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杨紫“收着演”编程高手

2019-07-10 01:36:53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杨紫“收着演”编程高手

昨晚,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上演大结局。由杨紫、李现主演的《亲爱的,热爱的》接档在东方卫视播出。该剧改编自墨宝非宝小说《蜜汁炖鱿鱼》,并由原著作者担任编剧,讲述了软萌少女佟年(杨紫饰)对热血青年韩商言(李现饰)一见钟情,两人在不断的相处中屡次上演甜蜜碰撞,最终收获爱情、实现梦想的暖心故事。

原本对电脑软件完全不懂

新剧中,杨紫饰演了软萌少女与实力学霸双重身份的佟年,但她坦言自己其实是以“学渣”来饰演这样一个“鬼才”。“我是特别怕麻烦的人,很多人跟我说发邮箱,我说你直接发我微信,我基本上从来不在家看电脑,都是看手机和iPad,那个一点很省事,电脑要打开,要装软件,我完全不懂。”

然杨紫是这样的计算机“小白”,但她要通过表演让观众相信自己就是剧中的计算机编程高手,于是杨紫不断地看名家演讲,看人家是怎么样做到从容自然。“比如说阿尔法狗是什么比赛,是什么意思,看演讲的时候,我会查他们每一句台词里面的计算机术语是什么。”

剧中的佟年是一个人物层次鲜明、内心非常丰富的角色,也与杨紫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杨紫说,相似的地方是都很坚持、善于挑战,而且不屈不挠,“我俩都是对世界充满善意,觉得世界很美好。不一样的地方是她的世界比较软萌,而我的成长环境大大咧咧。她是小公主,而我很爷们儿。”

如果要选出最代表这部剧的一个关键词,杨紫给出的答案是“甜”。在杨紫看来,自己以前的很多角色跟佟年不一样,她透露自己在看过小说后,每天都是笑着睡着的。“我看了小说后很喜欢佟年,每天看着小说都是笑着睡觉,觉得真甜,好开心。之前演的角色很虐,哭来哭去,人生这样虐看着很累,希望给大家传递一些特别甜蜜的感觉,正能量的感觉,也希望大家在压力过后看到这个戏觉得‘好甜,我也想谈恋爱’。”

“小雪”形象曾是精神负担

“干大事”、“双商很高”,这是杨紫对佟年这个角色的评价,“表面柔弱,也会哭哭啼啼,但她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就算心情不好也从不耽误自己的学业,她心里对学业、理想追求等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谈到角色的可爱,杨紫认为,一定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存在,才会可爱,“我在演佟年的时候,我不想把她演得非常扭捏,我希望佟年能变成女生觉得没有攻击感,男生也会很想呵护她的感觉。”

杨紫说,整部戏最大的难处就是要“收着演”,“佟年的语速、动作和所有地方都跟我不太一样,跟以前的戏也不一样。”杨紫说她很担心大家看自己的现代戏,很怕大家会把自己饰演的角色“想成小蚯蚓邱莹莹”,“所以我说每句话的时候都在想:怎么能够演得不一样。”

一路从“小雪”走到“小蚯蚓”邱莹莹,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成就了杨紫,也带来了思想负担,“大家总觉得我是小雪,以至于我都成年了,介绍我时还会说‘有请童星杨紫’,那个时候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杨紫对此也会很“辩证”的去想,“其实要是没有‘小雪’,谁会认识你?出席很多活动,有很多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支持我,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这两年通过这些戏有更多年轻朋友认识到我,还有更多的人通过这几部戏认识到不一样的长大的我。”     本报记者 邱伟

关联

《带着爸爸去留学》

上演和解大结局

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昨晚在东方卫视收官,大结局迎来了两代人的和解,也向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传递出了“爱是放手”的教育观。

在《带着爸爸去留学》尾声的剧情中,黄小栋表现出的对亲情的淡薄让人心寒,“青春期的孩子不懂感恩”,黄小栋也由此被观众视为剧中失败的人物形象。而在昨晚的剧情中,老黄和老楚这两位老爸一改此前溺爱有加的慈父形象,大喊着“我不欠你的”,一唱一和“骂醒”了黄小栋。重新感受父爱的黄小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情归属,完成了人物成长。回到家中,解开心结的黄小栋对着正在手舞足蹈的黄成栋和楚文博,轻轻地喊了一声:“爸”,让两位单身的父亲感动地愣在原地,一直横亘在父子间的冰山瞬间融化。这样的大结局也传达出了父母需要适时地学会放手,与孩子进行人格上的“剥离”,或许才是亲情最后归属的价值观。

《带着爸爸去留学》的拍摄也让身为人父的孙红雷感悟了不少育儿心得,并立志做一个“专业爸爸”。孙红雷表示,他将自己初为人父的喜悦和激动带入到角色中,拍这部戏也让自己感悟了不少育儿心得,看到剧情中孩子长大后的各种问题,孙红雷甚至感到有些紧张:“我女儿还很小,我不想让她长大,但是这不可能。说实话我内心真的挺紧张的,所以我要不断地强大自己。我现在每天和女儿不断地交流,我现在知道耐心是最重要的,不情绪化是最重要的。”孙红雷现在看得最多的就是育儿书籍,他也会和儿童教育的专家沟通,“我想这方面好好学一学,做一个真正从心理上懂孩子的爸爸,做个专业爸爸。”谈到家长与孩子最难相处的青春期,孙红雷认为,差不多孩子到了十二三岁懂事以后就要放手,出现问题不能总是和孩子拧着,要跟孩子做朋友。对于如何“放手”,孙红雷自己的理解是:“也不能一下子彻底放手不管,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女儿想出去留学,我可能会跟去,像剧里一样,做个陪读爸爸。”    本报记者 邱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