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哪吒”横空出世 中国动画片迎来新浪潮

2019-07-31 23:15:46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哪吒”横空出世 中国动画片迎来新浪潮

周南焱

自春节档之后,今年国产片集体表现平平,市场可谓相当沉闷,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口碑和票房炸裂。该片昨天总票房已轻松破10亿元,也超越《大圣归来》,创造国产动画片票房新纪录。更令人惊喜的是,从《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到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动画电影走出了长期彷徨不前的低谷,硬生生闯出了一条新路,把传统神话故事进行当代转化,逐渐形成了一股中国动画电影新潮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吒是一个极为另类的形象,其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决绝悲情,与传统孝文化有点格格不入。1979年问世的上美厂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片中哪吒行正义之事却屡遭责难,最后挥剑自刎、舍弃肉身,依托圣洁莲花重生,影片则赋予了这个角色反抗暴政、反抗父权的悲剧色彩。无疑,这部影片多少承载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寓意。时过境迁,上美厂经典二维动画已成绝响,如今再述神话故事,必然要有新时代的审美风格和价值取向。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大胆改编,正反派不再泾渭分明,并融入了浓郁的亲情和友情刻画。片中的哪吒是一个缺少友爱、缺乏理解的熊孩子,与父亲李靖的关系也不再紧张压抑,而是父慈子孝,自然也没有剔骨还父的经典情节。更重要的改编是,哪吒和龙太子敖丙也不再是简单的敌对关系,两人实质上是一体两面,互为镜像,惺惺相惜,建立了生死相依的友谊。与老版动画片相比,这种改编让故事的情感元素更丰富,也让各个角色变得更加立体人性化。

老版故事中的龙王、敖丙是暴虐狡诈的典型,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龙族则颇为委屈,敖丙和申公豹跟哪吒本质上更是一路人,无奈活在他人的偏见当中,都有一腔郁闷之情。片中哪吒喊出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看起来确实非常热血。这种“逆天改命”的少年热血形象设定,其实在动漫和游戏中很流行。但这种改编也使得哪吒不再有反抗强权、父权的悲情,而变成了反抗抽象的天命,影片也陷入了熊孩子历经波折成长为英雄的好莱坞式商业套路。当然,套路叙事也没啥不好,用好了恰恰很有效。

《大圣归来》塑造的颓丧孙悟空形象,《白蛇:缘起》塑造的许仙前世形象,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塑造的熊孩子英雄形象,既源于传统神话故事,但更多出自当代人的价值重构,尤其贴合中产家庭的审美趣味,赢得了当下主流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些动画片中的视觉特效也很惊艳,不乏大开大阖的动作打斗场面,与过去的国产动画片截然不同,更接近好莱坞合家欢动画片。

这些动画片的导演和主创都是年轻人,与前辈动画人不同,他们本来就深受动漫游戏、好莱坞动画片的影响,现在把这些流行文化元素融入动画片创作中,既不奇怪,也得心应手。告别前些年泛滥的老套、低幼国产动画,把中国神话故事和动漫游戏、好莱坞式叙事及视觉特效结合起来,做出高度风格化的视觉大片,不能不说是国产动画片一条成功的商业化路子。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国产动画片已然崛起,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必有更多同类型动画片问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