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错过了猪周期 奶周期过来看下?

2019-02-23 07:23: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94年,小李子凭《不一样的天空》获得第66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5年,凭《飞行者》获得奥斯卡最佳男猪脚,提名

  2007年,凭《血钻》获得奥斯卡最佳男猪脚,依旧是提名

  2014年,以《华尔街之狼》获得奥斯卡最佳男猪脚,还是提名

  从19岁到39岁,小李子陪跑奥斯卡20年,从小鲜肉跑成了油腻中年。

  2016年第88届奥斯卡,小李子凭着《荒野猎人》斩获最佳男猪脚奖!陪跑22年,终于送走了小李子的奥斯卡烂梗。

  小李子拿到小金人后,激动地发表了获奖感言:感谢我的兄弟汤姆-哈迪,感谢导演伊纳里图和摄影师,感谢马丁-斯科塞斯教我表演……这个奖不是白来的,谢谢你们。

  我清晰记得,小李子拿奖的第二天,上课的教授还调侃说小李子的获奖感言废话太多,他只需要说一句:finally~就好了~

  finally,看似很简单的单词,但是它的背后蕴含着很多辛酸和等待,以及对希望的期盼。

  而今天,那些过去几年一直亏钱的上游奶企,终于也可以说一句:finally了~

  1

  它是一个辛苦的行业

  原奶行业是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上游,它的工作就是养奶牛,产原奶,卖给下游客户。谁是它们的客户呢?蒙牛、伊利、光明、燕塘等,这类型乳制品企业。

  而不同于乳制品企业,伊利、蒙牛的产品想卖多少钱由自己说了算,只要它的定价消费愿意买单就成。

  但是原奶企业不行,它们想卖多少钱是由市场决定的。有些没有话语权的原奶企业甚至还会受到客户的砍价,3元/公斤卖不卖?不卖拉倒。

  就拿近几年所有乳企的财务数据来看,伊利、蒙牛光明都是赚钱的,只是钱多钱少的的区别而已。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但是,原奶企业就不一样了,它不是赚多少的问题,它是亏多少的问题。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没办法,虽然说是原奶行业,沾了个“奶”字,但原则上还是养殖业,而养殖业无法避免的就是周期性。

  每轮周期的涨跌原因都略有不同,疾病、政策、经济等因素,但是本质上都是由供给和需求主导。

  对于国内奶企来说,有一个很大的冲击,那就是国外的“大包粉”,它们的到来直接影响着国内原奶行业的供需关系。

  目前卖到我国的打包粉主要来自澳洲,2013年之前,由于进口大包粉的价格跟国内原奶的价格差不多,所以国内的乳制品企业大都以原奶为原料。但是自2013年10月起,进口大包粉的价格大跳水,可以看下图,蓝色的是国际大包粉价格,灰色的国内原奶价格,可以看到大包粉价格远低于国内原奶售价。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这样巨大的价差,导致国内很多乳制品企业放弃使用国内原奶,转而使用进口大包粉,也就是将大包粉还原成液态代替鲜奶使用。

  可以说,大包粉的涌入让中国原奶市场一下从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

  对外有一个如此强劲的对手,对上有饲料成本压力,对下又过度依赖,没有太多的定价话语权,那么对内呢?很多上游原奶企业都寻求突变,就是生产自己品牌的液态奶。

  像天润、科迪、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它们都有产自己的品牌的液态奶产品。

  但是,液态奶的市场强者大家都知道,蒙牛、伊利、光明。

  它们虽然是生产者,但是对于下游市场想要分杯一羹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拿现代牧业来说,现代牧业凭借奶源优势主打高端牛奶,但是消费者在终端市场选购牛奶时更看重的是品牌。在产量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现代牧业显然无法投入大量广告资源进行品牌推广,最终好奶很难卖出好价。尤其是当大品牌们大力度促销时,现代牧业也只能跟着降价促销,甚至搞起了“买一送一”。我记得17年的时候还能在超市看到现代牧业的牛奶,现在就基本见不着了。

  2

  它迎来了一个反转时刻

  既然这是一个如此苦逼的行业,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去做?

  前面有提过,原奶行业原则上就是养殖业,而养殖业本质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很固定的周期性。

  那么周期性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我始终能迎来反转的机会,只要我愿意等待,只要我还有条件等待。

  国内的奶周期可以划分为:

  2006年-2008年 、2009年-2012年、2013年-2016年、2015年-至今,共四个周期。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其中2013年-2015年奶价波动最大,2013年开始 ,国内原奶收购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当时国内出现口蹄疫,与此同时,国际产奶区新西兰遭遇干旱,导致行业“奶荒”,当时的原奶价从3.2元/公斤上涨到4.3元/公斤。企业上演了抢奶大战,有些热门区域的原奶收购价被炒至6元/公斤。

  但是这一个“奶荒”没多久就结束了,紧接着“奶剩”就来了。奶价大幅下滑,一度跌至3.4元/公斤,行业呈现倒奶杀牛,资金链断裂的散户逐渐离场,加上2017年环保政策加速去产能。从2014年至2018年,国内乳牛存栏五年持续下降。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2017年国内乳牛存栏有773万头,2018年则低于700万头。考虑到乳牛从哺育到产奶需要2年以上,所以即使及时补栏,估计也赶不及增加2019年的产奶量。

  另一方面,2月19日晚,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一号文件中就奶业振兴提出了相关要求,“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

  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这意味着,有部分的小散养殖会继续离场,加速去产能。现时来看,乳牛存栏量已经在持续下滑,再加速去产能的话,原奶价格会有继续上升的可能。

  从成本端来看,乳牛的饲料有40%来自玉米,所以玉米的价格走势直接影响乳牛的养殖成本。

  受到北方农户的惜销和部分地区优质玉米稀缺驱动,长期来看玉米的种植面积可能会缩减,库存会缓慢减少,预计玉米价格会有上涨。成本的上涨,会直接减少养殖户补栏的意愿,从而使推动原奶价格的上涨。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多个地区的生鲜乳收购价格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原奶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原奶企业股价上涨,现代牧业自1月14以来已经涨了63.8%。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而A股的科迪乳业(3.40 -2.86%,诊股),也走了一波很不错的行情。

  错过了猪周期,奶周期过来看下?

  对比于已经很生猛的猪周期,奶周期仿佛只是刚开始。

  3

  结语

  原奶行业是一个苦逼的行业,上有饲料成本压力,下又过分依赖客户,想要搞品牌,又干不过龙头乳制品企业,对外又受到进口大包粉的冲击。

  但是这个行业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周期性,只要愿意等待,总能迎来机会。

  目前的行业情况来看,首先政策上,国家出台1号文件,关于”三农“问题,提出“振兴奶业”,意味着提高整个奶行业的质量。质量的把关肯定是源头,那就是上游的原奶,去产能,提高养殖规模,把控出品质量。

  此外,目前的养殖情况来看,乳牛存栏量也确实在下滑,直接影响原奶的价格。

  原奶行业已经萎靡多年,现在看来迎来了属于它的转折点,finally~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