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家影视上市公司17家净利下滑 商誉减值为主因

2019-05-20 18:16: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受政策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叠加大幅商誉减值,亏损正成为不少文化传媒类公司不得不正视的现状。

  数据显示,主流的20家影视上市公司中,1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仅3家公司实现利润增长或亏损收窄。

  广发证券(13.33 -0.15%,诊股)研报认为,传媒行业2018年受到商誉减值拖累,行业转为亏损,2019年起,预计商誉减值的影响会逐步减弱,但短期内行业走出盈利颓势需要时间验证。

  影视公司业绩承压

  去年年中,随着“阴阳合同”事件的不断发酵,天价片酬、明星工作室纳税政策等话题站上风口浪尖,甚至业内有声音认为,2018年,影视行业寒冬已至。

  东北证券(8.53 -1.16%,诊股)研报指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传媒板块较年初下跌38.97%,全年整体PE约为25倍,市盈率处于十年历史最低区间内。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数已从2014年的137家降至113家;今年一季度,共有242部电视剧备案,集数共计9071集,与上年同期相比总量下降20.59%。

  舆论进一步传导,使得相当一部分影视公司2018年业绩承压。

  据统计,主流的20家影视相关上市公司中,仅有3家在去年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中国电影(15.28 -0.84%,诊股)、光线传媒(6.96 -0.29%,诊股)、北京文化(10.09 +0.80%,诊股)。其中,中国电影以14.95亿元居于净利润榜首,同比增幅达54.85%。

  华谊兄弟(5.21 +0.39%,诊股)、万达电影(18.99 -0.89%,诊股)、华策影视(6.42 -0.47%,诊股)、唐德影视(6.60 +0.30%,诊股)、慈文传媒(9.18 -1.40%,诊股)等在内的多家老牌影视公司,其2018年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深受舆论关注。

  其中,华谊兄弟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下降1.4%;净利润亏损10.93亿元,同比下降231.97%。这也是华谊兄弟自2009年上市以来首年亏损。年报显示,2018年,华谊分别对张国立主导的浙江常升、冯小刚主导的东阳美拉计提商誉减值2.4亿元、3亿元。这部分金额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当期利润。

  唐德影视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下降68.52%;净利润亏损9.27亿元,同比下降581.55%。值得注意的是,受去年演员高云翔、范冰冰等人的负面影响,唐德影视两部热门剧集《巴清传》、《阿那亚恋情》搁浅。而根据4月29日公司一季报显示,范冰冰已退出唐德影视十大股东之列。

  业内有声音认为,以往被资本市场看作是“香饽饽”的明星IP,眼下似乎正成为“烫手山芋”。有分析人士提到,资本绑定明星,曾是能赚得盆满钵满的交易,但随着行业监管收紧、明星片酬调整、税收政策调整,上市公司与明星的深度捆绑,一招不慎就会落得满盘皆输。

  此外,还有多家影视类相关公司在年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大额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诉讼缠身等情况屡见不鲜。

  其中,印纪传媒在2018年实现营收3.62亿元,同比减少83.44%,净利润亏损17.86亿元,同比下滑332.37%;中南文化2018年实现营收9.7亿元,同比下降36.4%,净利润-21.01亿元,扣非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下降1051.77%;而乐视网(维权)2018年亏损达40.96亿元,营收15.58亿元,同比下降77.8%,已经走到退市边缘。

  高溢价并购后遗症显现

  多家上市公司巨额亏损的背后,是高溢价并购带来的商誉爆累。

  往前追溯,2015年文化传媒公司并购扩张进入白热化,Wind数据显示,当年传媒行业内共发生并购196起,涉及资本约893.83亿元;2016年,这一数据再度提高至278起。

  举例来看,2014年文投控股(4.14 -0.72%,诊股)以23.2亿元收购的綦建虹控股的耀莱影城100%股权,承诺2014年-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5亿元、2.20亿元、3.10亿元及3.38亿元。在顺利完成业绩对赌后,2018年耀莱影城业绩变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5.5亿元,净利润-6.4亿元。与此同时,文投控股2018年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下降8.4%;实现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258.22%。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华录百纳(5.86 -0.85%,诊股)身上,2014年,其斥资25亿元收购综艺节目制作公司广东蓝火,此后3年时间内,广东蓝火成功完成与华录百纳三年累计净利润7.63亿元的业绩对赌。但在2018年1月份-10月份,广东蓝火子公司喀什蓝火的净利润降为-4.76亿元。华录百纳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30亿元,同比下降71.99%,净利润亏损34.17亿元,同比下降3201.19%。

  业界有声音认为,上市公司集中在2018年大额计提商誉,做低业绩,意在将商誉风险一次性解决,有利于未来公司业绩释放。

  与此同时,在过去一年传媒板块二级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大量影视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风险被放大,甚至部分公司已面临实控人变更的局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当代东方(4.31 +0.00%,诊股)、印纪传媒、聚力文化(3.58 +0.28%,诊股)、众应互联(11.70 +0.34%,诊股)、佳云科技(4.24 +1.68%,诊股)、华录百纳等6家公司的大股东累计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的100%,共有36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股权比例占所持股份的90%以上。此外,包括东方网络、当代东方、骅威文化(3.68 -0.81%,诊股)、中南文化等在内的多个公司,都出现了公司实控权变更的情况。

  可以说,2018年是整个传媒行业大调整的一年,多重因素导致行业表现不佳,2019年以来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有传媒行业研究员认为,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