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4·19魔咒”又临近 今年你怕了吗?

2019-04-19 02:32:44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4·19魔咒”又要来了!

什么是“4·19魔咒”呢?业内人士表示,2007年以来,每年4月19日,上证综指都是下跌的,已经形成了一定规律。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8年的12年间,共有8年中的4月19日,上证综指均以下跌报收——

2007年至2018年上证综指4月19日涨跌幅一览

数据来源:wind

“4·19魔咒”,今年会应验吗?

“4·19魔咒”面面观

“4·19魔咒”的形成,有业内人士认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其一,每年的4月底之前,是上市公司披露上一年年报以及一季度财报的最后节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普遍存在“好消息早,坏消息晚”的披露现象,资金在临近“财报雷区”前提前离场导致市场回落。

其二,4月是财政缴税的大月,依据以往数据表现看,月中资金流动性可能收紧。流动性放缓,对于进入股市的资金也会造成较大收紧压力。

其三,股指期货于每月第三个星期五交割,4月19日正好在交割日时点前后,或者本身就是交割日。不排除有机构投资者刻意大量卖出股票打压股指,以实现自己获利的目的。

这一说法是否有依据呢?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投顾总监刘光桓表示,以往的A股市场在4月19日前后出现几次深幅下跌,给市场造成了深刻的印象,便形成了比较流行的“4·19魔咒”。这种说法基本上不太靠谱。

刘光桓指出,回顾往年4月19日的几次下跌,要么是大盘正处在高位转弱之时,要么是大盘正处在下跌趋势之中,一到4月19日都会加重投资者心理上的担忧。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A股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机构资金也越来越多,所以“4·19魔咒”并不一定每每言中,还要看具体的情势而定,投资者不必过于在意。

对于股指期货交割日存在打压股指的情况,此前业内也担心有所谓的“交割日”魔咒。

事实上,研究显示,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交割日期现货价量表现正常,并不存在每逢期指交割股市大跌的现象,也没有出现所谓“魔咒”现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早在2014年便就“交割日魔咒”做过统计,结果表明,在期指交割日当天,股市有涨有跌,而且上涨的次数还多于下跌。

具体统计数据如下:沪深300 股指期货自2010年上市以来,至2014年7月18日共交割51次。其中,沪深300指数上涨29次,下跌22次,上涨次数占56.9%,下跌次数占43.1%;同时上证指数上涨27次,下跌24次,上涨次数占52.9%,下跌次数占47.1%。

对于市场担心的“机构操纵股指、打压现货市场,并在期指上获利”的手法,业内专家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

一方面,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抗操纵性强,即便不考虑法律风险,要想打压沪深300指数,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成本并承担极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要操纵市场,必然要试图影响当天的结算价。

从交割制度看,目前期指交割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以强调抗操纵性为主,选择了计算相对复杂、操纵成本较高、抗操纵性更好的交割日最后2个小时现货指数的算术平均价。该方式确定的交割结算价操纵成本较高、操纵难度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投资者把股指期货涨跌视作A股涨跌的‘指挥棒’,这无疑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事实上,现货市场的涨跌才是决定期货价格起伏的根本,股指期货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并不具备左右现货市场的能力,投资者不必闻期指而色变,更不必闻交割日而色变。”上述专家表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除了所谓“4·19魔咒”之外,业内还盛传着多种魔咒,如基金的“88魔咒”、“黑色星期四”、“招商策略会魔咒”、“两桶油魔咒”、“丁蟹魔咒”等等。

“此类魔咒,的确与市场的波动吻合,但这些都与当时的市场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起作用的。现在与未来还能不能发生作用,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到时间就过于担心受怕,毕竟这类魔咒不是必然现象。”刘光桓表示。

刘光桓指出,目前A股市场仍处在一轮上升趋势之中,大盘蓝筹股仍处在估值较低的位置,后市还应该继续看好。不过,从技术上看,大盘也正处在高位震荡整理阶段,随时都会有震荡剧烈的调整出现,但也是投资者难得的逢低介入、积极上车的绝好时机。

对于当前行情而言,华鑫证券高级分析师严凯文表示,短期来说由于指数快速上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场内活力,指数仍有冲高的惯性。不过在本周二大幅上涨的背景之下,周三、周四指数并没有体现出强势一面。所以后期若无补量行为,那么大概率维持“折返跑”行情。

光大证券(13.15 -1.28%,诊股)首席策略分析师谢超认为,市场理性的估值修复完毕,进入到适应性预期主导的线性外推阶段。可超配消费、金融,标配成长。估值修复推动的中小创系统修复行情难免分化,将为下半年增配提供契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