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行业变革风向 医药生物板块优质企业显现
2019-04-19 18:47:35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伴随4月末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时间窗口的推近,估值盘桓历史低位,而改革动向频频的医药生物板块引发市场较多关注。截至4月18日,生物医药行业近295家相关上市公司中,有120家披露了2019年度一季报业绩预告或快报,整体业绩呈现良好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主导的行业变革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医药生物板块的风向标,具备研发创新、消费升级、制造升级特质的领先企业或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建议关注顺应政策风向的细分领域以及业绩走势稳健或超预期的优质个股。
超六成企业一季报预喜
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增长态势良好,个股延续明显业绩分化。
从截至4月18日披露的一季报数据看,医药生物行业业绩预喜的有75家,占比62.5%,包括略增43家、预增27家、续盈3家、扭亏2家;净利增速的均值约为28%,中位数为15%。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或快报的企业中,有9家净利润为负值,38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同时,按照业绩最大变动幅度计算,有19家净利增速超过100%,8家净利增速在50%至100%,32家净利增速在20%至50%,15家净利增速为0至20%。
中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生物医药行业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但考虑到2018年较多公司已经进行商誉减值等负面因素充分释放,公司即将轻装上阵,预计2019年全年板块增速呈现前低后高,有望上调至20%。
一季报的陆续披露让诸多行业领先企业浮出水面。其中,化学原料药企业海普瑞(25.14 -1.18%,诊股)净利增速最高,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4.99亿元至5.2亿元,增长幅度为1088.45%至1138.44%。其业绩快速增长来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赛湾生物的CDMO业务收入增加和毛利率提升;二是乐实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带来收入和利润增加;三是君圣泰对外融资完成导致公司持股比例下降,公司不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而确认的一次性投资收益。
就净利润规模而言,中药企业华润三九(27.72 -0.50%,诊股)暂居首位。一季度预计实现利润10.3亿元至11.8亿元,增长幅度为143.55%至179.02%,基本每股收益为1.05元至1.21元。该公司通过公开挂牌转让,于今年1月完成出售所持深圳市三九医院有限公司82.89%的股权,给公司带来约6.8亿元资产处置收益。
估值溢价率仍处历史低位
近段时间以来,生物医药板块呈现反弹行情,主力板块动力十足。在3月中后期大盘进入区间振荡之时,生物医药行业白马股持续引领板块突破,行业指数全月收涨11.03%,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5.49个百分点,在所有申万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五。东莞证券分析认为,板块走势体现出行情由增量资金带动个股普涨,向存量资金博弈的方向转变。
从子行业看,板块内部的涨跌幅差异较2月份进一步加剧。其中,生物制品的疫苗股与蛋白药物公司集体发力,大幅领跑板块整体;化学制剂、医疗服务、原料药表现不俗,位列第二梯队;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善的中药与医药商业涨幅相对落后;医疗器械的涨幅落后其他板块较多,但仍跑赢沪深300指数2个百分点。
在经历了一季度末的上涨后,医药生物板块相比A股整体上市公司的溢价率有所上升,但仍低于近年来的历史平均水平。广发证券(16.42 -0.30%,诊股)在研报中提出,一季度末,医药生物板块的市盈率为33倍,在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然而行业估值溢价率平均为85.5%,处于7年来的最低估值附近,即当前位置仍位于低估区间,具备配置价值。
从个股市值分布看,根据3月末医药上市公司的市值数据,相对于2018年同期,300亿元以上市值公司占比有所上升,100亿元至200亿元市值公司占比明显缩小,50亿元以下市值公司明显增加,比例从2018年3月份的28.2%提高到2019年3月份的37.8%。
目前正值一季报陆续披露的窗口期,市场人士认为,一季度业绩将成为行业内标的分化的主要驱动力,高景气细分领域的重点公司业绩优势将会较为突出。国泰君安(20.07 +0.15%,诊股)证券研究表示,预计消费性医疗服务、CRO、治疗性专科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将延续较高景气度;零售药店、IVD细分领域景气度或好于此前市场偏低预期;血液制品行业的景气度则有望温和恢复。
政策主导下的行业变革期
过去一年,医药生物行业营收增速回落,整体低于历史平均值,但相关政策持续推动行业发展,体现长期利好效应,结构性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值得关注。
广证恒生分析表示,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政策推动制药板块调结构,看好仿制药品种逐渐丰富、创新药研发管线深厚的实力综合药企;药审改革框架建立,看好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行业;消费升级叠加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品牌OTC量价齐升、业绩高增长;医疗器械板块受益“基层扩容+进口替代”,可关注高景气度细分龙头。
中信建投(23.96 +0.76%,诊股)证券认为,由于信息化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政策不断出台,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推动的高速增长期,应当抓住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布局相关龙头企业;同时,国企改革进入快车道,中药、化学制药和医药商业领域国企数量占比超过20%,在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值得期待,建议持续跟踪“混改力度超预期”和“改善空间大”的标的。
“放眼中长期,医药生物行业将进入政策主导下的新一轮变革期。”东兴证券(14.97 +1.56%,诊股)则在研报中建议,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保支付端变革和健康消费升级三大主线,重点关注创新药服务商、消费概念药品、特种疫苗和医疗器械板块。
具体来看,创新药在政策友好、企业加大投入的背景下快速发展,使得风险较低、成长性不弱、具备相当技术壁垒的创新药服务商进入黄金成长期。消费概念药品受益于医药领域的消费升级和不受医保资金限制,成为良好的政策避风港,其中竞争格局好、处于快速成长期或恢复性成长期的标的投资价值明显。疫苗企业中产品研发管线好、具有特色产品的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国产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在政策支持、行业保持快速成长、国产替代深化、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背景下,发展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