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次新指数今年跌近45% 新股上市节奏放缓

2018-12-23 01:18: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周四港股次新股远航港口(0.32 -7.25%)出现“断崖式”暴跌,全日跌幅高达84%,这使内地、香港两地次新股的表现再度引发关注。与港股市场次新股破发率高企相比,A股次新股的破发率相对较低,目前仅11只左右,而且本周以泰永长征(34.22 +10.00%,诊股)为代表的一批超跌次新股明显活跃。

  次新股“深蹲”后会怎么走?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新股上市节奏明显放缓,业界预计明年IPO数量仍保持这一水平,这对次新股未来走势又影响几何?

  11只次新股破发

  距离2018年结束仅剩下5个交易日,A股的整体表现已基本定调。作为A股市场向来吸引眼球的次新股板块,今年表现可谓跌宕起伏。

  从通达信次新股指数(880529)的表现来看,2月中旬以来走出一波上升行情,5月23日触及年内高点5426.60点,期间部分次新股涨势如虹,出现了万兴科技(59.48 +2.38%,诊股)、必创科技(27.39 +2.70%,诊股)、宏川智慧(27.41 +2.70%,诊股)等一批明星股。不过,该指数随后掉头向下,10月19日跌至2797.01点,区间跌幅达48.46%。从今年全年表现来看,该指数跌幅也达到44.58%。

  从个股表现来看,截至12月21日收盘,今年上市的102只次新股中,昨日收盘价较发行价翻倍的有40只,占比仅为39.22%。而在2017年上市的次新股中有超7成较发行价翻倍,2015年、2016年更有超9成较发行价翻倍。而今年更有11只次新股破发,其中5只破发幅度在10%以上,包括今创集团(15.88 -1.12%,诊股)、养元饮品(42.67 -1.43%,诊股)、地素时尚(21.19 -0.14%,诊股)、华宝股份(31.25 +0.16%,诊股)和工业富联(11.76 -0.17%,诊股)。

  今年次新股整体表现不景气,有券商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市场资金面短缺。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也与其业绩不理想有关。尤其是破发的股票,大部分属于业绩不理想的类型。据统计,破发的股票中有多只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

  以往次新股往往是游资追逐的对象,特别是流通股总数少、成长性强、具有分红性质的个股。不过,今年证监会对于次新股炒作操纵市场的监管持续呈高压态势,例如11月2日,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消息称,“牛散”王法铜利用344个账户操纵次新股被罚近14亿元。处罚决定书显示,王法铜利用“谢某微”等344个证券账户,使用自有资金和配资资金,在上海等地操纵如通股份(11.54 -1.28%,诊股)、清源股份(7.38 -1.86%,诊股)、亚振家居(11.41 +1.60%,诊股)3只个股价格。而今年3月份,厦门北八道集团因涉嫌多账户、运用杠杆资金巨额操纵多只次新股股票,证监会对其开出高达56.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投机炒作次新股,一直是资本市场屡见不鲜的现象。由于次新股普遍具有发行市盈率低、概念新、流通盘小等诸多特点,很容易成为市场炒作对象。今年次新股炒作被处罚事件频发,影响也十分恶劣,监管层严防次新股操纵炒作,目的还是为了防控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中小投资者应该警惕次新股风险,不要跟风盲目参与次新股炒作。”宋清辉说。

  新股上市节奏放缓

  2018年已经进入尾声,总体来看,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速度有所减缓,但平均融资额则有所上升,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相较2017年同期显著下降,堰塞湖情况已大幅缓解。那么,明年A股IPO情况将会如何?对次新股市场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据德勤的统计,今年新股总数很可能达106只,集资约1402亿元。两者较2017年436只新股上市集资2304亿元,分别大幅减少76%及39%。主板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市场,今年集资额最高,而创业板的新股数目则较去年明显急跌。

  2018年,A股市场上最大5宗IPO总计融资规模为495亿元,这5家公司分别为工业富联(271亿元)、中国人保(5.91 -1.50%,诊股)(60亿元)、迈瑞医疗(99.32 -1.33%,诊股)(55亿元)、宁德时代(78.50 +1.50%,诊股)(55亿元)和华西证券(8.96 -0.99%,诊股)(50亿元),较2017年的最大5宗IPO增加180%,增加金额为318亿元。

  德勤预测,在从严审核,防止问题企业带病申报、蒙混过关的背景下,预计明年IPO数量会保持稳定。

  德勤中国全国上巿业务组A股资本巿场主管合伙人吴晓辉表示,市场仍具有利条件推动A股新股活动,例如上海将推出具备注册制度的科创板、沪伦通,以及更多A股获纳入MSCI指数,另外市场亦预计中国政府会推出更多刺激经济的举措。考虑到监管机构进行持续严格审查、中美贸易休战带来不确定结果和发展,以及人民币汇率走势方面等多项因素,德勤预计A股市场明年将有110-150只新股上市,集资约1400亿元-1700亿元,行业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制造业、科学技术和消费行业。

  宋清辉则认为,在2017年A股新股数量创出历史新高后,2018年的新股发行数量明显减少,发行数量或者是融资额都较上年度大幅下降。在严格审核、国际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趋势下,预计2019年新股发行数量将与2018年持平,将有110只左右新股发行上市。

  新股发行放缓,通常情况下有利于次新股走强。不过,宋清辉认为,在监管层对次新股的异常交易行为加大了监管力度的背景下,严防次新股操纵炒作预计仍是明年的重点工作,在严厉的监管之下,明年次新股表现可能会趋冷。

  当然,也有不少业绩较佳的次新股存在被错杀的可能性。宋清辉认为,随着次新股发行数量的增加,炒作次新股将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投资者应该多关注次新股的基本面,一些概念稀缺、增长确定性强并且有业绩支持的次新股仍旧可以重点关注。

分享到: