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立此存照——2019年A股十大猜想

2019-01-03 01:51:48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送走2018年天狗食月,迎来2019年金猪贺岁,A股市场是否会否极泰来?哪类资产将在2019年显露锋芒?这想必是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站在2019年年初,中证君根据国内外最新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并结合相关机构的研判,推出以下十大预言——

上证综指在2300~2900点震荡

2018年宏观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空窗期,叠加海外扰动因素,令市场感受到了严峻的下行压力,指数以震荡下行来消化市场的悲观情绪。展望2019年,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的基调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启动,政策底进一步夯实,A股市场将向改革要红利。

正如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所说,当前 A 股市场处在历史估值低点, A 股在 2018 年的下跌,也是对 2019 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的提前释放。2019年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会造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当前市场的下跌空间已经被即将到来的政策托底给封杀了。

市场的反弹不会一蹴而就,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的红利,从发布到真正显效都有一定的传导期,在真正对经济形成托力之前,商誉减值和解禁压力下,积弱已久的市场一时难以修复信心,仍将有一轮探底、磨底过程,这一过程有望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2019年下半年,在政策显效的背景下,MSCI指数和富时罗素中国指数比例提高带来的增量资金有望入场,使A股否极泰来。预计全年上证综指将在2300~2900点之间震荡。

三类增量资金涌入市场

2018年A股深陷流动性陷阱之中,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资金仍在恐慌之中不断外逃,沪市量能数度低于900亿元。回顾2018年全年,两市最高成交额为3月23日的6347.34亿元;最低为9月17日的2066.67亿元,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8日成交额为2396.75亿元。

未来,A股市场有望迎来多方面的增量资金。

首先是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2018年10月31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9月底,北京、山西等15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7150亿元,其中4166.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最新消息称,上海市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2019年可实际投入运营。

其次是银行资金和险资。2018年9月28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理财新规》中允许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公募理财产品可通过投资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招商证券(13.31 -0.67%,诊股)认为,考虑到银行风控的要求以及净值化管理要求下净值波动的影响,短期内银行理财资金并不会大规模入市。但从长期来看,理财资金入市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为股市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预计未来银行发行股债混合型理财产品会有所增加。

第三是境外增量资金。2018年A股相继入摩、入富,2018年12月5日,又一家指数编制公司标普道琼斯宣布,将部分中国 A 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分类基本为新兴市场。纳入将从2019年9月23日市场开盘前生效,纳入因子为具体A股可投资市值的25% 。未来在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比例提高以及纳入标普道琼斯的背景下,可以期待更多被动基金带来的增量。

市场风格或适当偏成长

2018年无论是权重蓝筹还是成长股都遭遇了一轮“估值杀”。Wind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全年累计下跌25.31%,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28.65%。无论是投资权重蓝筹股还是买入小盘成长股,账面都呈现缩水局面。2019年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那么谁将略胜一筹呢?

目前机构对于 2019 年市场风格并未形成一致预期,而是存在有两种看似相左的意见:有人看好投资者机构化、全球化、指数化和行业集中度提高对权重蓝筹股的提振,并认为估值水平回到历史低位将利好大蓝筹;有人则看好流动性宽松、监管放松、弱周期属性对中小成长股的支持,尤其是科创板的推出,会加速提升高科技题材股的炒作热情。

开源证券认为,前者是配置思路,后者是选股思路,从综合胜率和回报率看,前者性价比更高。股市至少已处于熊市后期,适宜箱体操作策略思路。在流动性环境、产业政策与行业景气共同影响下,结构性行情逐渐展开,重点关注成长,适当关注逆周期。

科创板或于上半年重磅落地

2019年上交所将全力推动科创板改革尽快落地。科创板的推出是从国家层面至上而下推进的资本市场增量改革。

2018年11月5日国家领导人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科创板;2018年12月24日,监管层再次强调将尽快落实科创板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之首,业内预期科创板有望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新时代证券认为,参考CDR、沪伦通,预计科创板相应制度建设历时大约在2个月左右;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将以高科技属性企业为主,参照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的数量,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在20-30家左右,合计募资规模500亿左右。

2019年或有四次降准

2018年货币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并具有普惠性,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融资和M2余额增速双双降至历史低位,宽货币、紧信用特征较明显。严监管、去杠杆环境下,借贷双方风险偏好均下降,货币传导不畅,部分资金淤积在银行体系,客观上也使得宽货币现象更明显。

宽信用政策不及预期下,为了维稳经济,除了减税降费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外,降准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仍然可期。业内预计,2019年有4次降准可能,全年累计降低2%-3%,以确保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

中泰证券认为,当前外汇占款逐步下降的情况下,降准是必然选择,且降准可以减轻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压力,增加银行表内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预计元旦、春节前都将是降准的可能时点。面对当前融资和货币增速的下行压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合理的信用创造渠道才是关键。但随着融资需求的回落,未来即使不降基准利率,市场利率水平下降的可能性也在提高。

中信证券(16.01 停牌,诊股)认为,新的一次定向降准可能将近,银监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适度控制”净利增速,反映宽信用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理想的背景下,监管当局有意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若2019年的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不排除将出台进一步的措施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政府债供给迎来“大年”

2019年料成为政府债供给又一个“大年”,为保障政府债券平稳发行,货币环境也不宜过紧。为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提效,各方普遍预期2019年地方债和国债发行量都会再上一个台阶。从以往来看,央行往往会在政府债集中发行时期增加资金投放,以对冲政府债发行缴款影响。2019年,面对政府债供给继续增多,市场对央行出台“配套性”宽松举措也有预期。

