙牵手之后的一个大特效,其实有斗转星移、日月交替,看整个地球的历史回放,高山变成大海,大海变成荒漠。整个地壳地幔裂开,组成地球的这些彗星陨石,纷纷倒放,回到宇宙当中去,成为星辰,整个宇宙坍缩成一个基点。”饺子介绍说,这几十秒钟,磨了五个月,换了好几家公司都做不出来。他还说,如今票房和口碑获得如此肯定,高兴之余也有些惭愧,因为在他看来,电影还有很多缺点、瑕疵和遗憾,观众打分这么高,有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鼓励分,“下一部我们肯定会做得更认真,才能不负观众对我们的期望。”(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说:《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评分8.7 网络截图

马上评|一个开始

《哪吒》有没有那么好?或许并没有票房所呈现的那么“石破天惊”,那么是什么让《哪吒》获得了如此的好成绩,以及好口碑?我想是因为感动。感动来自于哪里,来自于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来自于导演饺子心底的呐喊。

在渐渐被众所周知的故事里,饺子一开始便想做这么一个打破成见、扭转命运的动画电影,就选到了哪吒。至于为什么是“反抗命运”,因为这个华西医科大学的高材生,这个父母都是医生的漫画爱好者,在大三转投动画之后,遭受到了足够多的成见和偏见。他花了三年零八个月,一个人闷头在家做了《打,打个大西瓜》,而后获得肯定和自信,而后创业。于是,带着无比的热爱,他可以埋头苦干,他可以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带着1600多人以几乎不可能的速度,制作完成了这部电影,也值得电影获得票房上的成功。

不过在这个很像李安的故事里,这个80后的年轻人,曾经足不出户的三年多,每个月靠啃老过活,花的是母亲的退休工资,这也反映出这个行业并不足够成熟和健康。公司小、投入大、风险高、利润低,这或许才是目前动画制作公司的普遍现状。

我们曾经拍出过亚洲第一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也曾经凭着《小蝌蚪找妈妈》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还有奉为经典的《哪吒闹海》,但1988年的《山水情》几乎成为了中国水墨动画的绝响。这些年尽管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等国漫佳作,但其实国产动画行业离蓬勃发展还有距离,因为这三部电影,包括《哪吒》背后都只有一个投资方。一家光线传媒,是不足以让行业里的年轻人养活自己,有尊严地进行创作的,也不足以撑起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国产动画未来的。

希望《哪吒》的成功,是一个开始。一个逐渐摸索到中国的经典故事改编新节奏的开始,一个国产动画电影越来越好的一个开始。(孙佳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