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封神三部曲》为“电影工业化”探路

2019-07-03 18:09: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苏姗)有人说2018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崛起的一年,票房首次突破600亿,《我不是药神》等六部影片票房超过20亿;也有人说2018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寒冬期,600亿背后是近三年增速首次低于两位数,热钱撤退项目变少,影院遭遇关闭潮……总之,2018年的电影市场不算平静。

  也正因如此,2019年电影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此前连续推出《战狼2》《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口碑票房双丰收影片的北京文化,也成为最受关注的影视公司之一。

  内容上的多元化战略布局与产业上的体系完善是北京文化能够精准把握类型题材、频频打造爆款作品的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北京文化在影视市场中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业界关注。

  6月初,北京文化投资的《封神三部曲》首次开放媒体探班,让这部从2014年6月就启动的神话史诗电影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北京文化出品、高标准投资、筹备五年之久、由著名导演乌尔善执导,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封神三部曲》注定备受关注。

 

  取经《指环王》 窥探《封神三部曲》的“工业化管理”

  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强盛,从漫威的规模化生产与制作中就已见端倪。不同于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窥探到的事物与景象,幻想类作品背后宏大的英雄情怀奠定了它广阔的市场份额。

  中国从来不乏“英雄题材”下宏大的神话宇宙类故事,大到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小到变幻莫测的世间万物,中华大地孕育下的数千年文明,让中国的神话宇宙类故事更为的丰富与壮阔。

  为什么好故事有,好创意也有,但却始终少有真正能够与好莱坞抗衡的现象级作品?很大原因在于制作成本与制作能力上的欠缺。北京文化董事副总裁、《封神三部曲》制片人杜扬表示,一部宏大题材作品,体量大、人物多、故事线也错综复杂,要想把它完整地表现出来,仅凭一部影片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要想多部连拍也面临着经济、时间、效率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作为中国首部三部连拍的影片,《封神三部曲》需要不断面对来自外界的各种艰难险阻,就像杜扬所说“每天都会遇到困难”。巨额资金投入、演员档期问题、场地布景安排……《封神三部曲》“出世”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得多,但是最大的困难还是电影工业化体系的不完善。

  谈到如何克服《封神三部曲》三连拍背后的困难时,杜扬说:“真的要谢谢Barrie(巴里·M·奥斯本)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据杜扬介绍,《指环王》三部曲的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为《封神三部曲》的制作顾问,他为影片提出了保证剧组休息时间、保证人员营养和身体状况、后期制作、宣传发行上的诸多专业建议,“他把《指环王》三部曲拍摄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告诉了我们,我们加上中国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实行工业化管理加以解决。”

  大投资、大制作、大体量,让《封神三部曲》不得不跳出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实行工业化管理、工业化制作流程。

  杜扬表示:“站在制片人的角度,我理解的工业化概念分为三点,一是规范化,管理层面建立工作规则和模式,建立标准化流程;二是管理,如何把这个标准化有序地排列组合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三是人的作用,安居才能乐业,为剧组的工作人员提供好的环境和最佳的身体状态,才能享受创作。”

  在《封神三部曲》的工业化尝试上,杜扬提出了“科学做电影”的思路,所有细节提前规划、提前排演,让工业化运作出精细、准确的结果。而对于工业化的本土化,杜扬有着和导演乌尔善契合的观点,提出工业化不能照搬西方的套路,而要结合中国影视产业的体制、人员构成、文化环境等因素,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综合输出符合国情的工业化模式。

  求同存异、以理服人 推动电影进程快速前进

  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影片,投资方、创作团队、制作人员……多方意见的参与,决定了它在各个环节上的复杂性。尤其在国内更多是以导演中心制的大环境下,制作人很多想法和构设的实施远没有想象中容易。

  除了对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封神三部曲》制片人杜扬来说,如何处理好多方意见,确定好自己的定位,将问题以最合理的方式解决,是她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杜扬在剧组一直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原则,“其实有什么事不能商量,如果你非得把一件事往不成了谈,那当然就是冲突,但是如果大家出发点都是一致,目标都是一致的,那么没有什么不能合作不能商量的。”

  求同存异、以理服人,将所有的问题在“同”的层面上进行协商处理,是杜扬周旋于剧组的法宝。杜扬表示,《封神三部曲》能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还与导演乌尔善和出品方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不无关系。

  “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首先,我的老板,就是北京文化的董事长宋歌,他非常信任我,我们一起合作十多年,也拍了很多部电影,所以我们之间有足够的信任和默契。”在杜扬看来,宋歌不仅情商高,对事物判断的敏感度也非常高,“跟着这样一个有大局观的老板做电影是一种荣幸”。

  对于导演乌尔善,杜扬称其为“非常难得的全能型导演”,“他是一个非常有学习精神的导演,就是你经常会发现他面对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可能今天他在跟这个专家聊这件事还比较陌生,但是到了下一次他再去跟这个专家去聊的时候,他自己就变成了一个专家了。”

  解构重组,为“电影工业化”探路

  “电影工业化的路还挺长的,因为所有的一切我们在做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为零,要重新建立”,关于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认识,杜扬这样说到。

  《流浪地球》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让中国电影开始重新审视“电影工业化”的发展走向。中国电影要想突破电影大国的局限,迈入电影强国行列,电影工业化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是行业前进的重中之重。

  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分工”,而电影工业化即任何事情都可以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它包括视听语言上的工业化,将镜头、调度、剪辑、特效……用最尖端的技术去实现最具感官刺激的呈现方式;也包括生产流程上的工业化,从项目立项、演员选取、剧本打磨大方向到电影生产过程中的细碎内容和环节全部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模式。

  生产标准化、作品类型化、管理现代化、创新规模化俨然已经成为了电影工业化的四个主要维度,而《封神三部曲》是首部围绕这四个维度进行工业化尝试的国产电影。

  这部大体量的制作在演员选角、美学形态、电影工业化、文化认同、类型电影、服装道具等多个方面摸索前行,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探路。

  杜扬举例说:“剧组每天都有临时的变化,那不叫工业化,怎么可以做到每天没有变化呢?就是需要筹备,从各个部门来讲也是筹划很长时间。单单一个镜头,各个部门都要为此做好提前准备,这样在现场的时候才不会慌乱,这才是一个标准化的流程。”

  从管理层面建立工作规则和模式,流程标准化,再把标准化流程有序地排列组合,为剧组的工作人员提供好的环境,《封神三部曲》根据实际需求从多方面对电影工业化解构重组,有序地推动着电影制作进程。

  正如杜扬所说,“希望《封神三部曲》拍完之后,能够成为一个工作体系。而我们所有人都是种子,(将这里的经验)传播到各个希望尝试工业化流程的剧组中去,发挥他们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