华泰证券(16.22 +0.12%,诊股)认为,2019年去杠杆将会更加服从以稳为主的政策基调,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可能逐渐转为以稳增长为核心,因此可能存在从稳健灵活适度向稳健略宽松的转变。财政政策仍将保持积极,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额度将有调高,预计明年赤字率调高至3%。

2019年地方债供给压力如何?华泰证券预计,新增一般债约1.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约2.3万亿;2019年预计仍有少量置换债发行,发行规模或在2000亿元左右;2019年地方债到期量达到13151.87亿元,再融资地方债发行规模在10000亿元左右;2018年专项债务余额低于限额的1.2万亿元或在2019年以专项债券的形式发行,这里以8000亿元估算实际发行规模。因此,2019年地方债的发行规模预计5.4万亿左右,净融资4.1万亿左右,供给压力有所加大。但2018年专项债务余额低于限额部分在2019年的发行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地方债的供给压力对债券市场的冲击存在一定的预期差。

房地产政策调控基调调整

2018年下半年开始,住宅成交逐月走弱,房价略有下降,土地市场快速冰冻。经历28个月的史上最长楼市调控之后,目前调控已见成效。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行业的表述,由去年会议的“差别化调控”变为今年会议的“分类指导”,并强调“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随后住建部工作会议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以及“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将有所提升(包括责任)。这预示着2019年房地产调控或将遵循因地制宜的、有松有紧的、更为灵活的“因城施策”。

华创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袁豪表示,为了逆周期调节稳定经济,目前宏观政策已转向趋松,而参考可比较的2011-2012年楼市放松节奏以及2019年二季度房地产上下游共振走弱时点,预计2019年二季度前中央层面楼市政策或有缓和。不过,本轮周期的城市间周期错位、低库存、居民杠杆率略高等三大差异决定政策路径将不同以往,城市间周期错位要求更灵活的因城施策,调控权责或将下放地方政府,政策松紧将更因地制宜;低库存则要求供需两端同时放松,供给端放松包括限价、限售、供地及资金等,需求端保障刚改需求、继续打压投资需求,其中对于刚改需求的信贷错杀或将有所修复。此外,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在研究设立,有望加大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租房购房的支持力度;三四线居民杠杆率略高将制约三四线的政策空间(包括棚改),预计一二线宽松、三四线平稳。

黄金冲击1400美元/盎司

2018年海外黑天鹅频发,全球范围内股市、商品、地产、数字货币震荡下行,避险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黄金价格自下半年震荡走升。Wind数据显示,2018年8月16日至2018年12月31日,COMEX黄金累计反弹8.71%或102.9美元/盎司,盘中最高上探至1286.5美元/盎司,距离1300美元/盎司已一步之遥。相关黄金股亦表现不俗,如山东黄金(30.50 +0.83%,诊股)2018年8月7日至2018年12月28日累计上涨40.05%。

天风证券(6.10 -2.09%,诊股)认为,从短期来看,美联储靴子落地且加息点阵图下降至两次,2019年上半年金价有望进入反弹窗口期。另一方面尽管欧央行下调经济预期,但明确结束QE符合预期,且长期看仍存加息预期。近期全球股市的恐慌性抛售和美股维持下跌颓势,长期来看黄金有望震荡保持增长态势。从历史规律来看,黄金公司的投资首看金价拐点,估值次要。同时,从历史数据来看,金融属性对银价方向起到更大的决定性作用,与金价相关性较高,白银价格近期可能继续补涨。

美原油价格或跌破40美元/桶

2018年国际原油的走势可谓惊心动魄:前三季度风生水起,到9月底10月初,唱多原油突破90甚至100美元的观点还大行其道;进入四季度,形势急转直下,美油一度创34年最长连跌纪录。截至2018年12月31日,美油报45.81美元/桶,年中最低下探至42.3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54.15美元/桶,年中最低下探至50.22美元/桶。

根据《找油油品市场展望(2019版)》预测,未来三年国际油价难以摆脱“熊市”,国际原油将进入低油价时代。

2019年上半年原油仍然存在上涨空间,主要的上涨动力将来自于OPEC+的主动减产和美国页岩油厂商的被动减产,但这一涨势将在下半年美国超过100万桶/日的新建和扩建管网投入使用后被终结,页岩油生产商产能将得以进一步释放。囚徒困境下,OPEC+将进一步丧失原油市场的控制权,甚至有可能“放弃治疗”,再来一次“价格战”。

期货衍生品品种步入“70后”

2018年,国内期货期权市场迎来创新“大年”,不仅推出了国内首个工业品期权产品铜期货期权,以及国债2年期期货,还见证了国内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的落地。

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期货市场累计上市期货期权产品61个。目前我国期市基本形成了包括商品期货、商品期权、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在内的产品体系,并以原油、铁矿期货为先锋初步构建对外开放格局。

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之下,近年来期货、期权品种的丰富,有效推动了我国期货市场的高效发展,令期货市场更加适应我国不断发展转型的实体经济之需要。

品种创新是评价市场活力的重要一面。当前,国内期货市场新品种“储备库”依然十分丰富。未来市场可能增加的新品种,不仅包括生猪、不锈钢、红枣、尿素、废钢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期货品种,还有天然橡胶期权、棉花期权等商品期权。期货市场在现有的产品层次上将获得进一步丰富,品种数量或将超过70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